苏州一座700年石桥,为什么叫觅渡桥,又叫灭渡桥

灭渡桥也叫觅渡桥,在苏州古城东南风门外,赤门湾南,跨京杭古运河。桥始作于元代大德二年十月。建桥的缘由在张元亨《建灭渡桥记》中记载:“由赤门湾距葑门,水道间之,非渡不行。舟人横暴,侵凌旅客,风晨雨昏或颠越取货。昆山僧人敬修几遭其厄,于是发愿募资建桥。”桥建成后,“南北往来,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

苏州一座700年石桥,为什么叫觅渡桥,又叫灭渡桥

但很多人又叫灭渡桥为觅渡桥。其实是由于苏州话中觅和灭同音,所以渐渐夜就有了觅渡桥这个称呼,不过这样读起来却又多了几分隽永和意境。只是却与建桥的始末和名字真正来由相去甚远了。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在苏州人心中的文化位置和实用价值。

跟其他苏州的桥一样,这座桥在过往的岁月里也是屡经修葺,毕竟人有年老,物有衰败。从明朝正统年间苏州知府况锺重修,到清同治时期再修,再到一九八五年又作维修加固。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也留下了匠人们修葺的痕迹,也就形成了现在看到的以武康石、青石、花岗岩石混砌的桥身。

苏州一座700年石桥,为什么叫觅渡桥,又叫灭渡桥

灭渡桥长八十一点三米,桥面宽四点五米。跨径约二十米,东西两坡各设踏步五十三级,两堍略宽,大体呈喇叭形。桥北金刚桥墙下有台墩,可防洪水和船只撞击桥身。拱券分节错缝并列式,不施横向长铰石,属早期拱券结构形式。在中国桥梁史上,它以跨径宽大、结构轻巧著名。

苏州一座700年石桥,为什么叫觅渡桥,又叫灭渡桥

灭渡桥坐落于苏州主要水道,舟楫频繁,朱彝尊《太湖罛船竹枝词》“东溟大艑也嵯峨,灭渡桥头衔尾过。一样风波湖海别,黄鱼争比白鱼多。”现在桥下已经不能再现古代舟船繁华景象,毕竟现在桥下每每经过的只是翻新的一种体验式游览。

站在桥头夜色笼罩,心思古远。念天地之悠悠,无始无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