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防控」身體活動,動則有益!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身體活動,動則有益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吃得好了,車子多了,電子娛樂產品越來越豐富……回顧過去幾十年的生活,我們可能也會驚異於其巨大的變化。科學技術與經濟水平的發展,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我們的行為習慣。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而與生活方式變化相同步的,是慢性病的發生發展趨勢。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名詞漸漸不再是陌生術語,而我們也更關注個人行為與生命健康的關係。“生命在於運動”逐步被強調。日常規律的身體活動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身體活動可被理解為是由骨骼肌收縮產生機體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動。有規律的身體活動能有效延緩人體自然的生理退化過程,降低疾病發生和死亡的風險,還能有效預防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骨質疏鬆、肥胖及認知障礙、焦慮、抑鬱等在內的慢性健康問題。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對個人而言,如何運動才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是應當仔細考慮的問題。

01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18~64歲的成年人,應該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此時的運動量可以起到增進心肺功能、降低血壓和血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脂、提高骨密度、減少體內脂肪蓄積的作用。另外,每週還應至少有不連續的兩天從事加強主肌群的力量練習。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02

對於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身體活動更應注意量力而行。對於體質好的老年人,可以適當增加身體活動。若行動不便,則提倡“寧走不站,寧站不坐”,以獲得更多的健康收益。老年人每週應至少有3天從事身體活動以加強平衡和防止跌倒。在運動期間,還應注意測量血壓、血糖,必要時應有照護人員看護,避免運動意外傷害的發生。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對於老年人,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是否同樣有益呢?

在老年男性中,可能低強度的身體活動也有維護健康的作用。一項英國研究對1655名71~92歲的英國男性進行平均5年的隨訪後,發現靜坐時間每天增加30分鐘,死亡風險增加15%;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每天增加30分鐘,死亡風險降低17%;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每天增加10分鐘,死亡風險降低10%;每天多走1000步,死亡風險降低15%。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多運動,享健康生活

研究人員認為,任何身體活動都與死亡風險降低有關,這也包括低強度的運動。通過減少靜坐時間、特別是增加身體活動,都可以對健康產生有益的幫助。而老年人群,雖然進行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帶來的健康收益可能更多,但低強度運動的好處不應該被忽視。

日常生活盡力做到“少靜多動”也是保持每日身體活動量的有效手段。

「慢病防控」身体活动,动则有益!

日常活動是個人身體活動總量和能量消耗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常居家、交通和工作中,可以注意盡力多安排步行、上下樓梯、做家務、做園藝等活動,還可以多與親朋共同參與戶外活動。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適度強度身體活動都可以改善健康狀況。身體活動,量力而行,動則有益。

參考文獻:

Jefferis BJ, Parsons TJ, Sartini C, etal. 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all-causemortality in older men: does volume of activity matter more than pattern ofaccumul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8,1-8.

供稿:市疾控中心慢病所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