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哪裡最藏溼氣?

養生營養師-敏敏


溼氣主要是因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所致,通常是從體外進入體內產生的,如果體內溼氣不及時排出,就會導致很多疾病,那身體哪裡最藏溼氣?

人體中八大部位最藏溼氣:

第一、頭部,溼氣侵入頭部,則出現頭暈、犯困、頭重如裹。

第二、胸腹部,溼氣滯留胸腹部,則出現胸悶、胃脹。

第三、消化道,消化道藏有溼氣會影響食慾,讓人不想吃東西,還會出現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馬桶壁的症狀。

第四、泌尿系統,當體內溼氣重而且喝水較少時,小便排量會減少,易導致泌尿系統感染。

第五、關節,溼氣如果侵入關節,會導致關節痠痛、沉重、活動不利。

第六、下肢,溼氣侵犯下肢,可出現下肢水腫、腳氣等症狀。

第七、骨頭,因為多數骨病就因溼氣過重而疼痛,必須祛除體內溼氣才不會疼痛。

第八、脾臟、中醫上認為脾主運化,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就會產生溼邪,俗稱的溼氣。反過來,人體如果感受溼邪,溼邪侵犯人體,最先受困於脾臟,導致脾虛,脾虛又會進一步加重溼氣。

其實根據溼邪特點,溼氣遍佈全身,要說最容易藏溼氣,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內臟更容易藏溼氣。拔罐去溼有效,但不徹底,還是得經常吃些祛溼的食物和注意保暖儘量讓身體不受涼。特別夏天到了,空調還會讓身體受涼溼氣增加,因此平時要走出空調房,更要多運動排汗。

擅長:推拿養生及治未病,尤其是頸椎病,腰椎病,四肢疼痛,經絡不通等疾病的康復理療。


醫聯媒體


溼氣一般都是藏在小粗腿裡或者藏在贅肉裡,體內溼氣重,主要表現為肥胖,肢體浮腫,消化不良,口腔潰瘍等疾病。舉例子證明,就是拔火罐有水泡就說明體內溼氣重。

中醫裡講“溼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溼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一級寒溼:在表皮

症 狀:皮膚騷癢,長溼疹 →(灸7次以上效果明顯)。

二級寒溼:在肌肉

症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痠 乏力,關節酸困 →(艾灸30次以上效果明顯)。

三級寒溼:在骨骼,即是骨寒溼

症 狀:肩周炎,頸椎病,肩痛 .硬,腰痛,風溼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艾灸40次以上效果明顯)。

四級寒溼:在臟腑

冬病夏治,養生最佳的季節是夏季,錯過一夏,再等一年 →(艾灸60天以上有改善)。

五級寒溼:在身上 (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的。

專家表示,拔火罐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因此,體內溼盛的人拔火罐非常好。

但也不是什麼溼都可以用拔罐來去除,首先得分清楚體內的溼氣是內溼還是外溼:長期在空調環境中易造成外溼,對這種情況,拔罐是有一定療效的;如果是吃多了生冷瓜果,就易造成內溼,此時拔罐就作用甚微。

另外,不管是溼氣入侵體內還是風寒入侵經絡,拔罐都只能是緩解症狀,並不能解除病根。

體內有溼氣除了拔火罐,還可吃一些去溼氣的茶飲,如冬菊砂仁茶,取火麻仁,梔子,人參,冬瓜,金絲皇菊,藿香,砂仁,線葉金雀花,顯脈旋覆花,金銀花,茯苓,紫蘇,佛手,葛根,桔梗,蓮子,薄荷,陳皮,荷葉,甘草20味中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成冬菊砂仁茶,早晚喝上一杯,可以健脾祛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堅持喝一段時間就能看到明顯效果了。


欣欣


溼氣無處不在,體內藏哪了?在表皮就是皮膚病,溼疹、粉刺、皮膚油膩等;在肌肉會僵麻腫脹肩周炎、腰肌勞損等;在骨頭就會渾身痠痛關節炎、頸椎病等,這些病都和溼氣有關,溼氣會伴生溼寒、溼熱、風溼,在五臟六腑就會亞健康,在脾胃會消化消化不好,胃口不好,口臭、消瘦、經常腹瀉等,在肝臟視力模糊,在腎性功能障礙、腰痠腿疼,在肺哮喘呼吸道疾病,在心臟會五高。手機碼字累,說的不詳細,望關注我,關注我





鄧氏腰突康養生館



身體哪裡最藏溼氣?

身體裡最藏溼氣的是肚子。因為女人從35歲開如胃開始衰弱,男人從40歲陰氣過半,先天之精剩一半,有的還一點沒有了。這樣就開始胖了,開始長肚子,這種體態使他們明顯要比同齡人顯老。

我們廣場舞的隊員們,都是60幾歲以上的老太太,沒有幾個標準的,都有肚子,有的大,有的小。

我的男同學,有不少當官當老闆的,也有不少肚子大的。

肚子大的可以用按摩的方法調理。足三里,這個穴位可能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可以幫助你把吃進去的食物轉為營養物質,不至於以脂肪的形式停留在體內的穴位,是健脾的要穴。對於因為發胖而肚子大的人,這個穴位是要經常按摩的。

同時,如果你確實吃得很多,食慾總是很旺盛的話,還有一個止餓穴,即內庭穴,就在第二個腳指頭縫上,捏的時候可以上下一起捏,按摩三五分鐘。如果你只是單純地老想吃,胃口特別旺的話,這個穴位可以幫你控制食慾。

還有補養藥《補中益氣丸》。


玉傑中醫


千寒易除,一溼難袪。溼邪從來不孤軍奮戰,遇寒則成為寒溼;遇熱則成為溼熱;遇風則成為風溼;聚溼則生痰溼……痰隨氣動,無處不達,瘀哪哪成頑疾。有“溼為萬病之源”一說。肥胖、中風、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疼痛、腰椎疼痛、腫瘤甚至癌變……背後都有溼邪的影子。要除溼關注我。


內經養生


你好,中醫講溼邪乃六淫之一,具有重濁、黏滯、趨下的特性,為長夏之主氣。脾主運化,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就會產生溼邪,俗稱的溼氣;反過來,人體如果感受溼邪,溼邪侵犯人體,最先受困於脾臟,導致脾虛,脾虛又會進一步加重溼氣。根據溼邪特點,溼氣遍佈全身,要說最容易藏溼氣,可以理解為肌肉幾內臟更容易藏溼氣。


小中醫2013


這個問題是身體哪裡最藏溼氣?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說;你身上有溼氣一定要想設法把它排掉,不排掉長期隱藏其中身體要出大毛病,溼氣無孔不入身上那一個地方它都會侵入,溼氣在胃裡隱藏會脹氣經常會反胃,溼氣在腸道里人大便會產生腹瀉,溼氣在肝臟裡在脾臟里人會陰陽不平衡,冬天怕冷,天熱出大汗,溼氣在骨關節裡會產生風溼病,總之,你身上有溼氣渾身不舒服隱藏十年以上心腦血管病癌症找上門來。所以我們一定要排除掉。有二個辦法醋泡姜每天早上吃三片晚上不能吃。還有一個辦法中藥調理三個月以上。不管怎樣還是你自己決定身體好是你自己的事。


戲迷阿德1


人的身體藏溼氣最重的應該是骨頭,因為多數骨病就因溼氣過重而疼痛,必須祛除體內溼氣才不會疼痛。拔罐去溼有效,但不徹底,還是得經常吃些祛溼的食物和注意保暖儘量讓身體不受涼,特別夏天到了,空調還會讓身體受涼溼氣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