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基本知识

1.农药的概念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 农药的分类

按防治对象分

杀虫剂 杀螨剂 杀菌剂 杀线虫剂 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药的基本知识

杀螨剂

农药的基本知识

除草剂

按来源分类

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 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 化学合成农药

按化学结构分类

有机磷(膦)、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三氮苯类、二氮苯类、苯甲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香豆素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等等。

按毒性标准分级

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

按制剂分类可分为

农药的基本知识

可湿性粉剂

可湿性粉剂(WP):优点是喷洒的雾滴较小,黏着力强。缺点是对润湿剂和粉粒细度要求较高,悬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防治效果,并易造成局部性药害。

颗粒剂(GR):优点是沉降性好,飘移性小,对环境污染小,可控制农药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残效期长,施药方便,同时可使高毒农药低毒化,对施药人员安全。缺点是颗粒剂的加工成本比粉剂高。

乳油(EC):优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药剂容易附着于植物体表面,不易被雨水冲刷,药效高,残效期长,用途广。缺点是用有机溶剂和乳化剂,价格较高,使用不当易造成药害。

悬浮剂(SC):优点是悬浮颗粒小,分布均匀,喷洒后覆盖面积大,黏着力强,生产、使用安全,对环境污染小,施用方便。

悬浮剂:sc 优点是颗粒小、分布均匀,喷洒后覆盖面积大,粘着力强,因而药效比相同剂量的可湿粉剂高,与同剂量的乳油相当。

微乳剂: me 优点是粒子超微细,对植物和昆虫有良好的渗透性,吸收率高,药害现象少。

水剂: as 加工方便,成本低,药效与乳油相当。缺点是在植物体上粘着力差,长期储藏易分解失效,化学稳定性不如乳油。

可溶性液剂: sl 是由农药有效成分、助剂以及其他溶剂组成的液剂,有效成分用水稀释后形成真溶液,所以分散效果好,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水剂(AC):优点是加工方便,成本较低,药效与乳油相当。缺点是在植物体上黏着力差,长期贮藏易分解失效,化学稳定性不如乳油。

烟剂(smokes) :优点是防治效果好,使用方便,工效高,劳动强度低,不需任何器械,不用水,药剂在空间分布均匀等。缺点是发烟时药剂易分解,棚膜破损药剂逸散严重;成本高,药剂品种少。

  此外,还有可溶粒剂(SG)、可分散液剂(DC)、种衣剂(LS)、油剂(OL)、 干悬浮剂(DF)、油悬浮剂 (OF)、粉剂(DP)等。

3.作用方式

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触杀作用:此类农药用于防治各种类型口器的害虫。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

胃毒作用:此类农药主要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效。如甲基异柳磷、辛硫磷等。

农药的基本知识

辛硫磷

熏蒸作用:此类农药往往用于密闭条件下,例如在温室大棚中。如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溴甲烷、磷化铝等。

内吸作用:此类农药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吡虫啉等。

拒食剂:这类药剂只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有效。如拒食胺等。

引诱剂:这类药剂的又分食物引诱剂、性引诱剂和产卵诱剂3种。其中研究最多、使用较广的是性诱剂,如棉红铃虫性诱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这类药剂生物活性高,毒性低,残留少,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要畜和其他有益生物安全。但是杀虫作用缓慢,残效其也较短。如灭幼脲等。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保护作用:此类农药必须在植物发病前使用。如百菌清。

农药的基本知识

百菌清

治疗作用:通过内吸作用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消灭病原菌,可缓解植物受害程度,甚至恢复健康。如加瑞农。

铲除作用:此类药剂作用强烈,多用于处理休眠期植物或未萌发的种子或处理土壤。如石硫合剂。

除草剂的作用方式

触杀性:只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接触不到药剂的杂草地下部分无效。在施用此类农药时要求喷药均匀。如百草枯。

内吸性: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达到杀死杂草植株的目的。如草甘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