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崛起风云人物——白起(十四)

长平之战·双方备战

秦王一方面要求严格保守秦国将由白起出任主将的信息,一方面在赵国搞着小动作。赵国最终上了秦国的当,用年轻的赵括换下了战争经验丰富的廉颇。赵国一时大乱,赵括的母亲、蔺相如等人悉数登场,历数赵括不适宜做主将的原因。估计赵括的母亲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不想让他身犯险境。而蔺相如可能是在为自己的老哥们廉颇报不平。但是要说他们看透了赵括这个人不堪重用,我是万万不信的。因为赵括的所作所为似乎不是个无能之辈。

我认为赵括这次出兵其实也是经过考虑的。秦赵相持于长平,各种战报源源不断的传回赵国,而赵括也一定对这些消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秦国崛起风云人物——白起(十四)

首先,长时间的相持,让赵国国力收到了不小的打击,此时必须给秦军以沉重的打击,才能扭转战局,否则,赵国必将先于秦国被拖垮。要么是等死,要么是奋力一战。这道选择题摆在了赵括面前。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

其二,廉颇的鬼缩防守政策虽然使边境稳固,但是他却没有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找到任何机会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可以说,在廉颇那里是看不到扭转战局的希望。但是这是劣势也是机会。廉颇的防守战略,同时也麻痹了秦军。秦国人会认为赵国也就不过如此,一定会掉以轻心。如果此时赵国守军突然改变战略,派主力奇袭秦国,以出其不意之势,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其三,赵括应该深入研究过秦国主将王龁的能力。王龁作战勇猛,治军有方,是这个时期难得的将领。但是他的缺点就是是个传统的将领,无论是攻伐或者是防守,没有什么创新能力,同时也没有调配集团军作战的能力和经验。所以,他在面对廉颇的防守时,也未能取得什么战果。赵括认为,对于这样的将领,一定要出奇制胜。所以,赵括要改变战争的节奏,要让那些习惯了长期陷于胶着战事的兵将们运动起来,让他们按照赵括自己设定的节奏舞动,这样,赵国就会取得主动权。还有就是赵括的父亲马服君赵奢其实是集团军作战的最早的研究者和理论家。他曾经和田单曾经就大规模战争进行过辩论,最终田单自愧不如。可以说,大规模作战理论已经成为了赵括的家学。赵括自认为在这方面,自己还是强于王龁的。赵括的一切部署和思考都是围绕着王龁展开的,他胸有成竹,确信能够力挽狂澜。但是渺茫的前途,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些是这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所没有预料到的,也是他与真正的名将之间的差距。

赵括来到赵军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军中要建立权威,让所有将士遵从号令。我们试想,廉颇被换走的时候是一种什么心情。从负荆请罪这一典故中就领教过廉老爷子的火爆脾气,何况是这次一个无名小辈要来替代自己。廉颇定是负气而走的。军中那些与廉颇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部下,更是难以平复心中的气愤。有这样的部下,请问赵括这个主将怎么当?历来主将在军中都是要树立不可置疑的威信,更有甚者,通过斩杀不守规矩的将领建立绝对的领导权。赵括临阵换人,也是兵家常事,只是因为赵括打了败仗,此事竟也成为错事一桩,令人唏嘘不已。

立威之后,赵括积极动员赵国军士,让战略大反攻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长期的困兽之斗,已经让每一个人陷入深深的恐惧以及疲惫当中。赵军知道,这样耗下去,是死路一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赵括的出现,实际上让赵军看到了不一样的命运,又给了他们一个生的备选答案。于是赵军同仇敌忾,紧紧围绕着赵括的部署开始了准备工作。赵军终于看到了希望,这个希望似乎并不关系输赢,而仅仅是这场战争马上就要有一个结果,无论结果怎么样,只要快点到来就行。

与此同时,年迈的白起带着自己的亲兵开始奔赴那个将会创造他人生巅峰的战场,也是给他留下了千古骂名的战场。这一路上,即将发生的大战在白起的脑海当中一遍一遍的演练,他生怕漏下任何一个细微的因素是他没有考虑到的。对赵括这个人,他应该也是做好了功课。他知道,赵括此次出兵,必然采取进攻的战略。因为廉颇之所以换走,就是由于赵王大大不满他的防守战略。所以新上任的统帅,一定是肩负着完成赵王做好由守转攻的愿望。所以,赵括是没得选择了。赵括必然会采取主力出击,集中优势兵力向秦军展开猛烈攻击,撕开秦军的层层包围圈。如果仅仅是应对这种局面,那么秦军就会轻易陷入到赵括的战斗节奏当中。赵括一旦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他就会不断变化战法,使用连环套路,使秦军疲于应付。这样一来,赵军就很容易找到秦军的漏洞,从而一举建功。绝对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白起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如果改变这一情况,那就要提前做准备,要引导着整个战场的节奏并最终将主动权抓在自己的手中。那该怎么做呢?

白起之所以是一个名将,不,是超越名将的战神,他的光环绝对不是虚的。既然你赵括想要冲击我,那就来吧。但是这次机会不是你自己找到的,而是我白起让你找到的。如果你一开始就落入我的节奏,那我后面的一套组合拳就能够顺利展开攻势了。白起想到了办法,那就是不做喜剧的主角,而是做好编剧。主角再耀眼,命运都要由编剧来掌控。疲惫的白起终于舒展开紧缩的眉头,一抬头,一缕晨光射在脸上。

秦国崛起风云人物——白起(十四)

白起赶到秦军营中,立即组织召开了紧急工作会议。一方面,他要求全军继续严格保守他来到战场的信息,他准备给赵括一个惊喜,一个大大的惊喜。另一方面,他听取了战场的战况,和主要将领一起熟悉了一下作战场地。三是了解了一下前线战将及士兵的情况。白起做到心中有数之后,便开始了等待。而此时那些知道白起抵达的将领心里乐开了花。因为白起的到来,就基本上说明战争要结束了,而且是以秦军必胜的结果结束。那些高级将领此时绝对服从白起的调遣,按照白起的部署做好一系列战前准备。他们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能够和战神并肩作战的机会,也是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面对白起,他们打内心当中是仰望,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白起更是这些人的偶像,甚至可以说是信仰。白起的到来,使秦军团结的更加紧密,也更加有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