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崛起風雲人物——白起(二十一)

宿命邯鄲—正如所料

到這裡,可能大家都會覺得白起這個人太寧了,甚至有點小心眼,在政治上不成熟。不就是範睢給你穿過小鞋麼,你怎麼這麼記仇呀。你知不知道要以大局為重呀?你這樣處理上下級關係,與秦王之間的關係肯定越來越快呀。

我曾經也有這個觀點,但是這次在寫這一系列故事的時候,我才發現可能還不是這麼回事。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之前我們說過,白起是真的病了。對於一個將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講,是得不起病的,何況是重病。雖然白起有好轉的跡象,但是他這個歲數的老人身體恢復起來可不像年輕的小夥子。雖然白起身體無有大礙,但是元氣補回來尚需時日。大家可不要小看這一點。如果主將在帶兵的時候沒有精力指揮戰鬥,甚至發生意外,無疑是對整個軍隊的致命打擊。白起知道自己的狀態,他是個認真的人,他不會拿戰爭開玩笑,也不會拿著秦軍將士開玩笑。

其次,趙國此時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尤其痛恨白起當初殘殺幾十萬趙軍。如果白起此時出戰,不但不會威嚇住趙軍,反而會激起他們的鬥志。一則是仇恨,另一則,他們知道,一旦打敗,白起會採取對待長平之戰趙軍的方式對待邯鄲城中的趙軍。如此一來,反正是死,不如拼死一搏。由此,趙軍士氣更盛。面對這樣的趙軍,一群不怕死的趙軍,或者是向死而戰的趙軍,真的看不出什麼破綻。現在去挑戰趙兵,本身就是不合理。就算能拿下,秦軍的損失肯定很大。白起為什麼總是用閃電戰或者妙計快速消滅敵方,其實白起是愛兵的。對敵人的殘忍,也往往是對自己人的愛護和保護。所以,沒有勝算,白起是不會出戰的。

第三,趙國這次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與秦軍較量的同時,他們已經派出使者與齊國、魏國以及楚國聯繫。雖然秦國已經通過外交手段嚇唬了這些國家,但是唇亡齒寒的道理勢必更容易促成這些國家形成連縱之勢。憑著多年的經驗,白起已經嗅出了其中的危險。

綜合以上原因,白起是如何也不會在這個時機出兵的。也許你會說老大讓你怎麼幹,你就怎麼幹唄,嘚瑟啥。這就是你武斷了。白起之所以成就不敗神話,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甚至說是絕無僅有的戰神,就是憑藉他敏銳的洞察能力、高超的技戰術能力以及無人匹敵的勇氣。在戰爭上,無出其右者。如果他就像奴才一樣,領導說什麼,他就幹什麼,無論時機是否成熟,無論是否有勝算,都貿然出兵,那就不會有白起了。大將風範不是什麼仗都打,而是隻打該打的仗,該打的仗確保勝利。白起就是這樣的一名將官。他的堅持,給大秦開闢了新的天地,也為秦國六合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這需要白起的上司懂他。魏冉曾經就是這麼一個人,他懂白起,他聽白起的,他力挺白起。穰侯離開後,白起是孤獨的。顯然,秦王不懂白起,甚至是胡亂指揮。這讓白起無法接受。他所能做的,就是堅持自己的判斷和主張,他不會低頭,這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一代名將的風骨。白起用他那已經越來越弱的肩膀,抵抗著那些無知、誹謗以及惡意中傷,但是他不會自己先倒下。這就是白起,鐵錚錚的戰神。

翻回頭來,再看看戰場上的情況。王齕接管秦軍以後,戰場上還是沒有什麼起色。兩軍一直相持著。此時趙國這一方面的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

長平一戰,趙國損兵折將,全國上下陷入無盡的恐慌和憤怒之中。還好,秦國在長平之戰後沒有迅速乘勝追擊,從而給趙國以喘息的機會。但是好景不長,秦國以趙國不履行承諾的理由再次發兵攻打邯鄲。但此時的邯鄲經過一年的恢復也已經有了家底。此外,趙國知道了獨木難支的道理,開始重點發展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這種情況下,趙國有更多的底氣在邯鄲與秦軍進行較量。

而此時,一個人的出現,扭轉了整個戰局。這個人就是平原君趙勝。我們先來看看趙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長平之戰中,趙勝露了一面,就是支持趙王接收上黨,就再也沒有露面。我分析是當時趙勝不得勢,在與秦王採取不合作的方式消極怠工。因為此前趙王就接管上黨一事並非第一個與趙勝商量的,而是先與平陽君商量,但是平陽君沒有給出趙王想要的答案,他才找趙勝商量。那答案不是明擺著的麼?平陽君的你不滿意,那我就給你個滿意的,於是趙勝給出了趙王想要的答案。可是,平原君並非是想屈服於趙王,估計只是想看笑話。因為他不傻,他知道趙國接收了上黨,秦國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讓剛上任的趙王被火烤一陣,讓他知道鍋是鐵打的。於是長平一戰,前方如此慘烈,招生只在旁邊看著吃瓜,不曾出手。

國崛起風雲人物——白起(二十一)

可是邯鄲之戰他怎麼又出手了呢?其實一開始他還是沒有直接參與到邯鄲保衛戰當中。因為此時他與趙王之間的矛盾尚未消除。當然了,趙勝還是在面子上過得去的,讓自己的家眷幫著前線的戰士縫縫補補。而暗地裡平原君一邊聽著城外的隆隆戰鼓聲,一邊照樣在家裡歌舞昇平。在國家危難的時刻,他似乎並不在乎。其實不然,實際上他在等一個出手的機會。

我們知道邯鄲防守戰對於趙國來說打的十分艱難。一方面趙國經長平一戰,元氣大傷,兵力已現劣勢。秦國的攻擊,已經使趙國漸漸不支。趙王的組織能力和外交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但是還是無法扭轉局面,沒辦法了,為了不亡國,只能求助平原君。於是趙國舍人李談出現,找到了平原君。舍人的有的說是旅店住,也有的說是門客,但不管怎麼說這個李談水平是相當高的,背景也很不簡單,他的出現,應該是受趙王所託。本來是求助的一件事,卻被他搞成了責難。他和趙勝說,國家已經陷入了危急時刻,而你還在這享受小日子,你以為趙國不存,你還能享受富貴麼?平原君一聽,馬上慚愧,於是振作,一方面與楚國、魏國搬救兵,一方面散盡家財,獎勵士卒,同時還讓自己那些收養的殺手們不時地騷擾秦軍,開展個斷首行動,從而扭轉了整個戰局。而竊符救趙和毛遂自薦等著名成語,就是因趙勝而產生的。

其實,平原君打雞血肯定不是自己覺悟有多高,而是虞卿的到來,表明了趙王服軟,甚至今後在政治上進行退讓。雖然李談一番話似乎氣勢壓人,保全了趙王的顏面,但是趙勝卻聽出了其中的無奈。趙勝何等聰明,很多事不用搞得太清楚,我了。拿到了真的實惠,也就是趙王的退讓,趙勝才開始了一系列精彩的表演。

國崛起風雲人物——白起(二十一)

迅速趕來的魏國軍隊和楚國軍隊,雖然沒有立刻參與到戰鬥當中,可是他們的到來是在給趙國站臺,著實地鼓勵了城中趙國兵將的士氣,同時也給城外的秦軍當頭一棒。已經疲憊不堪的秦軍腹背受敵,軍心已經大亂,沒有了繼續戰鬥的勇氣和信心。在城內的趙國軍隊和城外的楚國、魏國軍隊的夾擊之下,秦軍一下子被擊潰了。白起雖然沒有參加這場戰鬥,但是戰場上發生的一切都如其所料。不愧是名將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