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著名翻譯家。出生於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今上海市浦東新區航頭鎮王樓村五組)。因出生時哭聲洪亮,長輩為之取名雷,字怒安,號怒庵。筆名傅汝霖、移山、疾風、風、雷等。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4歲,其父傅鵬因傾向於革命,為土豪劣紳陷害,抑鬱辭世,由寡母艱難撫養成人。7歲,在家延老貢生課讀四書五經,兼請英文及算術教師講課。11歲,就讀於周浦鎮小學高小二年級。12歲,考入上海南洋公學附屬小學(今南洋模範中學)。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13歲,升入上海法租界徐匯公學初中(今徐匯中學),其時開始攻讀法文。17歲,就讀於大同大學附中期間,曾參加“五卅”運動,上街遊行講演。其時,發表習作短篇小說《夢中》。18歲,因帶頭參與反學閥運動,為逃避大同校董之一吳稚暉的逮捕令,離校回到故鄉。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19歲

,考入上海持志大學一年級,後自費赴法留學。進巴黎大學文科學習,同時到盧佛美術史學校聽課,並開始受羅曼·羅蘭影響,熱愛音樂。21歲,到瑞士遊歷3個月,在瑞士萊芒湖畔翻譯《聖揚喬而夫的傳說》(載於《華胥社文藝論集》,1930年),這是他最早發表的譯作。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23歲,應羅馬意大利皇家地理學會之邀,赴意大利講演“國民軍北伐與北洋軍閥鬥爭之意義”。是年,離法回國,抵滬後,受聘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校辦公室主任,兼教美術史及法文。“二·二八”事變後,美專停課半年,入哈瓦斯通訊社(法新社前身)擔任筆譯。

25歲,辭去美專職務。26歲,與葉常青合辦《時事彙報》週刊,任總編輯。27 歲,應滕固之請,赴南京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編審科科長。次年,以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專員名義,去洛陽考察龍門石窟,研究保管問題。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29歲,應福建省教育廳之約,南行福州為中等學校教師暑期講習班講授美術史大要。36歲,與張菊生、陳叔通等共同發起在滬舉辦“黃賓虹八十誕辰書畫展覽會”,並刊印《黃賓虹先生山水畫冊》和《黃賓虹畫展特刊》。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37歲,與周煦良合編《新語》半月刊,為柯靈主編的《週報》撰稿,出版揭露國民黨反動派鎮壓民主運動、屠殺學生的12月1日《昆明血案實錄》,並與馬敘倫等發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當選為後補理事。其時曾聯合在滬的民主運動人士馬敘倫、陳叔通、陳陶遺、張菊生等,共同發表反蔣宣言。

41歲

,赴香港,同年由香港回到天津,應邀為第一次全國文代大會代表,但因故未出席。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4年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先後出席上海市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的第一、二、六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宣傳工作會議。歷任上海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及書記處書記等職。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傅雷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他從1929年起,就開始致力於法國文學的翻譯介紹工作,幾十年來,一直奮發不輟,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他的許多譯作已達到近乎爐火純青的境界,在國內外贏得崇高的聲譽。

他一生所譯世界名著達30餘部,其中巴爾扎克的名作佔了14部。由於他對巴爾扎克深有研究,曾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協會吸收為會員。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傅雷遺著《傅雷家書》於1981年由三聯書店出版。此後多次再版,廣受影響。

1932年,傅雷與青梅竹馬的表妹朱梅馥結婚。生兩子,長子傅聰(生於1934年)為著名鋼琴家,次子傅敏(生於1937年)為英語教師,他精心編選了《傅雷家書》以及傅雷各種文集。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傅聰稱頌父親傅雷道:“我父親是一個文藝復興式的人物,像一個寂寞的先知;一頭孤獨的獅子,憤慨、高傲、遺世獨立。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傅雷:絕不與庸俗妥協,絕不向權勢低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