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封遠去的書信

那一封遠去的書信

01

古有“鄉書何處達”“家書抵萬金”,信,對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求學時的自己也常動筆給親人、好友、同學寫信,當然也收到了他們的諄諄囑咐、殷切關懷與熱心鼓勵。而隨著交流溝通的便捷,書信逐漸被電話、郵件、語音、視頻等方式取代而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儘管如此,我們仍不可否認書信、尤其是家書的文化傳承與現實教育意義。

近嘗夜品《傅雷家書》。該著作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信,從1954年至1966年,時間跨度長達12年之久,其間傅聰或在國外留學、或在各國從事鋼琴巡演,一直到其結婚生子,書信多達數百封,細細品讀,猶如飲啜清茶,嫋嫋餘香。

那一封遠去的書信

02

如果說母親的愛,像一灣涓涓細流,悠久而綿長;那麼父親的愛,則似一座巍峨的大山,嚴峻而深沉。

在信中,作藝術討論,傅雷從不把傅聰當成兒子,進行苦口婆心式說教,而是看成量級相當的對手,充分尊重且平等探討,所談內容涉獵極廣:從古典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從文學、音樂到繪畫,從李白、杜甫到蘇軾、辛棄疾,從《世說新語》、《人間詞話》、《元明散曲選》到《約翰·克利斯朵夫》、《少年維特之煩惱》、《藝術哲學》(丹納),從巴赫、肖邦、莫扎特到馬蒂斯、畢加索……無所不談。對傅聰的獨到見解更是給予充分肯定,所取成績由衷歡喜,對勞逸結合、感情波動等問題給予合理建議。此等種種,無不讓人欽佩傅雷的博學多才,感慨父親對兒子的苦心孤詣。

那一封遠去的書信

在兒子藝術追求方面傅雷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是: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做音樂家,最後才是做鋼琴家,兒如父願!

我們深諳有才無德小人的可怕之處,如何做人是生而為人的第一要則,做人是一切“家”的基礎,什麼時候都不為過時。

03

書寫家信,不僅可以傳遞思念之情、告知行蹤,還可以鍛鍊文筆、提煉思想,好處可謂多多。雖在《傅雷家書》中未見傅聰的任何信件,但從其父的信中便可知兒子在寫信過程中獲得的諸多慰藉與進步。

那一封遠去的書信

對於傅老這麼博學的人,都謙虛地認為自己讀書甚少,這讓作為晚輩的我們自慚形穢。我時常感嘆自己荒廢了太多光陰,肚中毫無半點墨水,動筆好似擠牙膏,半天不落兩行字。足見涉獵之狹窄,積累之淺薄。

培根曾說過:“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我們通過讀書,可以體驗不同的人生,欣賞絢爛的風景,攫取豐富的養分。如果說讀書是輸入,那麼寫作無疑是輸出。把所思、所想、所感訴諸筆端,儘管文筆幼稚、觀點片面、內容貧乏,卻是豐富內心、鍛鍊思維、提升自身的好方法。

04

一直十分羨慕大師們的夫妻相處之道。如果說錢鍾書與楊絳的結合,是珠聯璧合,他們的浪漫是一起讀書、創作到老;那麼傅雷與朱梅馥的結合,則是兩小無猜,他們的浪漫是包容互助、生死相依。

那一封遠去的書信

在這個短平快、光怪陸離的時代,人們變得十分的浮躁與急功近利。總有太多的誘惑等著我們、太多的資訊刺激神經、太多的慾望充斥內心,我們似乎每天都很忙碌,根本沒有時間閒談,哪怕面對面坐著也眼不離機,殊不知,夫妻感情在一天天地疏忽中淡漠了,雙方的退步在一寸寸地跌落了。

慶幸的是我與先生經歷了種種考驗與磨難,依舊感情甚篤。我們擁有共同愛好——閱讀,這不斷豐富了內涵、拓寬了視野、積攢了養料。我們時常探討所讀內容、發表各自看法。寫作就是得益於先生鼓勵,儘管到目前所寫內容篇幅十分有限,然每每寫完,先生都會耐心指出不足、最後加工潤色,欣喜與感動著。至於能走到哪一步,尚未知曉,但一寸進步自有一寸歡喜。我們也能欣賞彼此不同喜好,戲稱求同存異。生活之大小事可心平氣和地商量而後決定。如此這般,普通小老百姓的平凡日子,足矣。

您的閱讀與點贊,是對前進一步的最大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