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空姐滴滴打車遇害,滴滴平台應承擔什麼責任?

滴滴,虧欠社會的不只是一個道歉!

2018年5月5號晚上,祥鵬航空公司空乘明珠,在鄭州航空港區通過滴滴叫了一輛網約車趕往市裡,慘遭司機殺害。

據遇害空姐父親李先生說,5月8日早上8點多,警方在一個土坡上找到了屍體,“女兒下半身是光著的。”同時,案發現場還留下一把刀,推測是強姦殺人。“醫生稱,李某珠的心臟、肺部以及背部均有刀傷,而且這些刀傷刀刀命傷,僅背部就有十多刀。”

面對這一次的事件,滴滴平臺第一時間向死者家屬表示歉意,並表示願意積極配合警方進行偵查。

但面對著很久以前就開始不斷湧現的醜惡事件,滴滴平臺僅憑一句道歉,一句配合警方調查,就夠了麼?

21歲空姐滴滴打車遇害,滴滴平臺應承擔什麼責任?

21歲空姐滴滴打車遇害,滴滴平臺應承擔什麼責任?

21歲空姐滴滴打車遇害,滴滴平臺應承擔什麼責任?

從被害空姐與朋友最後的聊天內容上看,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滴滴司機可以在行車途中堂而皇之地對被害空姐進行性騷擾,這種行為想必不可能是該司機的第一次行為,如果調查該司機的違法犯罪記錄,以及過往的滴滴投訴記錄,我猜測應當是劣跡斑斑。

如果該司機曾經被多人投訴,尤其是以性騷擾為由進行投訴,而直至案發之前其依然持有滴滴司機的資質進行運營,那麼滴滴平臺的監管責任在哪裡?

當滴滴平臺明知註冊的司機有相關劣跡,有可能危害乘客安全時,仍縱容這樣的司機繼續駕駛運營,那麼滴滴平臺又該如何評價?

而更恐怖的地方在於,當我們每天需要接觸的出行平臺,開始無法保障我們的生命安全,甚至對於威脅我們生命安全的行為持縱容態度時,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每一個使用過滴滴平臺,並且進行過相關投訴的用戶,都曾經被滴滴客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消極態度所折磨過,很多人向滴滴客服提出的訴求,最終都在長久的等待中漸漸消亡——由此,滴滴客服又處理了一單投訴。

我以前在文章中評論過,滴滴的乘客在投訴的時候,很多時候只是希望能夠通過客服平臺“出口氣”,抒發自己的不滿,如果說滴滴客服每次都能夠認真對待、積極響應,絕大多數的投訴都能夠妥善解決。

而滴滴平臺顯然連這種簡單的工作都懶得做,直接使用了更為簡單粗暴的拖字訣——硬生生的將乘客與司機的矛盾,轉為了用戶與整個平臺的矛盾。

這是針對乘客的投訴方面,而如果乘客所投訴的內容是關於性騷擾,或者是滴滴司機對自己進行言語威脅甚至暴力威脅時,如果滴滴平臺依然採用這種處理方式,那麼這種行為不是縱容又是什麼?

21歲空姐滴滴打車遇害,滴滴平臺應承擔什麼責任?

違法犯罪,是個別現象,但當無數個“個別”充斥在一起時,就斷然不再是“個別”現象。

在之前滴滴司機暴打滴滴投資人時,曾經有大量水軍稱“一個巴掌拍不響”,或稱“被打的乘客肯定有過錯”,又或者“滴滴司機打人只是個別現象”……如此種種。

尤其是最後一句,滴滴司機的惡性只是個別現象,不能代表全體,這樣的表述似乎是一個永遠無法反證的全真命題,因為無論是統計學,還是司法實踐的大數據都表明一點——任何的違法犯罪,都是小部分人的個別行為,放在龐大的分母上,只是不起眼的小數據。

所以,即便是這一次的空姐被害案,也不排除有人依舊會以“這只是小概率事件,只是極個別事件”而予以定性。

但從規律上來看,如果大量的“小概率事件”或“極個別事件”不斷集中於同一個主體之上的時候,這樣的“小概率”和“極個別”,還能否代表著“個別”?

從時間上來看,如果自很長時間之前,就不斷湧現針對“小概率事件”和“極個別事件”的投訴,並且這些投訴很多都針對於“性騷擾”和“毆打暴力”這些關鍵詞掛鉤時,滴滴平臺始終沒有給予有效的解決,而導致惡性事件繼續不斷頻發,那麼這些“小概率”和“極個別”的背後,又是否代表著滴滴平臺在安全監管和司機資質審核方面,存在的巨大過失,或者甚至說是縱容?

如果說滴滴平臺在收到很多乘客集中針對於某些滴滴司機進行的性騷擾或暴力威脅投訴時,滴滴平臺還依舊本著息事寧人的辦事態度,同時繼續縱容這些司機持有自己的資質上路運營,這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做法,放在乘客的感受上,就是令自己變成他人刀俎下的魚肉。

21歲空姐滴滴打車遇害,滴滴平臺應承擔什麼責任?

在這次空姐遇害案中,雖然滴滴平臺第一時間向家屬表示了歉意,並表示願意積極配合警方調查抓捕犯罪嫌疑人,但是——

面對著自己在管理中的種種消極甚至縱容的態度和行為,僅憑著一句道歉,一句積極配合,就能彌補自己的過錯了嗎?

我們無法喚醒一個裝睡的人,我們也無法喚起一個選擇性忘記的人的記憶,如果滴滴平臺始終以這種消極的態度面對每一次的投訴,滴滴平臺的高層始終抱著“個別事件”的心態在處理案件,當事發後,每一次滴滴平臺都將精力放在危機公關上而拒絕整頓自己的安全和監管責任,那麼遭遇滴滴黑手的人,只能會是越來越多。

所以,我們作為普通乘客,在這樣的案件發生以後,所希望聽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句道歉和一句積極配合調查,如何彌補受害家屬,如何解決監管的漏洞,如何保障每一個乘客的生命安全,這些才是每一個用戶所切身關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