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的前奏,時代性變革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讓我們回顧一下歐洲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時期—地理大發現,又稱大航海時代。

15世紀末,由於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貨幣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相比交換商品的媒介,它的象徵意義更多的成了財富與權力。

而其中最受歡迎的自然是貴金屬貨幣:銀幣和金幣。但歐洲貴金屬產量稀少,而且要命的是,西歐商人在同東方貿易中買入價格昂貴的絲綢和香料,又使得貴金屬大量外流。有些國家為了緩解貴金屬短缺,曾多次下令禁止金銀出口,但是並沒有收到什麼成效。

在貴金屬和香料的不斷刺激下,歐洲開始湧現出大批的航海探險組織。

“地理大發現”就是由航海士們的大事紀串聯而成▽

一、發現新航線

暴風雨的前奏,時代性變革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從十五世紀起,葡萄牙人不斷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沿途佔據這些島嶼及沿海地區,掠奪當地財物。1487~1488年葡萄牙人巴託羅繆·迪亞士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成為探尋新航路的一次重要突破。葡萄牙貴族瓦斯哥·達·伽馬奉葡王之命於1497年7月8日從里斯本出發,繞過好望角,沿非洲東海岸北上,之後由阿拉伯水手馬季得領航橫渡印度洋,於1498年5月20日到達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庫特,次年載著大量香料、絲綢、寶石和象牙等返抵里斯本。這是第一次繞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被稱為“大發現”的序幕。

二、發現新大陸

暴風雨的前奏,時代性變革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在葡萄牙組織探尋新航路的同時,西班牙也力圖尋求前往印度和中國的航路。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倫布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從巴羅斯港出發,率領探險隊西行,橫渡大西洋,同年11月12日,到達了巴哈馬群島的聖薩爾瓦多島,之後又到了古巴島和海地島,並於1493年3月15日回航至巴羅斯港。此後哥倫布又三次西航,陸續抵達西印度群島、中美洲和南美大陸的一些地區,掠奪了大量白銀和黃金之後返回西班牙。

三、第一次環球航行

暴風雨的前奏,時代性變革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奉命,率探險隊從巴羅斯港出發,橫渡大西洋,沿巴西東海岸南下,繞過(後來的)麥哲倫海峽,在1521年3月抵達菲律賓,最終客死異鄉。他的同伴則繼承其遺志,繼續航行,一路穿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循著非洲西海岸北行,在次年九月重回西班牙,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下次我們聊聊這個時代的副產品:殖民。千萬別小看了這麼一個詞,大眾所熟悉的武力征服階段不過是殖民過程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其中真正令人生畏的,是一把無形的軟刀子……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對本期的獨到見解,期待你的神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