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要經過科學的證實證僞同行評審的過程嗎?爲什麼?

蔡龔亮


社會科學的客體對象是人類的"社會存在",它是自然物質世界裡最複雜的現象。在人類現有科技發展階段上探討這一物質現象,由於所需的方法、手段限制,更多的還以"事理"形式出現,難以做到自然科學般的精確性,此外,利害關係影響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的立場和方法運用,可能同一事實性描述會有完全相反,對立的評價。這個同行評審無論"對錯"都是大致的、或然性的。一致性的好評,少有!但評比不評好!致少,一種理論能通過已有知識結構壘積之網,說明在學理的前後承接上,具有思維邏輯的合理性,無論是證偽或是證明一種理論的成立還是不成立,它都有利於科學的進步!在科學的自然進程中,沒有任何一種理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總有它出現的前因後果,作為一種事理性科學(前科學形態)社會科學的任一種理論都應是通過同行評審(無論有無這個形式)才能進入社會。同行都不理解,那這個理論就更難為公眾所理解了。任一種社會科學理論總是在對人類社會有用上出現的,不是解惑、解疑性的,就是務實性的方法和技術手段教授,總會歸屬其中的一種。自娛自樂式的不為社會所理解,要這個理論有何用!


梁文慶2


只要是科學,不論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需要證實或證偽,因為科學的最終目的還是為實用提供理論基礎,理論基礎不可靠就不能成為理論基礎,當然應該否定。社會科學並非精確科學,實踐檢驗之前當然應該經過理論界充分論證和辯論,特別是已經有較長時期較充分的人類實踐檢驗,有很多理論界人士充分論辯之後,達到統一是可能的也是應該的。近些年對社會制度的優劣學術界為了更客觀更符合民眾要求編制採用了一系列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社會調查和評價,比如幸福指數,由與個人感受和經濟數據有關的眾多指標組成,使評價包括主觀感受同時更多地用數據表現,這應該是沒有更好的最好方法了。這就是學術界同行評審的最優選擇了。社會制度關係社會每一個人,應該由國民選擇,這是不可剝奪的權力。學術界人士作為國民的精英有權力對其進行自由發言論辯和評價,包括批評。它可以避免民粹主義情緒左右,又可以防止極權主義傾向。最終由國民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方面評審全世界的學術界都可以參與,因為歸根結底也是全人類的或者一定與全人類有關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