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叫停!孩子的這5種表現正在毀掉他,而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暑假是孩子最自由的時光,但是自由下潛藏的可能是鬆散的生活,都說21天足以養成一個好習慣可以成就一生,可是鬆散的生活卻能輕易染上“惡習”從而帶來諸多弊端。

1 睡懶覺

自由的暑假放鬆不成問題,偶爾呼嚕大睡也不要緊,可是如果天天熬夜睡到日當午時,這種無邊際的自由正在腐蝕你的孩子。

每日睡懶覺不利於時間規劃,浪費大量時間,早晨最能刺激大腦,是最具效率的時間段之一,記憶力和注意力都能保持高水平運作。懶覺意味著放棄對這個時間段的利用,哪怕每天早上只記上20個英語單詞,整整一個暑假也能記上近1000個單詞,懶覺使得其不切實際。短期來看,懶覺或許得到了一時的滿足,但是記單詞的這些時間會壓縮到日後規劃中,甚至可能花費掉更多的時間成本。

懶覺也不益於健康,相信大家都體會過久睡愈嗜睡的感受,人有一個最合適的睡眠時間,如果超過了,就會感到頭暈、渾身乏力。這是因為懶覺使得節律紊亂,節律是體內發生的週期性變化的過程,這種現象使得不同時刻工作效率不一,驟然改變正常的節律,會使人機體混亂,情緒煩躁,工作效率降低。

因此,睡懶覺這種壞習慣,應該毫不退讓地督促其改正。每天在同一時刻起床,而不是想睡到什麼時候就睡到什麼時候。

趕快叫停!孩子的這5種表現正在毀掉他,而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2 宅

孩子宅在家看起來隔絕了外部的危險,是“安分守己”的表現,危害也能如此之大。

運動能增強自身代謝能力,更多地幫助機體解決自身問題,相對地,宅在家會導致體質的下降,更嚴重能導致癌症,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大量的關於身體活動和癌症危險性方面的文章陸續發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研究顯示,運動使人遠離癌症。美國佛蒙特大學用20年時間研究了17000多位男性後發現,經常運動者比不運動者患肺癌的幾率低 68%,患直腸癌的幾率低 38%。

另外宅不利於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孩子本來就是嬉鬧的年齡,可以與同齡人敞開心扉,放肆大笑。如果宅在家,會使得其喪失部分其特定年齡段獨有的樂趣,悲觀來說,也不利於其變得樂觀陽光向上,甚至在以後會表現出“社交恐懼症”的症狀。

所以,將你的孩子“趕出去”吧!

趕快叫停!孩子的這5種表現正在毀掉他,而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3 大吃零食

對小孩子來說,放了假簡直就是“皇帝”,零食唾手可得,狂吃零食,家長也樂意啊,畢竟放假難得嗎。這就大錯了,零食的確可以吃,但是狂吃就是大忌了。

狂吃零食會導致正餐時間吃不下飯菜,飯菜營養豐富而且有其獨特性,而相較而論零食的營養價值及其有限,孩子處在長身體的階段,每天都需要各種營養的攝入,這種營養的缺失不利於孩子長身體。

另外狂吃零食嚴重時也會導致患病,如腸胃炎、腸痙攣等。如果患病,那真是得不償失了,浮游老師在這裡也是建議,吃零食一定是要注意度的。

趕快叫停!孩子的這5種表現正在毀掉他,而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4 沉迷遊戲

適度遊戲益腦是沒有錯的,一旦沉迷遊戲,就會導致許多問題。

長時間注視電腦手機以及戴耳機會損壞視聽。其次,玩物喪志,對遊戲的沉迷會使得自己放棄對於時間的規劃,當時間都用來玩遊戲,哪裡有時間去學習?對遊戲的沉迷實際也暴露出來對興趣愛好的缺失,對興趣愛好的缺失容易變得空虛無一物,這也是沒有涵養的一種體現。

所以,家長在此時應堅決杜絕這一現象。嚴格控制上網時間,多去挖掘孩子的興趣點,包括畫畫、籃球等等。

趕快叫停!孩子的這5種表現正在毀掉他,而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5 “雙面人”

不少家庭進行親情教育,會把小孩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去帶,但是往往爺爺奶奶都是最疼小孩的,過分的溺愛可能染上“惡習”,而相對的,家長不會那麼的溺愛,會是另一種對待方式。父母輩與祖父母輩不同的對待方式也會得到孩子不同的回應。

有的孩子可能在父母面前十分聽話,在爺爺奶奶面前就是另一份態度了。這反而導致親情教育的缺失,還會將孩子培養成“雙面人”,對孩子的心理與人格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所以在這一塊上,父母更要負起責任,與其他監護人能做到及時的溝通。畢竟都是為了孩子嗎。

趕快叫停!孩子的這5種表現正在毀掉他,而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暑假生活是多樣的,但再怎麼多樣也是存在邊界的,無規矩不成方圓。希望家長們能及時發現和改正孩子們的壞習慣。共同度過一個美好的假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