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我曾經看過一部日劇,它就叫做《年輕人們》。

我還記得那些咆哮和憤怒,用力的嘶吼,像是在把不滿的青春用力地發洩掉。

我也記得那些糟糕的現實裡,猝不及防的溫情。

還有那首歌。

“當天空中,太陽昇起的時候,年輕人還會再次啟程。

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年輕人啊,會再次啟程。”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這次我採訪了三位朋友,他們都因為不同的原因而退學/休學,他們都在一條既定的路上,說了“等一等”。

有些人不敢放棄,有些人不想繼續,有些人還在苦苦掙扎著。每一種面貌都是青春的樣子。那麼是什麼推動他們說了等一等,而在說了“等一等”之後的他們,又經歷了什麼,現在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呢。

@自然/21歲/北京/休學1年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自然拍的西藏

我在去年十一月份的時候被確診為重度抑鬱。手背上還有自殘的傷疤。

對未來的不確定和來自家庭的期待讓我壓得喘不過氣來,我開始跑安定醫院。

四月份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去了西藏當義工,去了珠峰,在拉薩城裡看藏民轉山,那時候突然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就像是那些壓力一下子消逝不見了。

我曾經在醫院看著那些光鮮亮麗的人,華衣錦服之下卻是焦慮又不安的內心,他們和我一樣,無法解脫。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閒事。”那種對於某種信仰的信念是如此純粹,讓我從給自己的漩渦裡走了出來,加上好友的幫助,有效傾訴之後,我慢慢地痊癒了。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西藏

由於治病的時間長,課業有些落下,再加上自己想要逃脫的心情,我選擇了休學。

辦休學手續的路上,學校給了六張休學通知書,要交到幾個不同的部門,後勤部的阿姨就把我的卡立刻停掉了,於是我沒法兒進寢室,沒法兒去洗澡吃飯。這個時候也會想起,抑鬱症病人很多時候可能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懷,社會的冷漠更是加劇了這一點。

後來我辦完了休學之後,像是逃脫一般離開了北京。

輾轉各地做義工和過路人聊天的時候,都會想起他們,那些我在安定醫院遇見的人。我已經知道,溝通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法,希望他們有找到那個出口。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西藏

這一年,我在全國的青旅和民宿幫忙做義工,已經兜兜轉轉去了三四個城市。這種讓自己在路上的感覺,是我給自己的逃離。我通過打開心扉和閱讀,調整自己的心態,讓情緒更為和緩,不再焦躁。

我知道一年後我還是會回到學校繼續我的學業,繼續在所謂的正軌上走著。

但是我心裡也會一直抱有我的民宿夢想。我希望有一天,在林芝能建一所屬於自己的青旅,帶他們去看看南迦巴瓦峰,泡上一杯茶,給來往的過路人慰藉。

我還是會記得那些暗無天日的日子裡,凌晨四點的中關村大街,我就坐在天橋上,希望天亮起來。

@小一/22歲/紐約/退學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小一去波多黎各玩的照片

當我在初三的時候,身邊的同學開始有去國外讀書的,那是我第一次瞭解到這樣的讀書模式,但當時懵懵懂懂,自己的意願並沒有強過爸爸阻止的意願,這個想法就這麼擱置下來,可是出國留學這件事像是在我心裡紮下了根,四年後,它總算是成真了。

當上了大學之後,由於我自己喜歡語言和傳媒,選擇了俄語和英語專業。然而,第一次上課,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大家不是都在三年級就開始讀英語的。當很多時候我都在重複我高中時的知識,我突然開始對未來開始擔心。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我們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時候語言更像是成為了一種工具,很多學校也開設了第二外語的課程,那麼我只學習俄語和英語,卻缺少了專業技能,那麼之後可以選擇的行業是否太侷限。一旦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我開始了焦慮。

我現在所學習的東西是不是讓我有足夠的競爭力可以去接受未來的挑戰?我是不是有足夠的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面對之後的工作生活?

當答案開始猶豫時,我想我應該選擇一條更加適合自己的路。

我在大一下半學期辦理了退學,在家開始學習託福和SAT,準備去美國讀書。2015年對我來說,真的是很忙很忙的一年,我在書桌前奮戰,幾乎比高考還要努力。

那年出現了很多很多的雞湯,也有年紀更小的孩子們在公眾平臺上說著他們的夢想和人生規劃,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因為我真是一個特別沒有規劃的人,我只是及時地發現問題,然後迅速地去改變糾正它。

美國的大學有兩個入學季,春季和秋季,由於我退學時間就已經不早,可能來不及申請九月份的學校,於是我要準備申請能夠春季入學的大學。幸好,我成功地收到了喜歡的大學的offer。於是在2016年初,我踏上了去美國的路。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波士頓街頭

我是一個不喜歡感受太多負面情緒人,當準備好去美國的時候,心中也沒有太大的“分離感”,也許是因為準備好了,也許是因為也正在隱隱期待著未來要發生的一切,飛機起飛的瞬間裡,滿心都是澎湃的歡喜。

在美國學習已經三年了,學習著自己喜歡的廣告學,還輔修了心理學,還跑去跟著學了兩年日語。因為不同學科都是一項技能,而語言是橋樑,我能夠更好的運用我所學到的知識,從而輸出成為有價值的東西。

每次臨近deadline的時候也很痛苦,在課都堆在一起的時候也有不耐煩。像是每一個平凡的大學生一樣,在過程中可能很艱難,但是都好好地忍耐了,也都好好地克服了。哪怕有些時候心中鬱結,也能夠好好地排解,即使有不開心也很短暫。這種順利也讓我肯定了自己,我做的選擇是正確的吧,是能讓自己的開心的,也是更能發揮自己的價值的,這種自信也讓我能夠更好的在異國他鄉生活學習。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紐約塗鴉

現在,身邊的同齡人很多都開始了工作,而我也還有一年就要完成自己的學業,因為美國和國內的廣告環境很不同,本來想著因為學習了日語,想要去日本讀廣告的研究所,也可以作為一種中西融合的過渡,但是又考慮到這樣一個行業也許實踐更為重要一些,而在工作之後,也可以更清楚自己需要去哪兒學什麼,於是把赴日深造這件事情先好好地放起來,等時機到了,再去打開她。

不過不管什麼方向,不管什麼選擇,都像是那個下定決心的瞬間一樣,我想我都會好好地執行並且完成它。

這一路我很高興自己都是帶著笑容的,因為快樂應當是是完美結局的必要條件

未來雖然是未知,但我也相信,那一定會很好的。

@青桐/20歲/北京/休學一年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火星拍的墾丁日落

“我會一直記得那天的夕陽,我跑去了景山,卻沒趕上摘鏡頭蓋子。那是第一次,我就看著它落下去了。”

在我初中的時候,我對自己的名字特別不滿,覺得俗氣,這時候恰好看到沙發上扔了一本王小波的《青銅時代》,於是我就去改了名,叫做青桐。

從小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有主見,也不怕跌倒不怕麻煩。高中的時候在全國跑,舉辦模擬聯合國。從那時候開始,我的閱讀從詩歌文學開始向社會偏向,那些未曾正視過的嚴肅問題一個個攤開在我的面前。

也是在高中的時候,我從家鄉的小城市到了北京,看到了那麼多書店,就暗下決心一定要來北京念大學。

而兩三年後,我站在這裡,卻又開始茫然若失,我到底要什麼呢。

我在學校的孝通班,學的是社會學、人類學和歷史學的綜合,這樣的學科本就很需要學生下田野去做調查跟項目,可學校裡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

到了去年暑假,我對自己的狀態不滿意,又有焦慮,不知道該如何調節它,於是我想到了休學。

機緣巧合,我認識了我現在所在的機構老闆,這是一個致力於城鄉教育更加平等的機構。我一起聊天吃飯,探討各種問題,我們還一起去了湖南的基地,這種實地觀察讓我更加了解這個機構,明白它的運作。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合作空間的照片

去年冬天,北京異常冷。我在刺骨寒冷中思考,下定了決心去加入這個機構。

一旦決定做一件事情,那麼一切都變得輕鬆了起來,和家人交流的過程也幾乎無阻礙。辦完手續整完行李之後,我跑去了景山,卻偏偏沒趕上日落。

夕陽像是一場告別。

我出發了,給了自己一年的GAP。

我所在的機構在湖南與當地的高中合作,我們建設活動空間,建立圖書館,和支教不同的是,我們也同樣注重孩子課餘的教育,我們會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讓他們探索這個世界。我之前有營地教育的經驗,於是我們組織了在戶外的班會課,班會課以班級為集體,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在繁重的學業之餘,讓同學們一起參與到對社會事件和自然世界中來。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青桐和孩子們的合照

由於從小在比較小的城市裡長大,在高中全國參與模擬聯合國的時候,會感受到教育的不平等性,我瞭解到我所缺少的那些教育,它們不是來自於書本的知識,而是來自於“圖書館”和“引導者”。於是我非常享受和這些高中初中的孩子聊天的時間,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我在做的只是陪伴而已。

當今支教的現狀很多都是利用寒暑假去給孩子們上課,可是對於那些孩子來說,應該是放假的日子可能還是要去學校上課,反而打擾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更何況,教育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知識傳授,還有那些在課餘時間的閱讀和陪伴。建立合作空間,建立圖書館,讓孩子們可以接觸到更多課本之外的知識,見識到更大的世界,在他們每一個需要關懷的時間都存在於他們的身邊。從這個角度看,Be there是更重要的事情。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小鄉鎮

離開北京時,把這個事情和一些朋友說了,在乎的人都覺得很酷,還說要請我吃飯,後來在做項目的空隙我回過北京,他們真的請我吃飯了。

小的時候在小城市裡長大,後來上了高中之後,做了模擬聯合國,在全國跑,交了各種各樣的朋友,在那些比較發達的城市裡,我可以明顯感受到教育資源(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存在著不平等,當我處於模擬聯合國的現場時,可以明顯感受到那些來自充沛教育資源地方的孩子,他們很早就開始思考那些嚴肅的問題,而與此同時,可能小城市中的孩子還在為一些小問題爭執著。

這也是讓我下定決心做這件事的一個原因,想要更加致力於城鄉教育更加平衡。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小鄉鎮

在之後,我想轉學去國外繼續學習社會學。由於國內的教育偏重書本,而在從這一年休學項目的經歷之中,我更加明白這個決定對於我來說很重要,因為體驗和共情都是社會學的關鍵所在。我想不管未來是什麼樣子的,我都找到了和審視中的自己和諧相處的方式。

我的冒險還有大半年的時間,我也一直會在路上。


採訪的時候,小一說得話我記得很清楚。她說:“可是我的故事不酷。”

誠然,有些人暫停或者中止學業是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我真的很敬佩這樣的人,可是我想,踏實、埋頭苦讀而換來的一個不同未來,也一樣值得尊敬。

沒有不酷的青春,只有不敢的青春。

不管選擇了什麼,不管是什麼樣的選擇。

年輕人們,在太陽昇起的時候,請再次啟程。

那些退學的年輕人 後來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