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去!― ―传统文化在寿光抗洪救灾中落地生根

包饺子去!― ―传统文化在寿光抗洪救灾中落地生根

洪灾无情,寿光有爱。寿光市关工委倡导的“饺子宴”成为救灾中人们表达感恩的靓丽风景。

包饺子去!― ―传统文化在寿光抗洪救灾中落地生根

这里是寿光抗洪救灾物资储备库,位于恒华公司院内。8月31日下午,寿光关工委组织传统文化宣传志愿者举办为在此驻扎的70名救灾官兵包饺子活动。

包饺子去!― ―传统文化在寿光抗洪救灾中落地生根

一从西门进入物资储备库,就看到地铺上整齐的铺盖。“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莱芜消防官兵誓夺抗洪救灾伟大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长幅标语悬挂在储备库内,令人肃然起敬。

包饺子去!― ―传统文化在寿光抗洪救灾中落地生根

矿泉水做台,石膏板做桌,有公务员、有教师,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与官兵围桌而坐一起包饺子。

50多岁的寿光传统文化辅导员侯圣德专门从40多公里之外的台头南兵村赶来包饺子,“我们在村里办敬老饺子宴是为感恩,今天为子弟兵包饺子也是为感恩。这个饺子意义大了,叫军民团结一条心。我感动于官兵的无私奉献,感动于各个岗位的志愿者,对我很有教育意义,下一步我要更好的做好村里的饺子宴等公益活动”。

包饺子去!― ―传统文化在寿光抗洪救灾中落地生根

这三位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自德润绿城物业,志愿者王愛美说,“俺们非常感谢子弟兵来帮我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别的咱又帮不上忙,包顿水饺”。

“感觉参与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很快乐”,不愿透露姓名的志愿者说,“人家帮咱救灾,咱帮助他们力所能及的干点活”。

不仅寿光的传统文化志愿者参与,工作间隙,官兵也加入了包水饺队伍。这位擀面皮的小伙子刘珂,今年21,来自莱芜,“来了6天了,主要负责物资库内物资的装卸,感觉寿光这边人真好,一起包饺子很感动。

并肩作战抗洪救灾,围坐包饺子拉家常,军民团结一家亲,不断传递着鱼水深情!

包饺子去!― ―传统文化在寿光抗洪救灾中落地生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