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3年,心灰意冷的信陵君魏無忌在酒色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而“老霸主”魏國也失去了最後的頂樑柱。
被信陵君壓了好幾年的秦國終於鬆了一口氣。出關,東征!
魏國在秦國連續進攻之下,喪失大片土地。魏景湣王感到單憑魏國,難以抵擋秦軍。接受大臣建議,遣人出使趙國,與其結盟,並提出再建抗秦合縱。在春申君與龐暖的鼎力斡旋下,除齊國偏安東海不願捲入外,楚、趙、魏、韓、燕五國秘密達成合縱攻秦盟約:以楚王為縱約長,以龐煖為聯軍統帥,立即聚兵攻秦。
龐煖何許人也?這得從趙國的沒落史說起。一場長平之戰,趙國家家戴白,名將損失殆盡,幸有信陵君竊符救趙,才保下這營盤不失,此時,趙國到了人才凋敝的程度。
悼襄王二年(前243年),北邊守將李牧率軍攻克了燕國的武遂(今河北武強西北)和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但是代、雁門、雲中各郡尚需要將領駐兵防守,李牧無法回到邯鄲長期擔任趙軍統帥。
正在這個時候,不知道是誰想起了已經年近八十的“老不死” 龐煖,於是向悼襄王舉薦這位可以算是四代元老的人物。悼襄王立刻接見了老龐煖,並向他討教了治國之道,龐煖年雖老邁,但思維敏捷,順暢的回答了悼襄王的問題,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兩人一拍即合,悼襄王隨即任命龐煖為統帥。
公元前242年,好大喜功的燕今王喜完全沒有吸取當年慄腹喪師六十萬的慘痛教訓,又詢問大臣劇辛能否趁趙國換帥之際撈他一把。這個劇辛也不是一般人物,當年在趙國也曾服侍過武靈王,他是法家的代表,又著作《劇子》(又稱《處子》)九篇。沙丘之亂後,劇辛聞得燕昭王思賢若渴,便前往輔佐,和郭隗、樂毅、鄒衍齊名。在燕國他可能實行了一定的變法圖強,所以後來燕昭王的國力才會如此之強。聯軍破齊前夕,劇辛作為燕國的使節和鄒衍一起遊走各國,達成對齊國的包圍綱。聯軍大敗齊軍於濟西后,劇辛曾經和樂毅爭論過是否要進一步攻入齊國腹地的問題,他主張逼迫齊國割地,獲得實際利益,說明他是一個比較謹慎小心的人。四十多年過去了,劇辛也可能由於燕武成王家族的排擠而沒有繼續得到重用,但是這時他重新得到了今王喜的賞識。也已經七十多歲的劇辛,憑藉著自己當年與龐煖共事時的印象,對龐煖做出了評價,他認為龐煖是“易與”的。於是,燕國即以老劇辛為帥,南下攻打趙國。
這正是龐煖第一次帶兵實戰的機會,也可以讓世人看看他究竟是孫武型的奇才,還是趙括型的紙上談兵之人。雙方的交戰狀況不明,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劇辛對龐煖錯誤的估計斷送了燕軍二萬將士的生命,也斷送了他自己的性命。他忘了人是會進步的,五十多年對於一個人來說改變會是驚人的。也許劇辛臨死前正在懊悔,如果自己提前幾年死去多好,這樣他就是一位將以盛名流傳後世的人物,然而現在卻落入笑柄。
正是龐煖對燕國作戰的勝利穩固了他在趙國的地位,更使趙國重新贏得了在列強中的威望。戰國最後一次合縱行動終於達成,龐煖也名正言順的成為了聯軍統帥。
這次合縱除了一向“謹事秦”的齊國和剛剛被打廢的燕國沒有參加外,三晉、楚國以及小國衛都參加了。五國聯軍於前241年收復了秦國從趙國奪去的壽陵(在當時恆山一帶)。龐煖認為,攻秦之師屢向西進攻,均在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被阻,不如繞道蒲坂(今山西永濟西南),南渡河水,迂迴至函谷關後,可以出其不意。五國聯軍分路出蒲坂,進展順利,至蕞(今陝西臨潼北)時與呂不韋所率迎擊秦軍相遇,這已經是咸陽的大門口了。
呂不韋分析聯軍情況,楚軍遠來,軍士疲憊,戰鬥力不強,但楚為大國,影響較大,如楚軍戰敗,則聯軍必不戰自潰。他遂決定先以精銳部隊,乘聯軍夜間疏於防範之機,突襲楚營。楚軍偵知,自行東撤,此後便遷都於壽春。自來合縱,五國聯軍只要一次戰敗,便各自保全實力撤軍,從來沒有過整軍再戰之說。四國軍隊聞楚軍先退,軍心動搖。無論龐暖與春申君如何力主再戰,聯軍都呼啦啦散了。諸將皆請退軍,龐煖只好應允。於是,韓、魏、衛之軍也都回國。龐煖怒齊附秦,同時消除無功而返的結果,率軍攻取齊國饒安(今河北鹽山西南),趙國由此有了自己的出海口,然後迴歸趙國。儘管龐煖富智謀,善縱橫,但聯軍同床異夢,協同不力,終於無功而返。秦軍為了懲罰魏國借地攻秦,大軍一舉出關,攻下了魏國河內重鎮朝歌。魏國震恐,立即對秦國單獨議和撤出合縱聯軍。秦軍掉頭南下,楚考烈王大是慌亂,立即接受一班元老的“避秦遷都”對策,將國都遷到了壽春,楚國後期都城之一,今安徽壽縣一帶。都城名字仍一如既往地叫做郢都。
由於趙國是這次合縱的主謀,所以成為秦國反擊的首選。同時,又因為龐煖發洩怒氣於齊國,也要防範齊國的報復。所以,悼襄王五年(前240年),趙國令將軍傅抵率軍駐紮平邑(今河南南樂東北),又令將軍慶舍率領東陽、河外之師防範黃河一線。這些都是為了防止齊國的反撲。當年,秦國的軍隊也開進了趙國。秦軍分兩路:一路由名將蒙驁統帥,北出太行,攻打趙國的龍(今河北行唐)、孤(今河北行唐北)、慶都(今河北行唐附近),試圖切斷邯鄲周圍地區與北方代、雁門的聯繫,防止李牧南下救援邯鄲。另一路則由秦始皇的弟弟長安君成蛟率領,預期從上黨的屯留(今山西屯留南)東出太行,直逼戰國都城邯鄲。之所以讓成蛟統帥大軍攻打邯鄲是因為他曾經在趙國擔任人質多年,對於邯鄲周圍的狀況相對熟悉。不過,秦國似乎錯信這位年近十八歲的王弟,他率領的大軍在屯留長期逗留,止步不前。這就造成蒙驁的北路大軍變成了孤軍深入,趙國可以充分騰出手來殲滅北路的秦軍。於是龐煖親率大軍北上打擊蒙驁。蒙驁軍隊結寨於曲逆(今河北順平)西南的都山。龐煖認為:都山之北惟堯山最高,登堯山可望都山,宜往據之。於是使扈輒率兵2萬先行,軍至堯山,先有秦兵4萬在堯山駐紮,被扈輒衝上殺散,趙軍確立了堯山的據點。蒙驁令張唐帶兵2萬前來爭山,龐煖大軍亦到,兩軍在山下屢戰。扈輒在山上舉紅旗為號,張唐往東,紅旗東指,張唐往西,紅旗西指,趙軍潮水般向紅旗指處圍裹。龐煖激勵將士:有擒得張唐者,封以百里之地。趙軍個個奮勇爭先,張唐奮力衝殺,卻不能透出重圍。這樣的險境還是張唐第一次遇到,此後對他造成了長期的心理障礙,他對於趙國的畏懼一直到甘羅勸說後才有所削弱。危急之時蒙驁領軍殺到,救出張唐,同回都山大營。這時成蛟一路仍然沒有動靜,蒙驁見形勢不利,只得撤退。龐煖派兵埋伏於太行山密林深處,亂箭射死蒙驁,秦軍大敗。
戰國之世的最後一次合縱,在秦國最低谷的時期悄無聲息地瓦解了。在群雄角逐的複雜環境中,充分運用外交與軍事相結合的合縱或連橫戰略,使戰略發展到新的水平。中原各國合縱攻秦失敗,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只顧暫時利益而不能建立牢固的聯合。秦國改革徹底,國富兵強,以強大軍事實力為後盾,再結合連橫戰略,獲得最後勝利。特別是“遠交近攻”這一戰略,對最後的勝利起著重要的作用。可見,沒有實力的外交,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戰爭勝利。
閱讀更多 太阿野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