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道教的日月崇拜與存思日月法

原文發佈於《中國道教》2004年第6期

對太陽和月亮的崇拜,在世界各國的古代宗教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道教在原始的日月崇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日月之神的姓氏、服飾和威權職掌。在道教中,日為大明之神,稱為日宮太丹炎光鬱明太陽帝君,或稱日宮太陽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以金色太陽為飾;月為夜明之神,稱為月宮黃華素耀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以白色月光為飾。①道教又稱,日中有五帝,月中有五帝夫人。《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經》說:日中青帝諱圓常無,字照龍韜。日中赤帝諱丹靈峙,字綠紅映。日中白帝諱浩鬱將,字回金霞。日中黑帝諱澄增停,字玄錄炎。日中黃帝諱壽逸阜,字飆暉像。月中青帝夫人諱娥隱珠,字芬豔嬰。月中赤帝夫人諱翳逸寥,字宛延虛。月中白帝夫人諱靈素蘭,字鬱連華。月中黑帝夫人諱結連翹,字淳屬金。月中黃帝夫人諱清營襟,字旻定容。

早期道教的日月崇拜與存思日月法

關於日月的職掌,各種道經所說不一。《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說:"太陽真君主照臨六合,舒和萬匯。""太陰真君主肅靜八荒,明明輝盛。"《老子歷藏中經》說:"日月者,天地之司徒、司空也。"②《洞淵集》卷7稱:"日宮太陽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常以三元日萬靈天官皆詣日宮,檢校世人罪福之目,進呈上帝,謂之陽宮生籍。""月宮太陰帝君,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酆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詣月宮,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進呈上帝,謂之陰宮死籍。"

道經中還對日宮和月宮進行了描繪。《上清黃氣陽精三道順行經》說:"日縱廣二千四十里,金分水精暈於內,流光照於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七寶浴池。池生四種青紅黃白蓮花,人長二丈四尺,衣朱衣,與四種花同衰同盛,故有春秋冬夏四時行焉。""月縱廣一千九百里,月暈圍七千八百四十里,白銀琉璃水精映於內,一分六十炎,光明照於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亦有七寶浴池、八騫之林生乎其內。月中人長一丈六尺,悉衣青色之衣。月中人常以月一日至十六日採白銀琉璃煉於炎光之冶,故月度盈則光明鮮太素;以十七日至二十九日於騫林之下采三氣之華,拂日月之光,故月度虧,其光微。"

道教基於對日月的崇拜,提出了存思日月的修煉方法。《太上隱書》說:"子欲為真,當存日君","子欲昇天,當存月夫人"。③存思,一作"存想",意為想象如實有其物。存思的的對象很廣泛,包括存思天象、景物、人體及神真等。道教的存思日月法,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存思日月在身邊以辟邪

《真誥》卷10《青牛道士口訣》說:"暮臥,存日在額上,月在臍上,闢千鬼萬邪,致玉女來降,萬禍伏走。" 卷23《存思日月法》說:"凡入山,思日在面前,月在腦後。凡暮臥,思日在面上,月在足後,赤氣在內,白氣在外。凡欲從人,各思日月覆身而往,當無所畏。"道教認為日月能辟邪,其原因有二:(1)日月代表光明,能照破一切黑暗;(2)日月之中有眾多神靈,能制伏各種邪害。

2.存思日月在患處以療疾

《上清握中訣》卷中說,如患手風,"夜臥覺,存日象在疾手中握之,使日光赤芒,從臂中逆至肘腋間。良久,日芒忽變成火以燒臂,使內外能匝洞徹。良久,乃陰咒曰:四明上元,日月氣分,流光煥曜,灌液凝魂,神火散景,蕩穢煉煙,洞徹風氣,百邪燔然,使得長生,四肢完全,注害考鬼,收付北辰。畢,存思良久,放身自忘。"若頭面餘處風痺,亦各隨其處依此法燒祝之。

3.存服日月的光芒或精氣

《真誥》卷九載東卿司命(即上清派祖師茅盈)曰:"先師王君(即王方平),昔見授太上明堂玄真上經,清齋休糧,存日月在口中,晝存日,夜存月,令大如環,日赤色有紫光九芒,月黃色有白光十芒,存咽服光芒之液,常密行之無數。"《上清明堂元真經訣》"茅傳訣"除載有與《真誥》相同的存服日月法外,還有更復雜的方法:存思日月對著口,相去九尺,光芒向口,芒直如弦,以入於口也。又存日月中有女子號丹霞玉女,頭戴紫巾,朱錦帔裙,口吐赤氣,彌滿日月光芒之間,令與芒霞並盡入注我口,我主咽之,存女亦隨吐之,行之九十咽,畢,存覺令日月之景親薄我面上,使氣液來下入於口中,默唸咒語,漱液而咽之。

在上述存服日月法中,日月在人身上的起點是口,而《真誥》在另一處所載"服日月芒法",日月的起點則分別是心和腦:"直存心中有象,大如錢,在心中赤色。又存日有九芒,從心中上出喉,至齒間而芒,回還胃中。如此良久,臨目存見心胃中分明,乃吐氣漱液三十九過止。一日三為之,行之一年,疾病除;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必得道,行日中無影,闢百鬼千惡災氣。恆存日在心,月在泥丸中。夜服月華,如陰日法。存月十芒,白色,從腦中下入喉,芒亦不出齒間而回入胃。"這就是說,存思日月各在心腦中,其光芒的運行路線如下:

日九芒 心→喉→齒間→胃

月十芒腦→喉→齒間→胃

在道教中,不僅有存思日月從外面入身的方法,也有存思日月從自己身上出來的方法。在前一種方法中,往往是存日,就不存月;存月,就不存日。而在後一種方法中,往往是日月並存。《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隱書洞真玄經》說:"夜半生氣時,若雞鳴時,正臥閉目,微氣,存左目中出日,右目中出月,並徑九寸,在兩耳之上。兩耳之上名為六合高窗也。令日月使照一身,內徹泥丸,下照五臟,腸胃之中,皆覺見了了,洞徹內外,令一身與日月共交合。……名為日月煉根三元校魂,以制御形神,闢諸鬼氣之來侵,使兆(你)長生不死。"

道書中還載有存思把畫在紙上的日月吞下去的方法。《登真隱訣》卷中說:常以平旦東向,朱書日象於青紙上,左手執,存為日形如彈丸,赤氣紫芒,乃服之,吞令入心,光明照徹。女服月象,黃書青紙,右手執,亦東向存服入心。

4.鬱儀結硏奔日月法

《黃庭內景經》第26章說:"高奔日月吾上道,鬱儀結璘善相保。"梁丘子注曰:鬱儀,奔日之仙;結璘,奔月之仙。"《太上玉晨鬱儀結璘奔日月月圖》說:"鬱儀引日精,結璘致月神,得道處上宮,位稱大夫真。"又說:"太上鬱儀結璘文章,以致日月之精神,上奔日月,通天光,飛太空之道也。"可見,鬱儀結璘法即招引日月的精神後飛奔到日月之上的方法。該書又引《內視中方》說:"密室密行,不出戶庭。"說明這個方法完全是在存思上實行,即存思自己飛奔到日月之上。

《太上玉晨鬱儀結璘奔日月月圖》載有思入日月宮,使自己與日月合為一體的方法。其法為:先存自己丹田為大海,日從海出,本身坐頂門,身如山石。然後"存日升,金光照映我身","乘火龍,奔日宮",最後"思入日宮,與身為一"。飛奔月宮的方法也是一樣,存思自己"身乘綵鳳,入於月中"。

存思日月是早期道教中盛行的重要方術。這一方術既包含有人與日月神靈交通感應的成分,也包含有吸收日月的自然性質的成分。日月光芒萬丈,亙古長存。古人認為,服食日月的光芒或精氣,就能獲得日月特有的性質,使自己象日月一樣長生不老。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竹簡《十問》說:"必朝日月而翕其精光,……可以卻老復莊(壯),曼澤有光。"《楚辭·遠遊》載:"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可見,漢代以前就有把日月之氣收進體內的養生法。道教繼承了這一方法。《真誥》卷5說:"欲得延年,當洗面精心,日出二丈,正面向之,口吐死氣,鼻噏日精,須鼻得嚏,便止,是為氣通,亦以補精復胎,長生之方也。"但是,在道教中更為盛行的是在存思上進行的服日月法,即並不真的服食日月之氣,而是用意念把想象中的日月之氣吞進體內。從直接服食日月之氣到存服日月之氣的轉變,主要原因在於直接服食日月之氣不可能有什麼效果,而在存服日月法中,服食日月只具有象徵意義,實質是存思,即把意念集中到某一點上,這是一種精神鍛鍊法,具有調控身心的特殊效果。

注:

①見《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58。

②《雲笈七籤》卷23《日月星辰部·總敘日月》引。

③《太上玉晨鬱儀結璘奔日月圖》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