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來鴻丨義烏拆違「百日攻堅」勾畫城鄉新風景

勾畫城鄉新風景義烏拆違“百日攻堅”行動成效顯著

“5月21日至8月31日,100天時間,全市將拆除各類違法建築135萬平方米。”這是全市拆違“百日攻堅”行動啟動時立下的“軍令狀”。眼下已是8月初,這項工作進展如何?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拆除違建116萬平方米,啟動54個違建重點村整治;拆除重點村違建22萬平方米;攻克難點違建130處……這是8月8日記者從市三改一拆辦瞭解到的相關情況。數據的背後是全市上下合力攻堅的付出和努力,隨著數字的不斷更新,一場源於三改一拆的“變形記”正在義烏悄然上演。

動真碰硬形成強大攻勢

8月2日,從上溪鎮黃山“活頭山”方向傳來的敲打聲打破了山間的寧靜。放眼望去,幾名工人在一幢木屋的屋頂上進行拆卸作業,加上相鄰的其他兩幢木屋,這三幢建築物在青山層林中顯得格外礙眼。

是的,它們都屬於違建。由於該違建性質複雜,再加上違建人經濟條件差、家人身患重病等諸多現實原因,此處一度成為上溪鎮久拖未決的難題。

“拆,就要拆公平、拆和諧,不能因為難度大而聽之任之。”這是上溪鎮的態度。為此,上溪鎮借“百日攻堅”之勢,以深入化解矛盾糾紛、集中整治突出問題為切入點,分管領導帶隊上門,多次召集各部門商討對策。目前,三幢木屋已拆除過半。

據悉,這是上溪鎮本月以來攻克的第二起國土歷史遺留積案。“百日攻堅”行動期間,國土歷史遺留積案處置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實現了新突破:蘇溪鎮屹立了近十年的四層違建、佛堂鎮埠頭造紙廠、城西街道分水塘“釘子戶”等15處國土歷史遺留積案被逐一攻克。

拆改結合助力城鄉發展

當前,大規模舊廠區有機更新和項目徵遷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表面看似順利工作的背後,實則困難多多。

為加快轉型發展進度,各鎮街牢牢把握“百日攻堅”行動契機,攻堅拆違和連片拆、成片改等重點工作互助互推,做到多部門聯動、多方位下力、多策略並舉。期間,廠房違建、藍色彩鋼棚、審批到期的臨時用房等紛紛被拆除,助力了富港大道延伸、建設西路拓寬、金義東輕軌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工程的啟動。

期間,各鎮街堅持將拆違工作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例如,半個月內拆除11處舊村改造歷史遺留建築,北苑街道為不久之後的道路拓寬、完善綠化騰出空間;1200平方米的荷葉塘木器廠被拆除後,福田街道將其打造為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停車場;20畝的宅二木材市場拆後騰出的土地,後宅街道將用於建造停車場以及美食城……

“破”是為了更好的“立”,拆和用的無縫銜接,將治理成果轉化為了更多的民生福利。

以拆促建織就鄉村幸福夢

“楓溪村杭長高鐵54號橋墩邊還有一處,五星村附近還有兩處。”近日,城西街道鎮東片工作人員正對照整改清單表上的問題點位,逐項核實銷號。

城西街道作為“義新歐”始發站和望道故居所在地,街道以“兩路兩側”違建整治為載體,落實兩名專職人員每天對主要道路進行巡查和問題交辦。自工作開展以來,共拆除沿線亂搭亂建1600餘處、影響視覺觀瞻圍牆3600多米,並依託違建整治基礎,新增了竹林帶、彩色水稻等綠化美化設施。

和城西街道相鄰的後宅街道馬踏石村也進行了新一輪蛻變。後宅街道工作人員介紹,前段時間,村內榔頭挖機齊上陣,破舊的磚牆被推倒,礙眼的消防梯被卸下,轉眼間43處3000餘平方米的違建磚牆和附房搭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特色庭院。“綠蔭庭院燕鶯啼”成為了最真實的寫照,美了村貌,更醉了村民的心。 王旭瀅 林曉燕

義烏來鴻丨義烏拆違“百日攻堅”勾畫城鄉新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