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过时,“闪送”当道

快递过时,“闪送”当道

文丨不凡商业记者 石富元

“2015年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告诉他我正在做一个同城配送项目——闪送,他听完大概的业务描述后立马拍桌子骂我。”闪送副总裁杜尚骉回忆当初入职闪送后朋友的反应。

“他骂我为什么不早告诉他有这样的业务。”杜尚骉朋友的父亲当时正在住院,由于不想吃医院的饭,每顿饭都需要家里人做好送去,每天搞得非常辛苦。

“当时同城即时速递还未兴起,传统快递送货最快也得隔天达,这种即时性的需求根本满足不了。”当时杜尚骉的朋友差点辞职回家专门伺候老爷子,但知道了闪送后,一天几十块钱便解决了所有难题。

快递过时,“闪送”当道

闪送创始人薛鹏

2009年,留学回国的薛鹏和于红建看到了国内物流在效率提升方面的巨大机会,就开始在物流信息化方面创起了业。但当时快递领域的顺丰与“四通一达”已经崭露头角,薛鹏与于建红的创业并不怎么顺利。

2014年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成熟,O2O创业正火,薛鹏和于建红便把创业思路转移到了同城快递领域。“我们平时经常会有东西忘在家里需要回去取,或者文件需要即时送达等的需求,因此两位创始人根据自身的痛点,有了做专人直送即时达的创业思路,便创立了闪送。”杜尚骉告诉不凡商业记者。

快递过时,“闪送”当道

闪送副总裁 杜尚骉

刚开始时闪送并没有开发复杂的APP以及算法系统,而是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个能下单的网页便发布了闪送1.0版,测试是否有真实需求存在。“我们上线第一天只有一单,但当时已经非常激动了,因为证明是有真实需求存在的。”

在最初的3个月,闪送都是靠网页获取订单,然后把需求用短信的形式发给合作的配送员,办公室会放一部电话,愿意接单的配送员需要打电话来确认,是完全用人工的方式验证商业模式。

2014年5月,闪送APP正式上线,主要服务于C端用户的速递需求,不久后就拿到了鼎晖投资的400万美元A轮融资。

官方资料显示,闪送目前已经拥有50万活跃闪送员,超1亿注册用户,日订单量达30万单,在全国222个城市开展了业务。

在资本市场上,闪送也获得了认可,从成立至今,闪送共拿到了4轮融资,已经成为估值超越10亿美元的独角兽。

其中,王思聪主导的普思资本一向只关注于文娱产业,却也破天荒地跟投了闪送这一物流企业。据悉是当时王思聪看到身边的明星网红都在使用闪送,就主动找闪送创始人见面,并很快敲定了投资意向。

“闪送”的逻辑

“2015年外卖开始大火,由于需求端快速起量,很多外卖平台在运力端都开始吃紧,便向闪送发出了邀约,希望我们帮他们送外卖。”杜尚骉告诉不凡商业记者。

但经过内部讨论,闪送最终拒绝了外卖平台的合作邀请,杜尚骉给出的理由是坚持初心。

虽然接入外卖配送能迅速获得大量订单,但这样一来B端发出的需求便会把闪送的配送员大量吸走,C端发出需求便无法被及时有效的满足。

据杜尚骉介绍,经过几年来的发展,他们越发体会到闪送与外卖、快递的不同,也越来越明白自己的核心优势所在。

无论是快递还是外卖,都是成本导向的,需要配送员集多单再统一发货,这样才能保证每单的运费成本足够低。但与此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会损失时效性。

外卖为了解决时效性的问题,便创造出了围绕商圈配送的商业逻辑,即用户只能在周围数公里的商圈内下单,然后外卖平台在商圈周围配置运力,配送员们便能在有限区域内快速接数单,然后一小时内逐个送达。本质上,外卖的运力是呈区域性分割式分布的。

但闪送的逻辑不同,它和滴滴的逻辑更相似,用户可以在同城的任何一个点发出需求,闪送做到1分钟响应,10分钟上门,然后在1小时内把所寄(或所取)东西送到同城的另外任何一个点。本质上,闪送的运力呈全城性网络式分布。

快递过时,“闪送”当道

“闪送正是坚持了专人直送,才做到了同城一小时速递,并始终以C端用户的需求为主。”杜尚骉说道。

据杜尚骉讲,闪送目前能做到6:1的供需配比,即一个需求发出后,周围最少会有6个待接单的闪送员。

而且,正是由于C端用户零散、即时、个性化的需求,帮助闪送建立起了以服务品质为导向的核心能力,从而使以成本为导向的快递、外卖等巨头多年来无法攻入闪送的领域。

新零售时代的“顺丰”

上文讲到闪送的创始人之前创业不顺利,主要是由于快递行业已经有巨头存在,而这些巨头能够出现主要是得益于过去20年电商的爆发式增长。

2000年后电商开始出现并加速发展,其一仓发全国的特性给了跨城快递发展的契机,当年的“四通一达”便是乘着这股东风一路高歌猛进的。

但在国内快递领域内一直有个异类,那便是顺丰。顺丰先于电商出现,一早便有自己的自然流量,不依附于电商平台,并主打高端快递服务。因此用过顺丰的用户,在电商网站购买高端产品(比如3C、奢侈品等)时,便会主动要求商家用顺丰发货。

渐渐的,顺丰便成了很多电商商家主打的一个卖点,以突出自己的服务高端。演变到现在,低单值低毛利的商品会选择四通一达发货,高价值高毛利的商品更多选择顺丰发货,以至于在单量上顺丰虽然不是最大的企业,但在营收和毛利方面却遥遥领先其它快递企业。

新零售时代,越来越讲求极致体验,大量货仓前置以保证发货速度,因此未来跨城快递的业务量一定会萎缩,而同城的快递量一定会暴增。”杜尚骉向不凡商业记者说道。

事实如杜尚骉所言,目前的电商平台已经能做到销售预测,提前会把货物放到将要销售的城市,用户下单后便立马配送,以保证极致的服务体验。

因此,新零售正在替代电商,成为下一个时代零售变革的主流。在这样的情况,物流也将随之变化,同城领域将出现这个时代的“四通一达”与“顺丰”。

据杜尚骉介绍,和顺丰相似,闪送平台渐渐多起来的B端用户的订单,多是C端用户要求B端商家用闪送发货的。而这些B端订单,也多是一些高端产品的配送,比如3C、奢侈品、高级的蛋糕和餐饮等。

快递过时,“闪送”当道

但在闪送的规划中,未来闪送还将主要以满足C端用户需求为主,保证自身能源源不断生成自然流量,而非主要依靠某个平台获取订单。而这个经验,是在早期的行业厮杀中得出的。

2015年共享经济创业大潮正火,各个领域都奉行烧钱补贴的打法,同城速递领域也不例外。但2015年下半年后,资本市场迎来了“寒潮”,企业融资变得异常艰难,大量同城速递企业因为无钱以为继而倒闭。

“我们2018年8月份果断停掉了双端(用户与配送员)补贴,就是要看看没了补贴后用户是否会大量流失,看看我们切中的到底是不是真需求。”杜尚骉讲道。

后来事实证明,C端用户对闪送服务的价格弹性很低,即使没了补贴订单量仍然保持着增长势头,到了2016年闪送便实现了整体盈利。

“用户不会因为便宜而多用我们,也不会因为没了优惠券就不用我们,他们的需求都是非常紧急的,该用的时候还是会用我们。”

据杜尚骉介绍,曾经有一个用户下单让配送员送上百把椅子到活动会场,由于用户着急,他们的闪送员用电动单车送了十多趟才把所有椅子送完。

“快递和外卖的服务都是比较标准化的,而我们服务用户的需求是非标的,从文件到上百公斤的东西都有,能满足这所有需求便是闪送核心优势的体现。”杜尚骉对不凡商业记者说道。

而为了应对新零售时代的机遇,闪送也正在针对某些行业制定垂直性的解决方案。

未来的三个关键词

据杜尚骉介绍,上一轮融资加上此轮融资之后,目前闪送账上有1.5亿美元的资金储备,主要用于下一步的战略实施。

而闪送未来的战略主要牵涉三个方向:技术研发上的继续投入、国内市场的拓展以及国外市场的开拓。

目前在国外市场开拓方面,闪送已经初步拟定了香港、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几个城市,现在处于市场调研阶段,下一步便会开始当地的团队搭建和业务拓展。

快递过时,“闪送”当道

国内市场的继续拓展目前仍是闪送的主要战略目标。一方面闪送要开发出更多的新城市市场,另一方面则要在三四线城市加强精细化运营,比如文件订单和生鲜订单会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

其中,最本质的战略点还是服务品质的保证。据杜尚骉介绍,闪送会加大在大数据技术方面的投入,以保证运力能更智能调配,做到在三四线城市也能及时响应并不断降低服务价格,同时让闪送员也能更高效的赚钱、赚更多的钱。

目前,闪送的全职配送员平均月收入能达到8000多元,北京市场能达到1万多元,平均客单价30元,北京地区会更高一些。在订单分配上实行派单加抢单的模式,对于全职性的闪送员更多实行派单制,对于偶尔接单的兼职闪送员则实行抢单制。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愿意挣钱的多挣钱,让喜欢自由的能比较自由,整体上闪送员在平台上接单能是比较快乐的。”杜尚骉说道。

截至目前闪送一共有900多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一是技术人员,更大一部分是分配在各个城市的直营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