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魚:六七十年代生的農村人都有的趕集經歷

賣魚

賣魚:六七十年代生的農村人都有的趕集經歷

賣魚:六七十年代生的農村人都有的趕集經歷

01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的農家孩子,大抵有趕集的經歷,賣肉、賣米、賣菜,都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年暑假,跟父親去賣魚。

兒時,父母為我們湊學費,是一年中的大事,每到開學,即為之發愁。因為農民太窮了,大抵家徒四壁,舉目一望,找不到可以賣錢之物。於是,辣椒、雞蛋、茶葉,統統搬出來,核計一下,賣完所有,看能不能把學費湊齊。如果還是不夠,我母親就考慮賣魚。

母親把賣魚放到最後,因為賣魚確實是一件難事。

魚養在稻田裡,先要花費一晚上的時間,把稻田的水放幹,然後一片一邊片地踩過去,尋找殘留的水汪,魚就在水汪裡。暑假裡,水稻還沒有收割,這樣折騰,對水稻生長不好。所以,萬不得以,是不去抓魚的。

賣魚:六七十年代生的農村人都有的趕集經歷

賣魚的年紀,就是這麼個大小。

還依稀記得抓魚時的情形。我個子小,一入稻田,泥巴就沒過我的膝蓋,行動很吃力。我的手也小,在水裡總覺得魚很滑,根本抓不住。所以,我只給父親打下手,幫他找魚。一片一片地找過去,哪兒有魚,就喊他去抓。

水田裡螞蟥很多,我腿上感覺疼痛,伸手一摸,軟軟的,螞蟥正在吸血呢。螞蟥叮人,吸得很牢的,著力拔它,才弄得下來。拔下後,傷口會有血冒出來。擱現在的城裡孩子,會嚇死去。農村孩子見多了,把螞蟥揪下來,扔遠點了事,繼續幹活。

02

魚抓好了,放水缸裡養著,隔天一早才去賣,因為路很遠,須早出晚歸。

我們趕集,是去冷水江的錫礦山,那兒礦工多,購買力強。集市離家有二十多里山路,純腳功,很辛苦。

天矇矇亮,出發了。父親挑著水桶,桶裡養著魚。我用籃子,挑點辣椒茄子等蔬菜,跟在父親後面。一路上,能堅持,我們就不停步,要在城裡人早上買菜高峰時趕到。我的小肩膀磨得紅紅的,一碰,生疼。

那時沒城管,到了城裡,找個熱鬧點的地方,父親和我就擺起地攤來。

父親那雙手,字寫得好,但做買賣,卻是笨手。母親不放心,知道我和父親都不是賣東西的料,但她走不開,所以,我們出發時,她就一再叮囑我們,記住魚和蔬菜的價格,不要賣得太便宜。

蔬菜很新鮮,城裡人一湧上來,有的壓價,有的買,有的搶,菜本來就不多,籃子很快就光了。場面很亂,我和父親都靦腆,把控不了局面。往往有人只買了十個辣椒,付錢後要順手撈走五個。有的嫌父親看稱太慢,拿了菜,隨便扔個錢,就走了,霸道得有點像唐朝宮市裡的太監。

賣完菜,我盯著父親賣魚。

有個老太太,買了一條魚,付錢後,趁父親沒注意,又撈了兩條小魚,放進袋子裡。見我兩眼盯著,她竟向眨眨眼,表示不要聲張。我居然鬼使神差,像是她同夥似的,聽了她,沒告訴父親。

還有一個男的,他買了兩條小魚,居然又撈了一條大魚,準備帶走。那魚是桶裡最大的,我實在捨不得,鼓起勇氣牽住了他的袋子,告訴父親。父親把大魚搶了回來,竟然也覺得對不住那人似的,補了他一條小魚。

唉,我們父子倆,哪是上集市做生意的料!

03

把魚賣完,已過了晌午,肚子咕咕叫了。

父親把我帶進麵館,給我叫一碗牛肉麵。他自己捨不得吃,只買個饅頭充飢。吃碗牛肉麵,是兒時趕集最大的憧憬。湖南新化和冷江的面,與別處不同,那種辣湯的香味,真是好吃。現在回味起來,都會饞人。

回家的路上,父親還在邊走邊算,所賣總數目,與母親預估相距甚遠,差不多隻有一大半。賣成這麼個結果,我心裡惴惴,父親也有點沮喪。回到家,不出所料,我們父子二人,被我母親重批,罵了個一無是處。

父親節到了,突然想起這件小事來。而父親,已在老家的荒煙蔓草間,寂寞一年多了。

啥時候能回趟家呢,得到父親墳頭走走,把草拔拔。

賣魚:六七十年代生的農村人都有的趕集經歷

古古閣 生命如此美好,我們有情有義相守

講述最有情懷的故事

推薦最有歷史的風景

歡度最有味道的人生

作者簡介:古古,微信號LZLLZL9,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媒體工作人員,性樸拙,愛山水,愛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