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與慢性子宮內膜炎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子宮內膜炎是子宮內膜的炎症。按照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兩種。發生子宮內膜炎之後,整個宮腔常常發生水腫、滲出,急性期還會導致全身症狀,出現發熱、寒戰、白細胞增高、下腹痛、白帶增多、有時為血性或有惡臭,有時子宮略大,子宮有觸痛。慢性者表現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經過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脹明顯。那麼急性和慢性子宮內膜炎有哪些區別呢?

急性與慢性子宮內膜炎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急性子宮內膜炎的表現

子宮內膜炎急性期,子宮內膜充血,水腫,炎症細胞浸潤,重症者出現化膿。急性子宮內膜炎的主要表現為發熱,下腹痛,白帶增多、有時為血性或有惡臭,有時子宮略大,子宮有觸痛。慢性者表現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經過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脹明顯。急性子宮內膜炎可進一步發展為子宮肌炎,輸卵管炎及盆腔炎,使病情加重。

慢性子宮內膜炎的表現

慢性者由於平時腰痠背痛,性生活又使症狀加劇,白帶增多,腹痛、腰骶部附脹加重,性生活次數不宜過多,即使勉強性交也無快感和性高潮。或者當時有快感、性高潮,但因性事後盆腔充血,促使症狀重現或加重。在性生活後上述現象出現者家應用抗生素治療數天,性交後及時將陰道內分泌物及精液等排出體外,或使用陰莖套後性交,以防通過性活動摩擦等促使細菌進一步上行性擴散。為了減少因性生活時盆腔充血狀態,防止症狀復發,利於控制疾病,應減少性生活。

急性與慢性子宮內膜炎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急性子宮內膜炎的原因:

1、分娩時胎膜早破或產後胎盤、惡露殘留在宮腔內,和宮腔手術操作後,一些病原菌會上行感染引起子宮內膜炎症。

2、月經期不注意保持外陰清潔或宮腔內操作的小手術,或者是沒有經過嚴格消毒,進行陰道檢查等都會導致外界的病原菌乘機侵入。子宮腔內的病變有子宮內膜息肉、粘膜下肌瘤等,它們表面覆蓋的子宮內膜容易發生感染而引起子宮內膜炎。

3、合併有內科疾病,如患有貧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機體抵抗力下降,則更容易發病。

急性與慢性子宮內膜炎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慢性子宮內膜炎的原因:

1、絕經期後的婦女,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顯著低落,子宮內膜與陰道粘膜均變得菲薄,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襲,導致炎症的發生。在臨床上老年性子宮內膜炎與陰道炎往往並存。

2、分娩或後有少量胎盤殘留,或胎盤附著部的復舊不全常是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的原因。

提醒廣大女性朋友引起子宮內膜炎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如果患者不及時治療的話,會使病情加重,使急性轉為慢性子宮內膜炎,各位女性朋友要小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