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如果再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能不能對魏延好一點?

諸葛亮,如果再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能不能對魏延好一點?

諸葛亮神機妙算,草船借箭,借東風,發明木牛流馬,又通奇門遁甲,幫助劉備成立蜀漢,三分天下。千百年來,老百姓對他頂禮膜拜,奉若神明。諸葛亮不僅料事如神,還對蜀漢竭忠盡智。他所作《出師表》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忠君愛國之心,恨不能掏心掏肺;一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云”,又感人肺腑,令人肝腸寸斷。

諸葛亮,如果再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能不能對魏延好一點?

從此,諸葛亮也成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國家棟梁的形象代言人。只可惜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樣的一個人才,卻英年早逝,若諸葛亮晚死幾年,蜀漢的命運,尚未可知。這裡一點沒有誇張的成分,要知道,一個出色謀略家在戰場上對戰爭勝負的決定作用,尤其是在古代,戰爭拼的不是裝備,人數,拼的是腦子。戰爭往往就是就是燒腦的遊戲,諸葛亮死了,蜀漢就基本相當於宣佈腦死亡的病人了,只剩下呼吸,苟延殘喘。

諸葛亮,如果再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能不能對魏延好一點?

對於諸葛亮的死,歷史資料沒有留下什麼有價值的記載。只有三國演義裡把諸葛亮的死跟一個大將關聯了起來,他就是魏延將軍。三國演義裡是這樣寫的:“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為國操勞過度,身體每況愈下。八月中秋時,諸葛亮做法事,為自己延壽”。偏偏這個時候,魏延慌里慌張的闖進來,“一不留神”踢倒了法器主燈,諸葛亮自知天命難違,陽壽將至,果然不久病逝,終年54歲。

諸葛亮,如果再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能不能對魏延好一點?

為什麼說魏延“一不留神”踢倒了神燈,明眼人都知道魏延分明是故意的,魏延想造反,想盡快除掉諸葛亮這個大麻煩。我在想,諸葛亮在神燈被踢滅的那一刻是什麼樣的心情?是對魏延的恨多一點,還是無奈多一點,還是後悔多一點?

我覺得諸葛亮腸子都悔青了。諸葛亮是蜀國丞相,魏延是蜀國戰將,雖都是效忠於蜀國,但他們兩個人卻是生命的宿敵,他們是相生相剋的。魏延“一不小心”把諸葛亮送走了,諸葛亮早就算到魏延有不軌之心,諸葛亮走後也把魏延順帶走了。周瑜說:“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顯然魏延說更適合。諸葛亮啊,諸葛亮,既然你神機妙算,為什麼當初不對魏延將軍好一點?

諸葛亮,如果再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能不能對魏延好一點?

我們把諸葛亮的死遷怒於魏延顯然有失公允,我覺得諸葛亮對自己的死應該負主要責任,魏延是次要責任。為什麼這麼說?魏延當年跟黃忠一樣,在韓玄手下效力,守衛長沙郡。關羽跟黃忠勢均力敵,不分伯仲,久攻不下。這時候魏延準備棄暗投明,殺了韓玄,歸附劉備,黃忠卻寧死不降。諸葛亮認為魏延天生反骨,對主人不忠,當場要把魏延斬了,劉備不允。

諸葛亮,如果再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能不能對魏延好一點?

問題就出在這,如果當時諸葛亮堅持把魏延斬了,劉備也不能再說什麼。我們知道,雖然劉備名義上是君,諸葛亮是臣,但諸葛亮在劉備征戰天下期間,是有絕對的話語權的。諸葛亮沒有堅持殺了魏延,平時也不注意改造和感化他,既不為他正名,也不對他重用。諸葛亮總是把魏延這個大將跟其他大將區別對待,冷眼以對。魏延整個人都不好了,魏延的心是真的受傷了。

諸葛亮,如果再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能不能對魏延好一點?

諸葛亮,如果你真的神機妙算,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重新選擇,能不能對魏延軍好一點?原創文章,多多支持!歡迎關注丹心一片照汗青,一起學歷史,一起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