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銅川在打造藥王養生品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困難和建議

陝西:銅川在打造藥王養生品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困難和建議

銅川是唐代偉大醫藥學家孫思邈的故里,藥王孫思邈大醫精誠的醫德思想和《千金方》等醫學鉅著是我市獨特的中醫藥和文化資源,在國務院提出發展大健康產業的背景下,值得進一步整理、研究、開發、應用。近年來我市搶抓中省大力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難得機遇,著力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圍繞“提速發展、加快轉型、富民強市”這一主線,把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產業作為轉型的突破口,著力打造“藥王”品牌。舉辦了四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決定》,編制了《中醫藥養生保健產業發展規劃》,成立了銅川市中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中醫藥產業園區管委會、中醫藥產業發展投資公司、市中醫藥發展局、孫思邈研究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孫思邈學院、孫思邈博物館和孫思邈中醫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為我市培養中醫藥人才。全市1所市級中醫醫院,7家縣級醫療機構全部開展中醫藥服務,3所市屬民營中醫特色(中西醫結合)醫院也開展中醫服務。目前,全市28個鄉鎮衛生院、32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中醫科和中藥房建設全部完成,330個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的中醫診療服務網絡,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獨特的中醫藥服務。

一、藥王品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目前在藥王文化研究傳承、助推產業發展上面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藥王文化研究力量薄弱。辦公地設在耀州區的陝西孫思邈研究會是我省唯一從事孫思邈學術思想研究的社團,有會員總數500多名,其中本市223名。近年來先後舉辦了10多次活動,創辦了藥王孫思邈網站,挖掘出一些中醫方劑和保健用品,為弘揚藥王文化作出了貢獻。但由於其民間組織性質的侷限,加之有成果的多為70歲左右的老同志,缺乏年輕、高學歷、專業化的後續力量。學會研究受人才、財力等影響,創新動力不足,活動開展不夠經常化和多樣化,影響力、輻射力有限。

二是中藥材種植規模小、研發生產實力不強。中藥材種植是建設中藥材四大基地的基礎。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共計達到7萬畝,已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僅陝西上和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市4個區縣11個鄉鎮推廣種植丹參3000多畝,為農戶提供苗木供應、全方位技術指導及收購服務,使種植戶每畝純收入2000元以上。但是耀芪、宜黨等道地藥材尚未真正形成規模,挖掘藥王方劑,研發新產品還處於起步階段。

三是城市建設中體現藥王文化的元素較少。河南南陽市將南陽醫專改建為張仲景醫學院、將中醫醫院更名為仲景國醫院、將主街道命名為仲景路,並建有張仲景醫藥信息網等;禹州市也命名有藥王祠路等。而我市除耀州區一條偏街以藥王路命名之外,沒有以藥王或孫思邈命名的主街道、學校、廣場、公路、街區、公園等,缺乏藝術水準高的藥王元素地標,藥王文化氛圍不濃。

四是宣傳推介力度仍需加大。近年來,隨著中醫藥文化節的舉辦,雖有電視、報刊報道,但多是在省、市一級,在全國、國際報道寥寥無幾;學術論壇等活動較少,且僅集中在藥王節期間舉辦,常態化不夠,致使我市作為藥王文化發源地、核心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還不夠高,影響力還不夠大。

五是財政金融支持乏力。由於受銅川“吃飯財政”的影響,這多少年來,對藥王品牌建設及健康銅川的打造缺乏充足的財政資金支持,存在“雷聲大雨點小”現象,政府投入的真金白銀有限,更缺乏PPP項目的資金引入。

二、加強藥王品牌建設的幾點建議

建設藥王休閒養生文化體系,要緊扣市委、市政府確定建設經濟強、文化興、生態美的休閒養生城市這個總目標,健全一套機制,做強三大載體,實現四個新突破。

(一)健全一套機制

近年來我市對藥王文化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弘揚藥王精神,特別是挖掘利用藥王方劑形成產業產品這一日常性、基礎性工作上,缺乏統一有序的組織指導協調。全市藥王研究者多處於自動自發的激情工作狀態,與國內外藥王研究組織機構及專家學者聯繫較少,研究方向及內容偏於一隅。特別是開展藥王文化研究的學術活動與中醫藥養生保健產業發展規劃及實施產生脫節,作用發揮有限。建議成立“銅川市藥王休閒養生文化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領導任組長,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單位為成員,聘請國內知名中醫養生專家為顧問。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於一個相關部門或單位(如市中醫藥管理局或孫思邈中醫藥研究院),增加1-2個科室專門從事日常組織、協調、聯絡等工作,以彌補孫思邈研究會的不足。在此基礎上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內外結合,形成研究隊伍。市中醫藥發展局、藥王山管理局、中醫院等單位要積極引進中醫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解決目前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著眼長遠,培養造就自己的產、學、研隊伍。

二是建立藥王文化研究專家庫,聘請有關專家、教授為研究員,通過借智,解決燃眉之急。同時加強與中醫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積極與陝西中醫學院、陝西中醫研究院、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臺灣孫思邈醫學思想及醫術研究會等相關單位的中醫藥專家以及外國孫思邈研究學者聯繫溝通,交流學術研討成果,提高藥王文化研究的外向性和包容性。

三是在藥王節休會期間舉辦一些有影響的高端學術研討,積極組織科技創新活動,大力促進藥王醫藥方劑和養生理論的研究開發,實現科研成果向產業、產品的轉化。

(二)做強三大載體

建設藥王休閒養生文化體系的目的是興產業,促轉型。實現學研活動與產業發展的結合,關鍵是要在做強三大載體上下功夫:

一是發展以藥王中醫養生文化為主導的旅遊業。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完善藥王山景區硬件設施,加強旅遊行業管理,形成設施完備、服務優質、文明衛生的旅遊環境;加快大唐養生園建設,豐富藥王文化內涵,拓展醫藥養生文化消費項目,延長來銅遊客停留時間;抓好藥王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與整理,製作適合大眾的旅遊產品;成立藥王文化演藝公司,蒐集整理藥王故事,進行舞臺或實景演出,打造藥王山旅遊品牌節目,發展多元化的旅遊消費市場。

二是加快發展中醫藥產業。把中藥材種植作為重點產業來抓,做好GAP認證工作,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引進現代技術,擴大種植面積,重點種植耀芩、宜黨、華原芪、柴胡、丹參、薏米、白朮、黃姜、板藍根、苦參等常用中藥材,為建設中藥材種植、研發、流通、檢測四大基地提供基礎支撐;加快健康產業園建設,積極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挖掘藥王方劑,研製、開發、生產主打產品;開發保護商標,強化提升“藥王”“孫思邈”品牌保護意識,依託我市方舟製藥、豐禾製藥及藥王滋生堂等醫藥企業,儘快註冊“藥王”“孫思邈”醫藥商標,或使用“藥王故里”“千年藥王”“華原孫思邈”等具備地域代表性元素的詞語作為企業名稱。

三是大力發展養生產業。挖掘整理藥王養生文化,抓緊藥王養生理論和方劑的研究,開發藥王酒、藥王茶、裹肚、藥枕、長壽飲料等養生保健產品,推廣養生功法。通過招商引資,在藥王山風景區開發建設保健養生茶館、中醫養生會館、中醫理療養生休閒院等;結合大唐養生園建設,興辦一批針灸、拔罐、按摩、推拿等中醫保健館,發展老年公寓、康復基地等老年產業;積極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中醫藥學會申請,在藥王山建設院士工作站;聘請國內知名中醫藥專家為市政府中醫藥養生產業發展顧問。

(三)實現四個新突破

一是在對外宣傳上實現新突破。加大宣傳投入,在中省市主流媒體上積極宣傳藥王故里、養生福地,展示銅川豐富的文化底蘊;加快藥王山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創建工作,力爭儘快通過驗收;以藥王山、耀州城為基地,聘請知名導演和演員,籌拍《孫思邈》電視劇,爭取在中省以上電視臺播出;聯繫省級醫學院,將藥王山作為新生入學教育基地或建設孫思邈醫學院,擴大藥王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是在藥王節舉辦上實現新突破。抓緊做好四屆藥王節簽約項目的落實工作;不斷總結完善辦節經驗,結合建設全國知名休閒養生城市,創新節會主題和分項活動內容,促進藥王節常辦常新,提升節慶規模和層次,打造全國知名的中醫藥交流品牌節會;將藥王文化作為全市文化主打品牌,圍繞舉辦藥王節彰顯藥王文化魅力,增加城市建設中的藥王文化元素,在耀州區、新區命名“孫思邈路”或“藥王路”“藥王廣場”“藥王堤”等,將市中醫醫院更名為孫思邈國醫院,引進一批專業人才,提升醫療水平。

三是在環境保護上實現新突破。抓好環境保護工作是建設全國知名休閒養生城市、實現美麗銅川願景的迫切要求,必須狠抓藥王山及耀州城粉塵汙染治理,改造搬遷景區周邊水泥廠及汙染企業;加大藥王山周邊及耀州直觀山坡的綠化力度,建設主題公園,增加一批弘揚藥王養生文化、醫藥文化、居住文化的街頭景觀小品,使綠色成為城市主色調;加強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抓好汙水處理和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治理亂擺攤點、亂排汙水、亂倒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以社區、學校、居委會為單位,開展文明教育活動,提高市民文明衛生程度,建設美麗整潔藥王故里,將耀州城創建成歷史文化名城,將藥王山打造成體現藥王文化的國內一流景點。

四是在創新體制機制、形成合力上實現新突破。以形成與我市中醫養生產業發展相適應的藥王休閒養生文化體系為目標,進一步理順藥王山大景區管理體制,整合全市孫思邈研究力量,明確研究方向,激發創新活力;加大對藥王文化的研究投入,支持舉辦一些高端論壇和課題性研究活動,形成一些精品成果,促進藥王文化研究的常態化;充分調動全市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自覺參與到藥王休閒養生文化體系建設中來,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四)啟動耀州區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及藥王山申報世界非物質遺產工作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歷史文化名城必須具備下列要素: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革命紀念意義;是一座正在延續使用的城市。千古名勝藥王山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藥王文化博大精深,得天獨厚,影響深遠,已經具備了申報世界非物質遺產的條件。因此,要儘快啟動耀州區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及藥王山申報世界非物質遺產工作。

(五)打造南市區以中醫藥養生為核心的文化旅遊樣板區

圍繞“一心一道”建設和個性化定製,把南市區打造成為藥王中醫藥養生文化旅遊的樣板示範區,促進銅川全域旅遊的大發展,大繁榮。南市區要在完善基礎設施、豐富旅遊服務功能、滿足遊客多方面需求、提供高質量旅遊服務等方面下大力氣,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發揮好旅遊接待服務中心的作用。構建服務中心與旅行社、各景區景點的聯動機制,根據來銅遊客類型和需求主動作為,為遊客提供個性化的旅遊定製服務。在旅遊方面,圍繞傳統要素,抓住現代旅遊新的六大要素:商、養、學、閒、情、奇,設計不同的旅遊路線套餐供遊客選擇,推出線路套票,全域套票。在中醫養生方面,推出防病、醫療、康復、養生、養老一體的健康定製,提供一條龍的優質服務。

二是建設南市區旅遊和全域旅遊的綠色通道。繼續完善好文化旅遊消費路網建設,實現便捷、安全、經濟,將各個景點的旅遊資源有效地鏈接在一起,形成全域旅遊的抱團效應。

三是加大對旅遊產業及與文化相關的服務業、製造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利用轉型、節能減排等國家資金,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全力打造,力爭三年新突破,到“十三五”末,建成南市區文化旅遊示範樣板,實現全市全域旅遊的宏偉目標,使文化旅遊產業成為銅川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柱。

四是積極發展養生社區與養老服務業。在旅遊景區、醫療機構周邊建設高端養生(養老)社區,吸引遊客來銅川養老置業、療養度假,帶動房地產及相關產業發展。整合鄉(鎮)、街道、村社等撤併機構的閒置資源,建立老年護理院、養老院和日間照料中心,發展社區、農村健康養老服務。建立健全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之間的業務協作,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復護理。發展家庭健康護理行業,支持鼓勵醫療機構將護理服務延伸至居民家庭。

五是大力推進養生培訓與健康管理業。建設“藥王健康教育中心”和“藥王中醫治未病培訓中心”。整合扶貧、教育、衛生等部門勞務輸出項目和醫學教育資源,開展中醫保健、推拿按摩等中醫適用技術培訓,培養一批中醫養生專業技師,打造養生教育培訓產業。引進、組建專業化健康養生服務機構,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創新健康管理模式,支持商業保險公司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為民眾提供高端的診療方案和康復計劃。

六是培育壯大養生用品研發製造業。以滿足特定人群需求、提高特定人群生活質量為目標,引導食品加工、器械製造等企業積極研發新型產品,推動養生服飾、養生禮品、保健藥品、醫療保健器材、美容養生用品、養生家居用品、生活輔助用品等關聯產業擴量提質增效。積極扶持養生相關產品包裝印刷業,積極適應乳品、飲料、食品、醫藥等行業發展需要。

三、打造銅川藥王健康城市規劃定位

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們建設健康銅川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健康城市規劃應滿足: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務設施;優美舒適的居住環境;“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文化環境;便捷出行的交通環境;生態自然的遊憩環境;讓人有歸屬感和幸福感的格局城市。據此,我們應著力打造“健康養生銅川”這一城市定位,休閒養生是人類幸福生活的本質,而健康是基礎,建設健康的活力城市,使銅川市成為一個人人懂“養生”的地方,成為全國的“健康之城”。

追趕超越,建設四個銅川,落實十九大精神,銅川“中國孫思邈中醫藥養生文化節”已成功舉辦了四屆,銅川健康城市規劃建設、中醫藥、中藥材、中醫健身、中醫文化、孫思邈研究、銅川人的養生理念、銅川人的健康理念、健康銅川對外界的影響……銅川在健康養生產業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落實大健康、建設大養生、實現大幸福。生活在銅川這座城市的每一位公民都有權利和義務,為建設“健康、宜居、生態、美好、活力、韌性”的城市而共同奮鬥。

我市要研究制定健康城市的總體規劃(城市建設健康設施、文化健康產業、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體育健康產業、旅遊休閒健康產業),從總體思路、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等方面對健康城市發展進行高點定位和規劃。據有關資料顯示,未來,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領域還將繼續上升。

大力發展銅川大健康產業,將銅川打造成為中國健康養生之城,我們是有條件的,一方面,大健康產業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具有拉動內需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產業不足是銅川發展的短板之一,我們有“藥王”孫思邈的品牌,而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必能較好地補齊這一短板。

我們通過編制健康城市規劃,把健康銅川的這面旗幟樹立起來。必須堅持規劃引領、市場引導、生態優先、產業支撐、集聚發展的原則。高起點策劃、高標準定位,科學編制建設方案,注重與產業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文化發展規劃、衛生髮展規劃、旅遊發展規劃相互銜接,注重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正確處理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關係,把養生產業作為首位產業,推進多業協同、整合發展,構建產業集聚發展平臺。(銅川市政協常委 王栓興)

【轉載自 2018年銅川發展論壇第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