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不窮,但是山東發展不平衡?

山東人口2018年已經過億,放在世界上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了。1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雖然不大,但在歐洲也算是中等大小的國家。山東下轄17個地級市,發展程度各有不同,但17個地級市中有15個在全國百強市之中,數量位居全國之首。

目前山東早已經從農業大省脫變為多元經濟大省,資源大省,品牌大省,海爾、海信、浪潮、青啤、雙星、魯花、澳柯瑪、金鑼、九陽、張裕、南山、濰柴、魏橋、雷沃、玲瓏等山東品牌足跡遍佈全球,至今已擁有230餘個世界500強國內外企業。

山東不窮,但是山東發展不平衡?

山東GDP總量排名全國第三,其總量已超過墨西哥,正所謂一省抵一國。人均GDP排名全國第八,僅次於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2017年山東人均GDP為72851元。2017年山東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930元,同比增長9.1%,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國家平均水平,所以,你說山東窮嗎?

山東最富裕的地區在膠東半島(青島、煙臺、威海),其次是省會濟南,魯西南地區和魯中地區相對落後一點,不過山東還有一個特別的城市就是東營,人均GDP位居全國第二位,這是一個驚喜。與人均GDP相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則更能夠體現出一個地方的財力,而山東在這個方面跟先進省份的差距就更大了。相比之下與東部沿海幾個省市比起來,山東確實不富。

山東不窮,但是山東發展不平衡?

巨大的經濟總量掩蓋了省內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山東大致可以說膠東最富,魯中地區居中,魯西魯北次之,魯南最窮。膠東半島的青煙威三地其經濟發達程度已經可以媲美蘇錫常與珠三角了。其人均GDP11.55萬元的水平已經接近直轄市的標準,在全國排名位列京津滬之後的第四位。

魯中地區的濟南、濰坊、淄博、泰安、萊蕪人均GDP7.99萬元,高於山東省的7.3萬元人均GDP水平,低於廣東省的8.2萬元人均GDP。在全國可排在第8位,也排名前列。

山東不窮,但是山東發展不平衡?

而魯西魯北的聊城、德州、濱州、東營人均GDP7.12萬元,略低於山東省人均水平,這4城中東營的GDP為此地域大大加分。如果沒有東營,僅靠德州、聊城、濱州的人均也比魯南強不了多少。

而作為魯南的菏澤、濟寧、棗莊、臨沂、日照人均GDP卻只有4.75萬元,在全國可排在第19位,在河北和河南之間。這個數值大大低於全國2017年人均5.966萬元的水平,屬於落後地區。

山東不窮,但是山東發展不平衡?

縱觀全省,整體實力超群。魯南四市幾乎都是人口大市,雖然與膠東半島差距較大,但都具有地方特色產業。以臨沂為例,中國市場之都,聞名海外;濟寧曲阜更是文人墨客衷愛之地;前者是以物流產業揚名,後者文化旅遊產業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