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全体中华儿女以及海外华人、华侨都称自己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很多人都知道这与上古的炎帝和黄帝有关,但是具体的情况又说不清楚,下面就和小编一起追溯历史,去了解一下中华民族的起源吧。

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源头之一华夏部落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中原的有熊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神农部落。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炎黄集团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蚩尤带领的东夷集团与苗蛮集团联军,将华夏联盟的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并与山东境内的东夷集团的其他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部落初步形成。

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几个王朝。

华夏也称"夏"、"诸夏"。是古代周王朝的自称,以区别与周王朝敌对的四方部落。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另有一说, "华"起源于华胥,伏羲的母亲即为华胥氏,"夏"取自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部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和《左传·定公十年》,从古籍中得知,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广阔的疆界与和雅的礼仪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服饰纹章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疆域广阔的意义,连起来代表了文明的意思。

从历史进程看我们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人,所以被称为"炎黄子孙",同时,华夏联盟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自夏、商、周开始,历朝历代都认为是华夏文明的延续,直到今天我们一直都认为我们是"华夏儿女"。

不知读者您有什么想法,欢迎发表您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