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1-01-09-1)

今天所熟悉的“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称呼,与黄帝、炎帝之间的战争密不可分,这场战争就是传说中的阪泉大战。有一种看法认为,所谓黄帝、炎帝并不是某个神或人的称号,而是指代着两个原始部族联盟,那么这场战争就可以看作是最早的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战争以炎帝败北而告终结,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的大融合。


炎黄两大家族

传说中黄帝的宫殿在昆仑山,如果那是一个原始部族,那么它的祖居地就是在中国的西北方。黄帝发明了车辆,并且传说他能驱使猛兽作战,很有可能这个原始部族是以游牧为主的。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相对的,炎帝部族居住在中原地区,炎帝号“烈山氏”,或者说他就是神农氏,这个部族很可能是以农耕为主的。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阪泉大战

在阪泉大战的神话传说中,黄帝是仁慈的,而炎帝老年以后逐渐失德,所以黄帝发正义之师讨伐炎帝,双方在阪泉展开大战。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在阪泉大战的传说中,黄帝发明了武器,但当然不可能当时其他部族全都使用狩猎工具甚至生产工具来作战,这只能说明黄帝及其部下的武器经过改良,非常先进。那么从装备对比来看,炎帝当然就不是黄帝的对手。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更重要的是,黄帝能够驱使猛兽作战,什么熊、狼、豹、虎之类的猛兽都甘心为其前驱。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黄帝的大军打着以雕、鹰、鸢等猛禽作图案的旗帜,一路挺进,炎帝无法抵挡,节节败退。


炎黄部族的合并

力求从神话传说中搜寻真实的古史的看法,认为这是上古两大部族联盟之间的大决战,是来自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征服了中原地区原有的农耕民族,从此这两大部族联盟就融合起来,成为华夏民族的祖先。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这种观点认为,所谓熊、狼、豹、虎之类的猛兽,所谓雕、鹰、鸢之类的旗帜,都代表着以不同动物形象为图腾的原始部族。

还有一种传说,是封建时代的文人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展开的联想,这种传说认为黄帝与炎帝本是同母异父或者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地方,所以黄帝姓姬而炎帝姓姜。两人不仅姓氏不同,德性也相差很远,因此经常发生战争。而当双方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终于各自汇聚周边的诸侯,在阪泉或者涿鹿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战。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言说观点

神话传说体系庞杂,众说纷纭。有认为黄、炎的阪泉大战发生在涿鹿之战以前,有认为那就是涿鹿之战本身,也有认为涿鹿之战后,黄,炎之间又爆发过一场大的战争。两个部族或部族联盟之间为争夺领土而爆发战争,在古代是常见的事情。

此外还有传说,蚩尤号为“阪泉氏”,那么所谓阪泉大战或许并不存在,那只是黄帝和蚩尤著名的涿鹿大战中的一个小插曲,是黄帝直捣蚩尤老巢的一场战役而已。况且所谓阪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和古代的涿鹿相距不远,那也很可能是同一地点的不同称呼吧。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最符合人民感情的说法是黄、炎之间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冲突,黄帝在涿鹿打败蚩尤后,两个部族就和平地生活在了一起,共同繁衍、发展,终于形成了后来的华夏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才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言说历史|华夏民族的“炎黄子孙”称呼来源于这场战争!

至于到底是否真实存在阪泉大战,就靠后人的想象力发挥吧。


代码含义:

1-01-09-1(中国古代史-传说时代-阪泉大战-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