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能隐忍的人,不仅卧薪尝胆还尝粪!

中国有很多很多韬光养晦的人,他们或一时不得志,不得不倚仗他人,活在他人的“屋檐”之下。但这些人往往又都是野心勃勃之辈,所以在他们不得志的时候经常隐藏自己的实力,甚至靠装疯卖傻,向对手表明自己是个废物,没有任何威胁。


古代装疯卖傻的人不少,做的奇葩事也不少,像称病卧床的司马懿,假装弱智儿的高洋,夺酒食、卧土壤的朱棣等等。而真正厉害的还数我们最熟悉的越王勾践,为了隐藏自己竟然可以尝粪。

历史上最能隐忍的人,不仅卧薪尝胆还尝粪!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众所周知。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范蠡等人被送到吴国。勾践与其夫人住在一间破小的石屋内,替夫差养马,范蠡则成了夫差的奴仆。作为战败国俘虏,勾践可谓受尽凌辱。

有一次夫差生病三个月还没好,范蠡偷偷算了一卦,算出到三月壬申的时候病会好,然后建议勾践“求其粪而尝之,观其颜色,当拜贺焉,言其不死”,赶紧去夫差那里表忠心去。

勾践于是去看望夫差。巧合的是,刚好碰到夫差大便完毕,勾践“即以手取其便与恶而尝之”,细细品尝色、香、味,然后装作一副很懂的样子,说“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待夫差问其原因,勾践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夫差也忍不住赞道“仁人也”。

后来夫差果然在三月壬申病愈,就更加信任勾践了。以至于伍子胥在夫差面前说勾践坏话,夫差反而极力为他辩护,其中有一语“亲尝寡人之溲,是其慈也”。夫差彻底被勾践的尝粪之情蒙蔽,对其相当信任,后来更是让他回国,放虎归山,最终导致吴国被灭,夫差自刎而死。

在吴国当牛做马的三年里,勾践本本分分,做一个“听话”的好仆人。为了保全自己,让对手消除戒心,勾践甚至做出“尝粪”这一违反人类正常活动规律的事情来。其中的隐忍和耐性真的是前无古人了吧。

历史上最能隐忍的人,不仅卧薪尝胆还尝粪!

谚语云:“万事皆因忙中错,好人半自苦中来。”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能心急,必要时候承受磨难。忍,是一种承担,一种等候,也是对自己的考验。在困难、屈辱面前,要能够隐忍,一旦时机成熟,成功必然水到渠成。从古到今,许多事情都是在忍耐磨难后才达到成功的。酿酒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一个酿酒师傅忍耐很多常人所不能忍的事情才成就了中国白酒。

万两黄金易得,好曲一两难求,贾湖酒业传承古法,坚持人工制曲。酒曲成型后,曲块放入曲房,为了去除杂菌,保留酿酒所需的有益微生物,曲房内的温度达到60摄氏度。为了保证好曲的品质,制曲匠人必须忍受高温进入曲房内翻曲、堆曲。尤其是炎热的盛夏,曲房温度更高,匠人们在常人无法忍受的高温环境中工作,他们任劳任怨,每天机械地重复规定操作程序。他们不比常人更耐热,只是懂得忍耐,为贾湖酒业的酒酿造提供最强发酵动力。

历史上最能隐忍的人,不仅卧薪尝胆还尝粪!

装甑更是酿酒过程中的苦中苦。贾湖酒厂一直采用人工装甑,人工装甑讲究的是“轻洒薄铺”。酒醅要一锹一锹均匀地、一层一层地铺洒到蒸锅里,大概需要600-700锹。据说,光“轻撒匀铺”这一个动作,有感觉的工人至少要练两三年,有的工人则二十年也掌握不了这个动作。如此常年累月、循环往复,装甑师傅们从最初的十指磨出血泡到后来的累积成茧,成为一个个“茧刀手”。

历史上最能隐忍的人,不仅卧薪尝胆还尝粪!

正是出于对酿酒的热爱和追求,他们不避艰苦,把精神、情感、乃至魂魄倾注其中,在追求中自得其乐,最终造就了陈香自然,幽雅谐调,绵柔醇厚的贾湖美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