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画坛宗师八大山人为何要给自己起这样一个奇怪的自号?

八大山人,本名叫朱耷,之前还有一个名字叫朱统銮,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世子孙,是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开拓了写意画的新风貌,对后世影响很大。八大山人现在存世的作品都价值连城,其《竹石鸳鸯》在2010年的拍卖成交价高达1.187亿元。

八大山人自小便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八岁便能诗文,十一岁便能画青山绿水,除了绘画外,对书法和篆刻也非常精通。八大山人对明朝忠心耿耿,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吊死煤山之后,八大便做了一个奇怪的签押,看上去仿佛就是一个龟字,其实拆开来看正是三月十九,便是崇祯吊死的日子,也是明朝灭亡的日子,八大山人便是以此来提醒自己亡国之痛。

一代画坛宗师八大山人为何要给自己起这样一个奇怪的自号?

三月十九签押

明朝灭亡后八大山人悲痛异常,他废弃了自己的姓,自号雪个,后又自号八大山人。他为自己取名八大山人便是因为这四个字连缀起来既像是草书的“哭之”,又像“笑之”,有哭笑不得之意,来寄托他国亡家破之痛。

一代画坛宗师八大山人为何要给自己起这样一个奇怪的自号?

哭之?笑之?

亡国之后的八大山人行事乖张,不拘常理,有一天他突然在自己的大门上写了一个哑字,从此便不再说话,不是用手比划就是用笔写,绝不再开口,如此装哑了好多年。八大山人23岁的时候便上山削发为僧,短短数年之间便已被称为宗师。然而到了他35岁那年,他的妻子去世了,有人劝他为了传宗接代应该再结婚的,他便又蓄发还俗,打算再婚。结果还俗才1年,又由佛转道,跑到南昌城外青云谱道院做了道士。其实深究八大山人怪异的行为之后,恐怕皆是因为亡国对他的人生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他眼见复明无望,便皈依了佛家,有觉得佛法太消极,于是便又还俗,再改道家。八大山人出世入世,疯疯癫癫的背后其实暗含着无数的心酸与苦楚。

一代画坛宗师八大山人为何要给自己起这样一个奇怪的自号?

八大山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八大山人的疯癫情况更加严重了,他时而在地上痛哭,时而仰天大笑,时而以一足跳跃,时而挺着肚子高歌,时而手舞足蹈于闹市之中,一日之间,颠态百出。曾经有人把八大山人扣留起来,逼他画画,结果他就在人家的客厅里拉屎,那人无奈,只得把他放走。

八大山人的画作极为写意,通常只有寥寥数笔,却神情毕具,极富感染力。而他所表达的意境通常都是悲愤,是挣扎。八大画鸟,通常都是“枯枝孤鸟”、“枯木悲鸣”。有一福作品是一个大鸟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弯着头,弓着背,半闭眼睛,似乎在说:我虽有翅不能飞,我虽有嘴不能鸣,怨气满腔,僵着脖子不投降。

一代画坛宗师八大山人为何要给自己起这样一个奇怪的自号?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画鱼,画的也是那种活不下去,死不甘心,僵着身子的鱼。他的悲愤,他的痛苦,通过他的画作极为有力的表达了出来,震撼心灵,引起观者的共鸣。

一代画坛宗师八大山人为何要给自己起这样一个奇怪的自号?

八大山人作品

八大山人晚年定居于南昌“寤歌草堂”中,淡薄度日,直至康熙44年冬天病逝,享年八十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