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动漫,我终于开始喜欢自己的血小板了!

最近,我被《工作细胞》这部动漫刷屏了。但是这种刷屏也让我乐在其中,因为,我也在看

这部动漫。

大家刷屏的主要内容,大多是“血小板真萌!”,反而女主红细胞和男主白细胞很少有人提到。如果日后有一个问题是:比主角更受欢迎的配角有哪些?我一定会用血小板强答一波。

看完这部动漫,我终于开始喜欢自己的血小板了!

这部动漫评分惊人的高,在b站上是9.8分,定位是热血战斗番。

看完这部动漫,我终于开始喜欢自己的血小板了!

不过,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似乎莫名奇妙的被它所吸引了。这部动漫的打斗场面并不丰富,甚至远远不及这一季的其他战斗番。而剧情也称不上一波三折,全剧的萌点目前也只有血小板来撑起。

看完这部动漫,我终于开始喜欢自己的血小板了!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它的优秀。

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教科书般意义的优秀动漫。

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它展现出了多么优秀的剧情,也不在于教会了大家多少生物知识。而是在于,它为科普动漫,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工作细胞》之前,其实已经有许多科普动漫问世了。《动画心疗系》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相信大家并没有听说过这部动漫。

看完这部动漫,我终于开始喜欢自己的血小板了!

因为以往的科普动漫,虽然传递的知识准确,讲述的方式也不算枯燥,刚刚举的例子甚至为了科普都开始卖肉了。然而,它终究没有像《工作细胞》一样被大家所熟知。

因为它们走错了路。

《工作细胞》的成功在于,它将我们自身旁司空见惯又息息相关的东西,赋予了新的面貌。

大家有没有想过,星座分析为什么风靡一时?为什么中国传统的黄历没落后没有再度流行?

看完这部动漫,我终于开始喜欢自己的血小板了!

那是因为,黄历是指导你的生活,星座则是对自身的解析。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总是对与自身相关的东西充满好奇心,正是因为细胞在人们的身体里,所以人们才在看动漫时,产生了归属感和好奇心。

同时,我们将司空见惯的事物赋予不同的色彩之后,人们就会对更多同类事物产生兴趣和期待。当我们知道了迷糊的红细胞和可爱的血小板之后,就会更容易期待其他未出现细胞的性格和形象。比如我,我现在就很期待生殖细胞会以什么形象出现。

这种期待会使人对动漫产生更多的兴趣,广为人知的《舰娘》也运用了这个理论。

有了这部教科书一般成功的《工作细胞》指路,或许以后科普类动漫将会崛起,从此课本上的知识将会变得生动而有趣。

老实说,这让我羡慕这00后、10后,他们真的出生在了一个幸福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