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再發新專利 提出用數字貨幣改善貨幣政策傳導

在專利申請公佈方面,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自今年5月以來一直保持著十分活躍的狀態。近兩月內又新增8項專利發明公佈,從5月至今一共新增14項專利發明公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專利中提出了基準利率實時有效傳導至貸款利率的解決方案。

此外,不同於今年此前的專利,這一次,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對數字貨幣與數字貨幣錢包的性質、功能、應用範圍等給出了更清晰的表述。

如將數字貨幣表述成法定貨幣、數字貨幣錢包能夠替代傳統實物貨幣、完成支付和支撐其他金融和商業需求等。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新增8項專利發明公佈

小蔥APP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6月29日至8月17日,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新公佈8項專利申報,其中4項專利圍繞數字貨幣錢包展開,研究數字貨幣錢包更換密鑰、存幣、升級及開通的方法與系統,其他4項專利則分別研究了數字貨幣明細信息查詢、主動轉幣、扣款及管理的方法與系統。

中國央行再發新專利 提出用數字貨幣改善貨幣政策傳導


中國央行再發新專利 提出用數字貨幣改善貨幣政策傳導


此次的8項專利除了繼續深化研究數字貨幣錢包,還關注了數字貨幣領域更廣泛的問題,如基於貸款利率條件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方法和系統等。

提出基準利率實時有效傳導至貸款利率的解決方案

小蔥注意到,在該8項專利中,“基於貸款利率條件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方法和系統”專利,對於現有技術急需解決由於失去對貨幣的掌控而導致的貨幣政策傳導滯後等問題,提出瞭解決方案。

當前,央行面臨著去對貨幣的掌控的問題:

在貨幣投放的當下,中央銀行即失去對貨幣的掌控,貨幣是否能最終流向實體部門、是否能實現中央銀行所意圖的政策目標,交予中央銀行之外的各方力量和因素來決定,從而導致貨幣政策傳導的不暢或失效,引起資金流向資產市場而非實體企業等政策困境。

同時,央行面臨著貨幣政策傳導滯後等問題:

此外,貨幣政策操作的當下性意味著中央銀行決策是基於當下之前的歷史經濟信息,即圖1中t -1 之前的經濟信息,而當貨幣在t 1 時流向實體企業時,經濟狀態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即使在貨幣政策操作的當下,中央銀行決策是最優的,但時滯後則不一定最優。同時,我國銀行貸款重定價週期較長,對利率調整的反應滯後……導致貨幣政策傳導滯後。


中國央行再發新專利 提出用數字貨幣改善貨幣政策傳導


鑑於以上的情況,該專利實施例提供一種基於貸款利率條件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方法和系統,能夠使基準利率實時有效傳導至貸款利率,該方法的一具體實施方式包括:

向金融機構發行數字貨幣,並將所述數字貨幣的狀態信息設置為未生效狀態;接收所述金融機構發送的數字貨幣生效請求,獲取所述生效請求對應的貸款利率;當所述貸款利率符合預設的貸款利率條件時,將所述數字貨幣的狀態信息設置為生效狀態。

中國央行再發新專利 提出用數字貨幣改善貨幣政策傳導



專利中提及,上述發明中的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

(1)通過設置貸款利率條件,能夠實現基準利率向貸款利率的有效實時傳導;

(2)通過設置時點條件,能夠有效解決現有貨幣政策操作的當下性問題,使貨幣生效的時點不侷限於貨幣發行的當下,而是延展到未來符合政策目標的某一時點,減少貨幣政策傳導時滯,並避免貨幣空轉;

(3)通過設置流向主體條件,能夠精準定性數字貨幣投放,實施結構性貨幣政策,減少貨幣空轉,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4)通過設置經濟狀態條件,能夠根據宏觀經濟狀態逆週期調整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資金歸還利率,從而減少商業銀行風險特徵及其貸款行為的順週期性,從而實現經濟的逆週期調控。

繼續深化數字錢包研究圍繞數字錢包問題展開的4項專利為

:一種數字貨幣錢包開通的方法和系統、一種基於數字貨幣錢包終端對錢包進行升級的方法和裝置、一種基於數字貨幣錢包的存幣方法和系統、數字貨幣錢包更換密鑰的方法、系統。

1.專利“一種數字貨幣錢包開通的方法和系統”,提供一種方法和系統,能夠通過錢包服務商開通數字貨幣錢包,並在數字貨幣錢包終端上簽名部署數字貨幣錢包合約,以及將錢包與賬戶綁定,同時將開通的錢包信息在數字貨幣發行登記機構進行註冊登記。

2.專利“一種基於數字貨幣錢包終端對錢包進行升級的方法和裝置”,提供一種方法和系統,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缺少錢包終端對自身進行升級,以及錢包服務商和數字貨幣發行登記機構根據錢包終端升級進行相應的同步更新的技術問題。

3.專利“一種基於數字貨幣錢包的存幣方法和系統”,提供的一種方法和系統,實現了數字貨幣的存幣過程,將錢包終端中的數字貨幣存入錢包服務端的數字貨幣保管箱,並兌換成錢包關聯賬戶餘額資金,具有獨立性和較高安全性,能很好的應用於現有金融服務和交易場景中。

4.專利“數字貨幣錢包更換密鑰的方法、系統”,鑑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準私人數字貨幣錢包對密鑰簡單管理,功能單一且缺乏安全性的問題,提供的一種方法和系統來保障更換數字貨幣錢包密鑰的安全性。

小蔥注意到,數字貨幣錢包的相關問題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究今年上半年主要研究的對象

據小蔥此前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5月11日至6月22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公佈了6項專利申報。

這6項專利主要聚焦於數字貨幣錢包上,針對目前現有技術的貨幣錢包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提出改善與解決方案,專利主要研究數字貨幣錢包同步、登入、註銷、查詢關聯賬戶等的方法和系統。

央行對數字貨幣與數字貨幣錢包有了更清晰的表述

與今年此前的專利不同的地方在於,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專利中對數字貨幣及數字貨幣錢包有了更清晰、具體的表述。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將數字貨幣表述成法定貨幣,由央行發行並進入流通領域

數字貨幣是由一系列字符串表示的法定貨幣,其中數字貨幣的安全性通過密碼學算法進行保護。目前,一般認為數字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或中央銀行授權發行的,以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為表現形式的法定貨幣,包括數字貨幣的金額、發行方標識和所有者標識。數字貨幣構建在現今成熟的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平臺之上,現今由作為數字貨幣核心系統的中央銀行發行並進入流通領域。

對於數字貨幣錢包,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將其與比特幣類數字貨幣錢包、基於賬戶體系的電子錢包區別開來,這是一種全新的設計:

……數字貨幣錢包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既不同於基於賬戶的錢包、也不同於類似比特幣這種的無價值支撐和發行機構管理的代幣錢包,而是真正能夠替代傳統實物貨幣、完成支付和支撐其他金融和商業需求、面向數字貨幣應用的數字化實體錢包。

小蔥據專利內容梳理,目前電子、數字化錢包主要有三種類型,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發展而來的一類私人準數字貨幣錢包、基於賬戶體系電子化或數字化的錢包、作為銀行卡或其他卡介質訪問的聚合入口存在的電子錢包。

同時,目前的錢包類型都存在相應的缺陷與不足。基於賬戶體系類的錢包,其功能是賬戶功能的延伸,依賴於原有賬戶系統,並不獨立。比特幣類的錢包則更像一個地址,主要功能是保管私鑰。本身不具有對資金或資產的存儲功能,而且完全是匿名的。最後一類錢包則是實現卡功能的聚合管理,本身不具有實際錢包支付等功能。

而央行所表述的數字貨幣錢包與現有常見的電子錢包和數字錢包有很大不同,其錢包的基礎是以加密技術為核心的數字貨幣。同時,數字貨幣終端錢包強調的是終端部署的錢包,能提供完全本地化的獨立錢包運行和功能支持。最後,數字貨幣終端錢包還必須滿足數字貨幣發行機構的管理要求,並且與現有賬戶系統進行打通,實現與金融基礎設施的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