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76年,为何有些王朝国祚难破300年?

葉夜love


这恐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让人费解的“特色”吧,纵观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确没有前后相续的两个朝代,存活超过三百年,由于种种原因,即使超过三百年,也是前后有断层或者夹层的相续!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怎么理解呢?若说超过三百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至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享国194年;公元23年王莽新朝覆灭,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至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享国195年。西汉、东汉加起来有389年的历史,超过了三百年。

但是西汉、东汉虽然常放在一起说,但归结起来却是两个人朝代,中间还夹着一个王莽的新朝15年。

究其覆亡原因,若说遇人不淑,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西汉、东汉都是因为权臣篡位致使灭亡,但要说权臣当道是王朝更迭的原因,显然也不太让人信服,因为满清皇室存在了296年,细心的读友可以发现。


满清的皇帝普遍素质还是很高的,既没有暴君如秦始皇、杀伐如朱元璋、昏聩如嘉靖帝,但也仅仅是存在了296年,就在国人的一片声讨中黯然退场。

若说暴政、沉重的徭役,倒也有那么几分道理,以法为师的秦朝,修长城、修驰道、修阿房宫、修秦陵……最终把自己修进了坟墓,作为封建王朝的开创者,仅仅享国15年。

与其差不多的还有隋朝,修大运河、修长城、修陵墓、修仓库……,也是搞得民不聊生,最终享国34年而亡。

其他的封建王朝,超过清朝的根本没有,因此,综览整个封建社会,总括朝代更替规律,还是能够总结出一些原因,首先就是沉重的徭役赋税,导致民不聊生。

再就是严重的土地兼并,这也是根本原因,每一个朝代的后期,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大量的土地被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都是导致王朝更替农民起义的终极原因。


历史三日谈


王朝寿命不超过300年,总是从农民起义的角度去探讨,很明显走了死胡同,什么有意义的结论也得不出来!

之前的主流观点认为,一个王朝的统治时效不超过300年,主要是因为300年后就会发生很严重的“农民起义”,然后这个王朝土崩瓦解,迅速崩溃。

表面来看,貌似正确。
  1. 东汉被黄巾起义整崩溃,魏蜀吴这些军阀摘了桃子;

  2. 唐朝被黄巢起义整崩溃,朱温李克用这些军阀摘了桃子;

  3. 元朝被红巾军起义整崩溃,朱元璋后来居上当了皇帝;

  4. 明朝被李自成张献忠整崩溃,福临小儿走狗屎运当了皇帝;

  5. 清朝被太平天国和捻军整崩溃,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这些军阀篡了位。

但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

以上所谓的“农民起义”,领导者和骨干力量都不是农民!

  1. 黄巾起义领导人张角,是一个神棍和老中医,你说他会种地,猪都笑了,

  2. 黄巢是一个私盐贩子加黑社会头子,这样的人要是会种地,唐朝绝对万世一系!

  3. 红巾军的领导人韩山童、 刘福通,这是白莲教地下帮会头子,即使不造反,也是地下皇帝!

  4. 李自成是基层公务员,张献忠是小商人(和关羽一样贩卖红枣的),和农民也是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5. 太平天国六王中,洪秀全冯云山是诡异基督的读书人,杨秀清韦昌辉是烧炭党人领袖(劳动密集型企业途众超过),萧朝贵石达开直接就是地主老财,这些人怎么看都不向农民!

更别说,更多的埋葬旧王朝开辟新王朝的,本身就是权贵!

王莽以外戚篡权,杨坚抢了小外孙的皇位,李渊抢了小表弟的皇位,赵匡胤抢了结义大哥的皇位。这里面你哪只眼睛看到农民起义了?

王朝周期律的唯一合理解释是——皇帝直接面对亿万庶民,权力斗争没有任何缓冲区!

这个结论的理由有三:

1,封建制下更稳定。

封建,说的是封邦建国,秦朝以前,我国就是这样。欧洲的中世纪、日本明治维新前,全都是这样。

这种制度的典型特点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情况下,如果底层的新手村出现一个造反天才,需要先灭村长、再灭乡长、再灭县长,,,,每一次的造反都会面临周边势力的联合反扑。及时暂时获得成功,条块分割支离破碎的国家,老百姓都没去过隔壁村,你让他帮你统一天下,不是开玩笑嘛!

反过来说,秦始皇之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所有的官员都要为皇帝一个人服务,所有的百姓都要向皇帝一个人效忠。皇帝一方面是金字塔顶端,同时也是倒金字塔的底端,鸭梨山大啊!

如果有人要造反,那就是一句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问一句,皇上你怕不怕?工作干不好,辞职的机会都没有!直接死!


2,清朝差点万世一系。

清朝的统治体系,算是中国历朝历代中最好的,没有外戚专权,没有太监干政,没有宗室掣肘,清朝皇帝身兼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权力于一体,还有一个数十万人的八旗集团当皇帝的挡箭牌。

1911年清帝退位,军阀们每人敢动他!这和幕府时代的日本天皇何其相似!要不是祖上造孽太多,万世一系完全有可能啊!

清廷在司法实践中,也是坚决遏制“告御状”之类的越级上访。因为他们知道,地方官不管多坏,始终都是皇帝的挡箭牌替死鬼!什么地方发生暴乱,弄掉地方官就是皇恩浩荡了。你说说,还有人造反当皇帝吗?

3,皇帝素质存在递减规律。

皇帝素质递减规律,可以解释王朝周期律。皇帝制度下,每个人都觊觎皇位,皇帝一旦素质下降,就会遭遇篡权夺位或者民间暴乱!

皇帝素质下降,包含这样几种情况:

  1. 皇帝生育素质下降,西汉和满清都有皇帝三次不能生育的情况,权臣操作空间大;

  2. 皇帝年幼或者脑残,东汉的婴儿皇帝、两晋的白痴皇帝都是造成灭亡的诱因;

  3. 皇帝业务素质下降,各种倒行逆施各种胡闹,比如崇祯抓阄选宰相,不灭亡才怪!

1945年,毛主席和学者黄炎培聊天,形成了“千秋窑洞对”,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黄炎培提出“黄氏周期律”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大凡初期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人,没有一人不卖力。而环境地位不同了,精神也渐渐地放下了。‘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学富五车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毛主席,直接抛出了他的“千秋窑洞对”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感谢毛主席,让我们有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


历史知事


中国的封建皇朝国祚很难突破三百年,我认最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加之阶级固化严重。土地是财富基础,阶级是社会关系问题,这两个问题得不到缓解,则会通过暴力革命重新洗牌重来!

汉朝之后的领土范围大致固定了,新开发的地区多数不适应农耕经济,反而要对新地区进行财政补贴。因此各朝各代的可耕种面积是有限的,承平日久会导致人口增多,人口多了土地却难有增加,这就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吃不饱饭,必然会起义造反,最终通过战争手段大规模削减人口,以达到人口与土地的平衡。



古代人口数量远远少于现在,只要妥善开发土地,那么必然可以养活很多人。问题在于土地兼并严重,所谓土地兼并是指有钱人、有权人通过不平等的经济交易手段取得大量土地,然后交给佃农耕种,自己收租过日子。土地兼并导致的后果是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国家税收大幅度减少,进一步导致贪腐横行,军队战斗力和忠诚度剧降!古代国家征税对象只是工农士商,对于官绅是一律不纳税,不服役的。兔子少了,狼也就恶瘦了;狼多了,兔子也就少了。



各朝各代都会分封自己的皇族成员,这些皇室子弟经过三百年繁衍,数量是十分巨大的。有人统计明朝的王子王孙到明亡时有数百万之众,如果加上各个功勋贵胄的后代子孙,数量可达千万以上!这些特权阶层是土地兼并的主导力量,也是国家的巨大蛀虫与负担!所以一个王朝最多三百多年的国运,这是他们的制度决定了的,非人力可改!



大秦铁鹰剑士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中国历朝历代持续的时间: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持续时间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持续时间555年。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持续时间271年。

4、东周: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256年,持续时间516年。

5、秦朝: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持续时间1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持续时间210年。

7、新莽:公元8年到23年,持续时间15年。

8、东汉: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持续时间196年。

9、西晋:公元265年到公元316年,持续时间51年。

10、东晋:公元317年到公元420年,持续时间104年。

11、隋朝:公元581到公元618年,持续时间38年。

12、唐朝: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持续时间290年。

13、北宋:公元960年到公元1127年,持续时间168年。

14、南宋:公元1127年到公元1279年,持续时间152年。

15、元朝:公元1271年-到公元1368年,持续时间89年。

16、明朝:公元1368年到公元1644年,持续时间276年。

17、清朝:公元1644年到公元1912年初,持续时间267年。



除了夏商周三朝持续的在四百年以上之外,自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开始,均没有超过300年的,其中最长的唐朝的290年,其次是明朝276年,清朝267间,西汉210年,东汉196年。

这些封建王朝,就仿佛一个又一个的轮回,从新生到消亡,都是极其相似!

除了西汉是被外戚夺权、西晋自己作死、东晋被权臣夺权、两宋是被外族所灭之外,其余王朝的覆灭,大抵和农民起义有关!

比如说秦末的农民起义、新莽时期的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的皇朝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的闯王起义以及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

之所以会这样,与封建时期的土地制度有关!

中国的封建社会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农耕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而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着三种土地制度: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而这三种土地所有制,除了国家土地所有制带有一点公有制的性质之外(士兵屯田),其余两者都是很明显的私有制,土地是允许买卖和兼并的。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钱生钱是最快的,放在封建社会同样适用。

当一个新王朝建立时,为了维护统治开始重新分配蛋糕:皇族一份、其他地主阶级一份、农民一份。

这其中皇族和其他地主阶级占大头,百姓占小头。不过,一开始的时候,百姓拥有的土地能够让他们生存下去。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地主阶级就开始钱生钱,去兼并农民的土地。当兼并到一定的程度,农民没有生存资料了,就难以活下去了(这个时间,没有超过300年的)。


这个时候在外力的刺激下(天灾或人祸),一个领头人振臂一呼(这里要注意,这个领头人一开始可能是农民,但最终十有八九不是农民,除了朱元璋),农民开始造反,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

然后,新一轮的轮回开始!

之所以会造成这个轮回,根本的原因还是封建制度和封建制度下的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小镇月明


一个朝代的制度决定了王朝的长度,自从王朝诞生之初,这个王朝便已经为将来的灭亡打好了基础。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自秦以后,没有任何王朝的国祚超过300年。有人说汉朝和宋朝都超过了,但东西两汉和南北两宋本质上并不是同一个王朝,他们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王朝制度的选择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以后,进入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代,历代帝王都希望政治经济向中央集中,这样就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斗争。

初期的开国帝王在创立王朝之后,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收紧权力,如秦始皇、隋文帝、宋太祖的做法。再有一种选择就是下放一部分权力,如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唐太宗李世民、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等等。



我们先说说收紧权力,如秦朝,权力过度集中,整个社会以秦始皇一个人的意志转移,最终引起了原来占有权力的六国贵族不满,迅速走向了灭亡。

隋文帝之后的杨广也是如此,过度想要集中权力,引起了豪门世族的背叛,最终唐朝代替了隋朝。

宋太祖赵匡胤选择了比较温和的手段集权,虽然没有引起内部的叛乱,但是却造成了整个宋朝兵势孱弱不堪,对外战争屡屡割地赔款,酿成了靖康之耻,北宋因此灭亡。

新继任的南宋依然继承了赵匡胤的做法,最终因为兵势孱弱,被蒙古灭亡。




看来过度收紧权力不行,那么下放部分权力可以吗?答案显然是不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拥有了一部分权力,就会要另一部分权力。

汉初刘邦除掉异姓王后,大肆分封同姓王侯,结果仅仅几十年后就引起了七王之乱。

同样晋武帝以宗室为屏障,获得权力的宗室想要夺得更大的权力,结果引起了八王之乱。

唐朝下放权力,有了节度使制度,造成了藩镇割据,尾大不掉,最终被朱温灭亡了唐朝。

朱元璋的分封更狠,在其刚刚死后,朱棣就发动了叛乱,夺取了天下。

经过下放权力引起叛乱之后,新晋的帝王都选择收紧权力,于是就陷入了上述的矛盾之中,轮回再次上演。



不患寡而患不均

除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较量外,还有普通百姓和统治阶级的利益斗争。

王朝建立之初,因为皇族成员和政府官员比较少,所以侵占百姓资源也比较少。但是到了王朝的后期皇族成员爆炸式增长,而且阶级利益固化,有权有势的人占据了大部分社会资源,百姓民不聊生,唯一的出路就是拼死一搏,再次为社会洗牌。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分封子孙于各地,当时分封的亲王、郡王、将军一共四十九位。然而200多年后,朱元璋的子孙竟然有20万以上,甚至在明朝灭亡时,其子孙可能已经达到了百万以上,当时山西的税负都不能给够山西宗室的俸禄。而河南的亲王更是占据了河南三分之一的土地,其他郡王、国公等更是不可计数,这就造成了普通百姓的反叛。



那么在王朝中期,政府为了百姓权益改革洗牌可以吗?这种情况也是不可以的,西汉末年王莽为了百姓权益选择改革,最终被以刘秀为代表的豪门大族推翻,重新建立了秩序,而刘秀也吸取了王莽的教训,极力的讨好世族豪门,最终也为东汉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我是越关


三百年,似乎是一个诅咒,从秦朝到清朝,没有一个朝代能够有所避免,这是封建王朝最大的特色。

究其原因,非常好理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农耕社会,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农民,依靠土地,养活一大批人。但是种地丰收还是欠收,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气候


气候好理解,气候降低,粮食大幅度减产,小农经济遭受到破坏,封建社会产生动乱与动荡,加上长久的饥荒,人口锐减。所以,每逢此时,史书上记载的一定有“相食”字眼。

人饥饿死去,越来越多,累累尸体荒野,若没有及时处理,瘟疫爆发。某种人借助这次机会,号召民众,起义便产生,各地纷纷揭竿而起,重新洗牌,建立新的王朝。

而这中间间隔的时间恰恰是300年,300年一次巨变。除了粮食减产外,北方游牧民族也会南迁,二者共同点是都会爆发战争。

北方游牧民族属于靠天吃饭,哪儿草茂盛,往哪儿走。若气候变冷,草原上的草凋零,牛羊大片死亡,没食物的他们便南下,依靠抢夺我们的食物为生。矛盾也由此爆发!汉武帝打匈奴不正是如此吗?



第二个因素是土地的多寡

气候变化,影响着粮食产量,但是人能拥有的粮食过少,人口又多,所以爆发战争。忍不住一问,为什么没存粮?因为土地兼并。

新的王朝建立,第一件事一定是重新分配土地。接下来就是朝廷中央和地方豪强的博弈。初期,朝廷依靠土地所获得的税多,农民也属于自耕农,自给自足,老实上税。

但随着王朝发展,地方豪强开始侵占田地,自耕农也变成佣农,那朝廷的税也就在慢慢减少,朝廷中央的权力越来越弱,朝廷没钱来运转,怎么不变弱呢?


一旦爆发混乱,朝廷力不从心,动乱越来越大,又是重新洗牌。300年恰恰是土地兼并的极限。

综上,我认为王朝难破300年的原因是“气候变化”和“土地兼并”。所以,不难发现,王朝末年时,一定会有农民起义,那时候王朝处于“政治腐败+民生匮乏”。


非常茴香豆


自秦以后的历朝历代,无不上演中央皇权与地方豪强争夺土地和人口的斗争,最终都是双输的局面—王朝覆灭,这种周期律无法避免

自秦之前,裂土分候,天下共治,小国寡民,大家各得其所。

以周为例,周天子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把天下已知的土地分封给王室贵族和功臣良将,让他们作为一个个卫星国,拱卫周王室。

周天子对诸侯的要求不高,一般也就是隔个几年到天子那报道一下,述个职纳个贡,遇上周王要打仗就带兵跟随出征。

天子封土地给诸侯,诸侯再封给公卿贵族,公卿贵族也可以再封给自己的子弟,一级一级。

这种体制下,国家统治的成本非常低,反正平时大家各过各的,诸侯之间打来打去,周王也管不了就渐渐人畜无害。

当时人少地多,生产力也不发达,土地兼并也不严重,基本上没有改朝换代的风险。

自秦以后,皇权独揽,与地方争权,最终总是双输的局面

秦始皇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从丞相到县令,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以郡县制为保障,以发达的驿道和文书网络为依托载体,秦帝国建立了可以直管到每一个农民的高度的中央集权网络,这也使得他能调动庞大的人力物力修长城、建宫殿、搞移民等。

这种强大的统治力量可以保证国家拥有空前的资源调动力量及动员能力,也能保证国家稳定的财税,不过就是不能太透支民力,最终秦朝就死在了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上。

而后世的朝代,基本沿用了秦朝的这种中央集权体系,最多在细节上根据需要做一些改动而已。

这就逐渐形成了以下的历史现象:

王朝初期,由于百废待兴,人口稀少,土地又多,开国皇帝都会体察民情,休养生息,于是大家就努力种地,这时候豪强也很少,民间大多是自耕农,佃户很少很少,大家安心种地、按时交纳皇粮国税,然后自己也能衣食无忧,随后在开国100年左右,王朝都能达到顶峰状态。

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口问题,人口相对建国初期增长了好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是土地的增幅是有限的,而土地兼并却愈加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要么流亡出去,要么沦为佃农,不管这些农民的归宿如何,这都意味着朝廷能收的税会剧烈下降,能征的兵和调的劳役也每况愈下。

这也好理解,自耕农的税容易收,地方豪强家的税,地方政府大都很难收的全,甚至收不到,流民自然是收不到税了,佃户依附于豪强,属于隐性人口,更难以收税。

随后地方豪强的势力不断扩张,甚至招兵买马积累实力,而中央皇权的力量却举步维艰,对地方的控制不断下降。

此时一旦遇上天灾人祸,财政上不断捉襟见肘的中央政府无力赈灾或镇压叛乱,这样,流民四起,兵荒马乱,对于王朝的安全又造成新的威胁力量。

即使出现几个中兴皇帝,也最多给王朝延寿个几十年,暂时缓解一下社会矛盾而已,最终还是死路一条。

如果皇帝强行重新分配土地、清查人口、夺取对基层的控制权,可行吗?

不行,王莽试过了,得罪了所有的豪强势力,最终群雄四起,他迅速垮掉了。

因为此时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已经几乎没有了。你要么安静的等死,要么快快的找死。

最终,来个什么天灾人祸的事情,点燃各种矛盾,狼烟四起,天下大乱,经过一番洗牌,又一个新王朝诞生了。

这期间,老的王朝死了,老的豪强也基本死光了,反正都输了,当然也有个别豪强运气好的能做新王朝的皇帝。


云中史记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和大家说个历史故事吧,南宋末年,贾似道掌权,蒙古军队已经开始进攻南宋了,当时朝廷可以说外患严重,皇帝就派贾似道去前线支援。贾似道路上,手下人就问他有什么退敌良策,他说没有,手下人就好奇既然没有问什么你还要求去前线支援。

贾似道是这么说的,宋朝立国三百多年了,该灭亡了,我们投降吧。

宋朝开国,960年到1276年,三百多年的历史,那时候的人们就认为该灭亡了,我们不说全部,毕竟贾似道不代表所有人,但毕竟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

这个可能和五行相生相克,朝代轮回有关系。

当然这是当时人的一种迷信看法,但毕竟当时代表一种观点,所以很多时候,人们觉得王朝气数已尽,就墙倒众人推了。

明朝灭亡时候也有这个观点,当时是内忧外患,一个是后金,一个是农民起义军,明廷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堵窟窿的办法,就像现在的套路贷,慢慢地还不上了,窟窿堵不上了,明朝也就灭亡了。

灭亡唐朝的朱温,他哥哥朱全昱说过一句话,朱三,你本无赖,蒙上天眷顾,让你当个节度使还不行?奈何你灭了唐朝300年社稷,你这样我们朱家是要遭报应的。

结果,朱温和儿媳妇乱伦,被亲儿子朱友珪杀死,儿子之间又相互仇杀,朱友贞灭了朱友珪,最后朱家王朝被死敌李存勖灭了。

这算报应吧。

综上所述,当时人们都有个宿命的看法,有的时候王朝灭亡,是当时人二三百年差不多了,墙倒众人推了。

其实更重要的是,开始皇帝都是从刀光剑影过来的知道获得江山不容易,为了长治久安,愿意采取有利于百姓的措施。

而越到后面的皇帝,从小在深宫中长大,对民间不了解,养尊处优,不知道百姓疾苦,所以很多措施不利百姓。

最重要的一点,长久稳定带来的问题。最底层和最高层中间那部分人固化了。

最底层的生活最高层不了解,中间阶层人盘剥底层百姓,蒙蔽上聪。

所以雍正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才会那么难办。


勾勒历史的世界


对于历史上自汉以后很少基本没有超过300年的朝代,普遍的认为是土地兼并是最主要的原因,毕竟在古代不管是东西方土地的价值就类似能量守恒的终端,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或者即将打破,就是社会不稳定的开始,我们也必须要看到的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土地兼并的进程和节奏因为生产资料的丰富和加快,无形之中对于朝代的更迭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实也有一种不是太缜密的论调是,我国的宋朝其实已经是超过300年的朝代,并且它的灭亡原因主要也不是因为严重的土地兼并,因为结合宋朝的国情,它控制的版图与其它大一统王朝还有着一定的区别,毕竟广阔的北方土地他并不受控,这也造就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于工商业的发展是最为宽松的朝代。

不然每年对于周边的岁币本身就是非常消耗国力的事,只不过后来的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成了非常凑巧的灭国之战,所以可以讲宋朝要不是因为自己的国体有问题,不说超过周汉,至少国祚时间也是排在前面的,一个国家土地是根本没有错,但当政者若只拘泥于农耕文明,天天只在土地里刨食,必然会走前代的老路,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说因为物质高度发展后带来的奢侈灭亡之祸,至少找到国家税收的另一个支柱才会更好的延续朝代体制。


长安小师爷


以前和一个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比喻一下更恰当。

1,新王朝建立,一个农民分的地一年可以产600斤大米,自己吃300斤够了,剩余可以换钱

2,王朝前期,人口剧增,新开发田地能供应多出的人口。一个农民每年仍然可以剩下300斤粮食。

3,王朝中期,大地主,大财商增多,垄断出现。一个农民仍然可以剩下300斤粮食,但是只能换更少的钱。

4,王朝后期,阶级固化。矛盾增多。人口太多。新开发的土地以及提高的生产率都不能满足剧增的人口。大量农民剩不下粮食。

5,王朝末期,逢天灾人祸,矛盾激化,大部分农民破产或濒临破产,温饱问题不能解决。造反。王朝推翻。人口骤降。

6,以前看过一篇论文讲研究地质发现,找不到出处了。大概意思是历史上基本几百年就会出现几十年天气异常情况,这也是一个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