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奶娃的女战士,也都曾是柔弱少女啊|母乳喂养这两年

每个奶娃的女战士,也都曾是柔弱少女啊|母乳喂养这两年

怀孕时,所有人都告诉我,母乳喂养是世界上最轻松、最省钱、最有营养、对孩子最好的事。却没有人告诉我,对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一场「头破血流」的战争!(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生完第一个星期,宝宝在怀里像狼崽一样猛吸,妈妈们却表情狰狞,忍住RT流血皲裂的剧痛,龇牙咧嘴。要不是自己亲生的,估计早就一巴掌拍某娃脸上让她松口了……

生完之后,所有人又都劝我,其实不用那么固执,奶粉一样可以养大孩子。

我却咬着牙,坚持了近两年日夜哺乳,不出门超过3小时,没有夜生活。胆囊炎痛整晚不敢吃药、乳腺炎高烧退了继续半夜喂奶……

「太疼了就不喂好了嘛。」每次跟老公或者还未生育的闺蜜倾诉,听到他们这么回答,哪怕知道出于好心,也要忍不住生气。

母乳对孩子的好处,是所有妈妈都认可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听者觉得轻如鸿毛,只有经历过才知重若泰山的事。

母乳喂养之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尝遍辛酸泪。

如果再有人说「母乳喂养很轻松,聪明妈妈这样做」,我送你这篇文章,请甩到TA的脸上。

1

时间:出生第一天

地点:产房

一个半残产妇的挣扎

「第一天千万别喂配方奶啊!」

犹如一句接头暗号,所有新手老手妈妈们,都会对新进「母乳大法好」的群准妈妈如是说。

因为第一口母乳对孩子至关重要,被称为「黄金初乳」,但是它的产出过程需要2-3天的时间,需要新生婴儿的全力配合。

而这两天的等待,如同《蚁人》中的量子领域,会全面摧毁人的意志,以及一个家庭的团结。

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在潮湿闷热的产房里,摇篮里刚出生的婴儿嗷嗷待哺;产妇无力地瘫倒在床上,伸着一条胳膊挣扎地探出身;奶奶一手拿着一小瓶盖的配方,一手拿着软勺,面露威仪;爸爸躲在一边,假装翻看外卖单,试图遁地逃走……

有多少的婆媳世纪之战,就从这幅画面开始。

每个奶娃的女战士,也都曾是柔弱少女啊|母乳喂养这两年

我也不能幸免。

明明进医院前,开好了家庭会议,强调了10遍:不要给孩子加配方奶,让她吸母乳。结果当我生完之后,身体剧痛,元气大伤,婆婆还是听信了护工的话,生生加了三次配方奶。

你们不能这样欺负产妇不能动啊!!!我费这么大劲生的孩子,却连决定她吃什么的资格都没有。如果说在产床上,觉得自己像案板上的鱼肉。而此刻,正觉得自己的自尊、自信、掌控感正在被大卸八块,全面瓦解。

一切提前预习功课都是纸老虎,第一回合算我输。

咬牙切齿又无能为力,恨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也恨自己不争气。

这时候,全世界竟然还剩一个人相信我,支持我。

就是那位刚出生的小人儿。每天,她都会被护士定时抱到我身边。软乎乎的小家伙眼睛都睁不开,还要红着脸使劲把小脸凑过来吃奶。

然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RT开始经历钻心的破裂、结痂、流血、再结痂……

第三天,终于出奶了。

几乎要哭出来,新世界的大门,终究还是为我打开了。碎掉的自信心如同侧切的伤口一样被缝合。

2

时间:1月龄

地点:家中

全世界都与我为敌

浑浑噩噩,挂着黑眼圈,不知今夕是何夕。

每天昏迷着醒来,昏迷着睡着,昏迷着喂奶,连跟家人怄气都是半昏迷的状态……(未育的亲们,请想象一下,你半个月之内提案修改58次的状态)

母乳虽然有了,但是很稀薄。这时候宝宝的胃口又很小,每次只能吃一点。几乎两个小时就要哭闹,半夜也不例外。

月嫂在撑了两个晚上之后,打着哈欠旁敲侧击地说:

「你看你都这么辛苦了,晚上加点奶粉吧,这样你俩都能睡得好。」

「你看你都皲裂了,多疼啊,加点奶粉吧,不然很难好的。」

「你是不是奶不够啊?都是瘪的,孩子老哭,是没吃饱吧?要不加点奶粉吧。」

每次听到这些,我都恨不得要爆炸!花钱请你来,不是来气死我的!

这还不算完,她选择站到婆婆的队伍里。而婆婆身后是一个强大的后援团:所有前来探望的女性亲戚都加入了攻击的阵营。

每个奶娃的女战士,也都曾是柔弱少女啊|母乳喂养这两年

晚上躲在厕所里哭。

「孩子是我生的,怎么喂养我说了都不算吗?」

「宝宝哭,真的是因为我的母乳不够吗?」

「我这样硬撑,真的有好结果吗?」

眼泪还没擦干净,宝宝就开始嗷嗷了。提醒自己不能放肆哭,对乳汁不好。

那个时候深刻体会到,为什么产后抑郁的比例这么高。母乳喂养,事关的不仅是宝宝的口粮问题,而是新手妈妈的信心和意志。

「一定要让宝宝实现纯母乳喂养。」这句话成了我克服一切心理和身理困难的唯一动力。

终于,在日夜不辍的坚持亲喂下,光明终于到来了。我实现了每过两小时都会涨得自己醒过来,宝宝吃着吃着就自己满足地睡过去。

那一刻,真的很想昂首挺胸地跟所有人说:「看到了吗?我天生就为妈妈这个身份准备着。」

第二回合,我赢了。

柜子里,准备待产包时让闺蜜从澳洲人肉背回来的那罐备用奶粉,我始终坚持没有打开过。

3

时间:3月龄

医生给我下了判决书

全世界只有一种人,连生病的资格都没有。那个人就是妈妈。

宝宝越来越胖,跟母乳磨合得越来越好。然而,就在我悬梁刺股时,预料不到的难题出现了。

产后三个月体检,发现激素突然呈现甲亢的趋势。医生说,需要做螺旋CT确诊,不得耽误。

连盐都不敢多吃的我如同五雷轰顶。做CT需要注射碘显影剂,机器还有辐射,可我现在的状态,根本不可能停下不喂奶。

我问医生,不做不行吗?得到的答案是,就算不做,长期甲亢对孩子也有影响,逃避不了的。

每个奶娃的女战士,也都曾是柔弱少女啊|母乳喂养这两年

坐在车里闭着眼睛,问自己:怎么办?

这一次,真是一场腹背受敌的战役。

「暂时投降吧!」我跟自己说。其实根本也没有别的选择……

回到家,打开还未开封的奶瓶仔细消毒。找出备存的奶粉,仔细翻阅生产日期,翻译营养成分表、打开亲自尝尝味道……好像知道的多一些信息,我就可以多原谅自己一点。

回到家看着孩子吃饱奶粉后熟睡的小脸,滋味复杂。

4

时间:6月龄

地点:公司

别碰我,我身上有炸弹

过犹不及简直是「做妈妈」这件事儿上的魔咒。

检查出来身体并无大碍,只是产后激素的暂时紊乱。大喜过望,信心又找回来了。那罐开过的奶粉,因为打开不能超过半个月,我将它通通倒掉了。

有了这次的教训,我决定大量地存奶。买了一个小冰柜,每一层都塞满了鼓鼓囊囊的冷冻母乳。

一切都是为了四个半月产假休完去复工做准备。

卧薪尝胆,准备了整整一座城池的弹药,就为了空城时也可以毫不畏惧。

我只顾拼命吸奶存奶,却导致泌乳的生物钟紊乱。上班之后整个上午工作时间都涨的快要爆炸。午休时间来不及吃饭,便赶紧躲到没有空调的母婴室里吸奶,满头大汗加瞌睡得不行。

一天,部门开会没来得及吸奶。晚上回到家,高烧到39.7度。

急性乳腺炎了。

半夜退烧,身体疲惫不堪。第一次想要示弱:多希望有人来拯救我啊。

每个奶娃的女战士,也都曾是柔弱少女啊|母乳喂养这两年

一夜无眠。

第二天,我做了一个打自己脸的决定。我要给她添加奶粉,实施混合喂养。

这个跟之前判若两人的决定,并非一时脑热。那天晚上看了一篇文章,说到国外的医生,在产妇生下孩子后,都会将婴儿隔离,好让产妇好好休息。因为在他们看来,产妇的休养恢复和情绪的安抚,与宝宝的喂养需求同等重要。

这给了我一些思考,想到重回职场以来的狼狈和力不从心,也想到孩子已经半岁,体质强壮,到了可以添加辅食的月龄。

自我意识开始渐渐复苏。

我不再满足于当一只称职的奶牛,还想回到那个从容的职场精英;不愿自己只是无微不至的保姆,还想成为她的榜样和骄傲。

于是又找到闺蜜大头,让她帮我从澳洲的超市寄来了跟之前一样的爱他美白金装。

宝宝对各种品牌奶粉的耐受程度不一样,既然吃过一次,没有出现便秘、腹泻、或者其他症状,说明是适合她的,尽量不要更换。

接下来,是添加奶粉的适应期,从半瓶到一瓶,再到一天三顿的过渡。

原本以为,吃了奶粉的孩子会不会排斥母乳,事实上孩子适应得很好,也分得很清楚。两者她都需要,也都很喜欢。

她依旧自顾自地飞速长大,一天也不落下:学会坐、学会爬、学会叫「妈妈」……

有点失落,而这个失落却让我幡然醒悟。

一直以来,将孩子对我的需求视为全部,用尽全力也要达到。而今意识到,其实是我太需要孩子的依赖,以此建立自己做一个妈妈的信心。当孩子渐渐长大,我的信心逐渐可以从其他地方(陪伴、交流、辅食喂养等)获得时,我不再在「纯母乳喂养」这件事上苛责自己。

放下这个执念,我变得越来越轻松。只要早晚亲喂,白天再也无需挤奶,涨奶的症状也消失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