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變現》——斜槓青年的人生逆轉

今年新媒體圈子裡出現了最火熱的一個詞語,不是變現,不是營銷,不是漲粉,而是“斜槓青年”。

年初時我就曾忍不住去“度娘”過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嗎?度娘給出來的答案也只是字面意思,但你依然可以當做是你知識的延展閱讀。

斜槓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知識變現》——斜槓青年的人生逆轉

如果你熟悉新媒體這個圈子,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自我介紹的小程序會不斷的升級,從簡單點的群文字介紹,到群勾搭,再到圖文並茂的自我介紹了,當然你也會發現很多的斜槓會這樣介紹自己,例如,張三,新媒體講師/頭條文章作者/攝影師,那這裡的“斜槓”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特別是在一線的大都市,斜槓青年越來越流行,已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所以你也可以明白很多為什麼要拼命努力去選擇做斜槓青年了。

關於時代,我記憶裡狄更斯《雙城記》就是一個最好的詮釋這是最好的時代。因為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很多的普通人都看似有機會靠自己的興趣愛好實現人生的逆轉;

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多少人被倖存者偏差所迷惑,結果能力撐不起夢想,折騰了半天卻是一事無成。

《知識變現》——斜槓青年的人生逆轉

最近在閱讀教主的《知識變現》一書,讓我對“斜槓青年”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最開始可能只是覺得的理解為,每個人都能做斜槓青年的時候,這個能,是可能的能。而不是能力的能。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把自己的興趣發展成拿得一門手藝,也不是每個人的手藝都能夠變現的。

《知識變現》這一本書其實是兩位網絡大咖合作寫成,一位是暢銷書作家蕭秋水,另一位是擁有百萬公眾號作者剽悍一隻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收入頗為豐厚,受歡迎的自由職業者,反正我早已被他們圈粉了。

我身邊有很多喜歡寫文章的朋友,有一天A在群聊說起來,他立志要靠寫作獲得10萬粉絲,當作是她的一個年度目標,大家在群裡也會禮貌性的對她說,加油~日更的人就是有動力。

A卻說:不,我這個目標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來的,我只把寫作當做減壓的方式,而是要刻意練習,在這個過程禮她還需要學習知識變現的方法論才可以說是因為“新媒體”賺錢了。

過了很多天,我才理解她說的這個思考點,因為我通過實踐情況分析,好像我們是真的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發展,而是要像研發一個產品一樣制定好目標和達成路線,嚴格執行,在推進的過程中再做動態調整才有可能賺錢。

《知識變現》——斜槓青年的人生逆轉

《知識變現》這本書共四章,閱讀起來也會比較輕鬆,書裡採訪了18位當紅的網咖,大部分是我很多從事新媒體圈子人的夢想,作為訪談對象他們分享自己記錄自由職業者的生活百態。

書裡的寫作者給我們分享了,當一個默默無聞的人需要成為自由職業者的大勢、斜杆青年和自由職業者的透析、成為自由職業者的準備和成為自由職業者後面臨的競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覺得書的內容是非常正能量了,分享了成功人士從“草根”開始到人生逆襲,不是平白無故的,這樣的一群人是有選擇能力,可進可退,收放自如,才可以達到我們看見的自由職業態。

開始理解不了選擇一種為什麼他們會放棄體制內的生活、放棄可以大富大貴的生活,去選擇碼字嗎?去選擇演講嗎?

一直到現在才可以清晰的理解,好像一個人開始選擇做這些和“錢”沒有很大的關係啊。

《知識變現》——斜槓青年的人生逆轉

他們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用自己的能力堂堂正正地賺錢,養活自己。有廣泛的興趣,有很多的朋友,其實在我現在的狀態看起來也是一些非常熱愛工作的人,這些的選擇讓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看起來也有明確的分界,水乳交融。

是的吧,或許,別人經歷過的故事,總給自己一點的思考。時代的大潮裹挾這人前進,類似我這種不自救的人只能原地等待命運的捉弄。當我不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很快我就發現自己原來已經被這個社會淘汰的可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