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如果成爲東線總司令,德軍能在蘇德戰場逆轉戰局嗎?

耕介


其實現在曼施坦因這麼火,很大原因是他那本事後諸葛亮的專著——《失去的勝利》,而且曼施坦因在戰後西德軍隊地位很高(聯邦德國國防部的軍事顧問),所以,形象自然非常正面。

不過,失敗是必然的,換了主帥德軍倒是可能會多抗上一段時間,幾個月,或者幾年。

1942年春,莫斯科保衛戰以德軍的敗退告終,這意味著,德軍橫掃歐陸的“閃電戰”不靈光了,“閃電戰”轉變成了持久戰,這注定是一個失敗的開端。

先排除希特勒等納粹高層用人方面的多疑和頻繁更換主帥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假定曼施坦因充分掌握了整個東線的絕對指揮權。那麼失敗還是難以避免的:

第一、德國是個資源小國,戰略資源匱乏,戰爭潛力處於弱勢,而以美蘇為主的盟軍則還保有巨大的“戰爭潛力”——比如人口、資源。

“閃電戰”一旦失靈,打到了相持階段,資源的不平衡就顯得更明顯,比如德國(包括其征服地區和僕從國),石油產量4800萬噸,蘇聯是2億。沒有油料供給,裝甲部隊就是擺設。比如西線44年底到45年初的阿登戰役,最新的虎式坦克因為缺少油料而被丟棄在路邊。同樣,德人口數量有限(德8000萬,蘇聯1.8億,希特勒拒絕動員婦女,導致德國國防動員效果減半),資源匱乏,難以支持在戰場上不斷失利的情況下做持久戰

德國本土除了煤炭,基本什麼戰爭資源都沒有。

43年44年開始,已經脫離了“閃電戰”的威懾,越來越耗不起了。拿空軍為例,即便戰爭初期,德國飛機在戰場上以一敵十,時間久了還是拼光了家底,而以美蘇為主的盟軍則還保有巨大的“戰爭潛力”。比如人口、資源,甚至廣大的腹地進行飛行員的訓練累積飛行技巧。

尤其到了1944-1945年,盟軍和蘇軍攻下了越來越多的德佔領區和德國本土工廠,控制了越來越多的德國工人和戰略資源,從而使德國的工業遭到了不可逆轉的打擊。

第二、國防動員的不充分,不合理。大量高素質的,有經驗技術工人被徵調到了前線,婦女作為新手進入一線生產,得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訓期和適應期,導致生產效率受到影響。二戰德國深受普魯士傳統精神影響,認為打仗就是男人的事,拒絕動員婦女上戰場(二戰中,穿軍裝的德國女人不是正式軍人身份,沒有軍銜標識,叫國防軍女助手——下圖)這種國防動員的結果是:大量一線高技能工人都被徵調前線當炮灰了,天天圍著孩子鍋臺轉的婦女接手,短期內生產效率肯定會受影響。

第三、蘇聯有美國這個多金的“盟友”和德軍兩線作戰的壓力。而且,只要戰爭還在繼續,英國和美國會源源不斷的援助蘇聯,德國卻是自己一個人的戰鬥,還得時不時的抽手料理一下拖後腿的意大利盟友。這個大家都喜聞樂見,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第四、德國戰線拉的太長,後勤補給成問題。裝甲部隊推進的越順利,戰略縱深就越廣,你的補給線就越長,蘇聯和德國的火車鐵軌規格不同,加上游擊隊經常破壞鐵路線,所以後勤補給主要是走公路運輸,一車油從後方拉到前線,除去車輛往返自身的油耗,實際上能運過去的也不剩幾滴了。

進入1944年(下圖),德國四面臨敵,從挪威到北非,廣大的東歐、蘇聯佔領地,從地中海到波羅的海,到處都需要分配軍隊,供應補給。這樣導致德軍的動能分散各地,戰鬥力自然被削弱。加之,軍工製造的原料和作戰武器燃料的來源地,隨著戰爭的進行逐漸在地面戰爭中失去,飛機造不出,造出來了被英美戰略大轟炸炸掉了,沒被炸掉又因為交通癱瘓運不出去,運到前線又沒航空燃油飛不起來,制空權進一步喪失,無法協助地面裝甲部隊,保障運輸路線的暢通,裝甲部隊又缺乏油料補給,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德軍機械化軍團背後的騾馬補給部隊。

第五、曼施坦因和負責法國海岸防務的隆美爾一樣,都是擅長攻擊戰,弄“閃電戰”這一套,藉助的是機械化裝甲部隊,集中坦克進行快速進攻或者反擊。

然而,蘇聯領土廣袤,惡劣的氣候和糟糕的基礎設施,最大程度的吸收了德軍“閃電戰”的動能。

先說氣候,冬天冷就不多贅述,除了對士兵毀滅性的傷害,也嚴重影響了槍炮的性能,槍栓拉不開、炮兵瞄準器凍壞,而蘇軍的武器上塗有冬季潤滑油,使用非常靈活,但在嚴寒中長大的蘇軍是在本土作戰,供給力要比德軍強得多,蘇軍的機槍平時都披著槍套,以防凍壞,服裝也更為實用;

而德國的服裝重點放在了美美的方面,德軍穿著筆挺的修身毛呢制服軍裝在泥地、雪地裡面裡摸爬滾打,而對手是長期駐守極寒地帶,已經非常適應嚴冬氣候的蘇軍。

再看基礎設施,進入到蘇聯落後而廣袤的腹地,基礎設施非常簡陋,基本沒有像樣的公路,單說夏秋多雨時節,路面非常泥濘,,對“閃電戰”的主角——裝甲部隊非常不友好,反倒適合騾馬等畜力車行走,裝甲部隊幾乎喪失了運動速度和機動性,裝甲部隊一旦喪失速度,再伴隨著油料短期的現象,再優秀的將領也難以挽回敗局。


這種路況,履帶和車輪真不如兩條腿——二戰中,蘇聯落後的基礎設施和惡劣的氣象、地理特徵在最危急的時候擋住了德軍的進攻。

第六、“以戰養戰”的策略長期下去會導致蘇聯人民的拼死反抗。比如,早期的烏克蘭人因為蘇聯蹩腳的民族政策和斯大林農業集體化的強制措施,不少烏克蘭人在蘇德戰爭初期都簞食壺漿的迎接德軍,甚至看作是對本民族的“解放”,積極“參軍入伍”。(下圖)


然而,進入到戰爭的相持階段,德國一改之前對烏克蘭的親善政策,開始對蘇聯糧倉、礦產資源豐富的烏克蘭採進行系統的、徹底的盤剝,奪取了大量的戰略資源,此外,烏克蘭的農產品也被完全徵用,牲畜和其他農產品,被幾乎是無償的的地運往德國,來維持德國的戰爭機器的運轉。加之對當地猶太人滅絕式的屠殺,強徵烏克蘭勞工,導致戰爭中後期,烏克蘭人民開始普遍反德,積極加入紅軍,或者參加游擊隊,蘇聯各族和軍民空前團結。

對烏克蘭實行德版的“三光政策”


烏克蘭人被強徵“東方勞工”,去德國或其他被佔領區做苦工,這些人也被稱為“白奴”。

烏克蘭的女游擊隊員

假設曼斯坦因成為東線總司令就能扭轉戰局的觀點未免過於樂觀。事實上,一場全面戰爭的勝負依靠的從來都是軍事、政治、經濟、綜合國力(戰爭潛力)等方方面面因素綜合較量的結果,不單取決於哪個神人的神助攻。畢竟,一個優秀的將領不能扭轉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決定戰爭勝負的也並不是全是前線的將領和官兵。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不要再說逆轉戰局了,搞得德軍二戰輸的很冤枉一樣呢。

的確,希特勒獨斷專行,但是你要說軍事才能,希特勒還是有的,而且很不錯。

但是他獨斷專行,總是愛越級指揮,這讓軍事傳統優良的德國軍官團很排斥。

而且希特勒冷靜的時候還好,但是不得不說他在大多時候很瘋狂,瘋狂到失去理智,比如在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戰鬥中,打上頭了就不行了,一意孤行而偏執。

你說讓曼施坦因擔任東線總司令,可以啊,你還得保證後方的元首別越權指揮啊!

這完全不可能啊,你不能讓一個掌握著權力的理想主義者一直看手下人辦事不插手啊!

而且德軍內部對戰略計劃分歧也很嚴重,比如庫爾斯克戰役,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意見就是不和的,曼施坦因統帥東線也並非能夠操控全局。

而且雖說在哈爾科夫的反擊戰中,曼施坦因用神來之筆挽救了南線的潰敗,但是德軍輸在總體戰的無奈和體量的差距,並非是哪個統帥的問題或者戰略戰術的問題,而是整個大局觀的考量失誤,才導致對蘇聯作戰的最終失敗。

蘇德戰場真的沒有翻盤機會了嘛?

有,那就是德軍必須贏下每一場戰役,每一次細小的失誤都不能有,但這基本是不可能的。


歷史區總柴


這個假設的答案是沒戲。曼施坦因雖然說是二戰中德國最優秀的陸軍將領,但是想指望著他能夠大翻盤,這個已經超過了曼施坦因的能力了。

德國在二戰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內部糟糕的動員生產管理,可以說德國失敗的原因不是仗打的不好,而是斯佩爾部長上臺的太晚了,沒有足夠的時間整合歐洲的資源來對付蘇聯這個體量巨大的對手,後來還要加上美國那個體量更為龐大對手,這個是德國根本無法應付的。

德軍的將領水平的確佔有一些優勢,這個主要是對於坦克機動作戰的先知先覺,在和盟軍的作戰中佔有一定的戰術優勢,但是隨著戰爭的繼續盟國軍隊也在學習戰爭,已經在戰術水平以上慢慢彌補了與德軍的差距,但是德國在武器數量上以及各種補給品生產上的劣勢卻沒有被彌補,反而由於自己地盤的不斷縮小,各種資源的枯竭,這個劣勢是越來越大了。

具體到東線,曼施坦因對付蘇軍進攻的辦法其實就是利用蘇軍的弱點,尤其是開始階段,對於大縱深的機動作戰把握不準,容易冒進的弱點,集中所有裝甲力量,對於冒進的蘇軍部隊進行反擊,再吃掉缺油少彈的蘇軍坦克部隊以後,再利用打開的戰線缺口對於蘇軍的縱深進行突擊,迫使蘇軍後退。

這種辦法對於蘇軍進攻方向的判斷要求很高,同時還有就是要集中相當數量的坦克部隊。但是這兩個方面德軍做的都很糟糕,德軍對於當面蘇軍的偵察工作做的不是一般的糟,到了蘇軍的反攻階段,德軍對於蘇軍的進攻方向幾乎就沒有判斷對過,蘇軍總是成功的騙過了德軍的偵察,把進攻的矛頭坦克部隊部署到德軍意想不到的方向,達成戰役的突然性。而集中坦克部隊進行反擊,在蘇聯境內也有很糟糕的基礎,就是蘇聯境內的基礎設施及其糟糕,公路到了春天就是泥潭,沒有道路坦克部隊機動完全就是在爬,失去了運動的速度,根本就無法對出現的冒進之敵進行反擊。

這些弱點是曼施坦因很難改變的,尤其是由於集中坦克部隊,曼施坦因在蘇德戰場的南線獲得巨大戰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南線幾乎集中了德軍所有的坦克部隊,當戰線的北端和中段出現情況的時候,受制於糟糕的道路情況,部署在南線的坦克部隊很難迅速的機動到戰場。而對於這種協調一致的多點進攻,蘇聯人可是行家,在沙俄時期的一戰,俄國人發動過波洛西洛夫攻勢,就是採用多點進攻打破了東站戰線的僵局,蘇軍可比俄軍強大的多。蘇聯人也是這麼做的,歷史上的十次打擊,就是一系列協調一致進攻。

對於這種情況,曼帥恐怕要在戰線的各段都部署一支強大的坦克部隊,但是需要多少坦克可真的不是曼帥可以決定的。

曼施坦因是非常優秀的將領,但是他不是神仙,換一個優秀的將領不能改變德國由於動員不足而造成的物質上的巨大劣勢,而二戰實際上是一場兵工廠的競賽,決定戰爭勝負的並不是前線的士兵將軍,而是後方那些站在機床面前的老弱婦孺們。

順便說一句,德軍的將領現在有點被神化的太厲害了,和蘇軍以及英美軍的將領來說,德軍的將領勝在作戰經驗相對豐富,但是這種經驗隨著盟軍將領包括蘇軍將領作戰經驗的日益豐富,慢慢的變得不值一提了。而德軍將領的學習能力要比盟軍將領差。對於發生了變化的情況沒有辦法很快的適應。


有痰


在多線作戰和國內被盟軍搞得一塌糊塗的前提下,不管誰在東線也不可能再有什麼大成功了。

就算曼元帥來指揮,能多打些勝仗,但對於後期巨大的數量優勢的蘇軍,要真正改變戰場情況根本不可能,因為能較輕鬆殲滅蘇軍有生力量的機會已經喪失(42年~43年上半年)。特別是44年開始,曼元帥所提倡的機動防禦也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不但兵力、道路及有限的裝甲力量所不容許,燃料後勤供應也會逐漸捉襟見肘,更重要的是蘇聯空軍力量的崛起,使白天一切調動都變得不可能,再也不能像以前不去考慮空襲的影響了。

從44年年中開始,蘇軍已基本掌握了制空權,蘇軍攻擊機和轟炸機的作用已可以影響地面作戰的戰役進程了,不但可有力支援進攻,還可以較從容地打擊後方目標,對於白天部隊調動或撤退的打擊更是手到擒來……

德軍即無力承受大的空中打擊,也無力改變被動挨打的狀況。但曼元帥指揮的話,東線可能會多拖很多時間。


探測衛星A


除非授予曼施坦因對整個東線的絕對指揮權,希特勒不再插手東線的任何具體指揮,方可能有所轉機,最起碼不會出現非常嚴重的戰略失誤!尤其如第6集團軍的悲劇!


實際上假使希特勒一開始就像波蘭戰局一樣把指揮權全權交給陸軍總司令部,即使不用曼施坦因,德軍也不會敗的那麼快!


比如在巴巴羅薩計劃中陸軍總司令部一定會堅決的執行以莫斯科為目標的原計劃,而不是轉向基輔;而在第二年的夏季攻勢也會始終把目標放在高加索地區,而不是斯大林格勒,至少不會犯把兩個重兵集團軍(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全部集中於斯大林格勒城的巨大危險,全然不顧其危險的兩翼(用聯軍來做德軍的側翼掩護,簡直是自欺欺人);以及在後來的一系列防禦戰中,希特勒總是不遠放棄那些突出部(突出部在己方採取攻勢行動時無疑非常有用),不僅拉長了自己的防線,使得兵力更加不足,而且很容易被蘇軍的鉗型突擊包圍(庫爾蘭集團軍群數十萬軍隊的據守毫無意義,可希特勒就是不讓撤退)。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讓曼施坦因來出任東線總司令,而是希特勒願不願意放棄對東線陸軍的控制權。假使希特勒把指揮權真正交給陸軍總司令部,無論是哪個優秀的德軍將領都可以出任陸軍總司令,不過曼施坦因確實是東線大部分將領一直認為的陸軍總司令的最佳人選。


小小狼王


除非希特勒在1941年6月開始,就任命曼施坦因為對蘇戰爭總司令,而且授權其全權指揮,希特勒本人和指揮部不再幹涉,如果真是這樣,對蘇戰爭還真有可能重寫。



曼施坦因是德國最出色的“閃電戰大師”,擅長突然發起閃電進攻,以及在敗退期間反手進攻,正因為如此,曼施坦因總能以弱勢兵力或相當兵力時,圍殲對方對等數量的軍隊,如果曼施坦因來指揮對蘇戰爭,德軍第六集團軍不會被圍,不會抽調精銳的坦克部隊去南線,而且很可能拿下莫斯科,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按照曼施坦因的計劃按時發起,德軍是可以取勝的,如果庫爾斯克會戰勝利,蘇聯就真的元氣喪盡了。



但是,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只有勝負,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毒刺劍客


換了誰也不行。

誠如一樓所說,曼斯泰因之所以出名,全因他那本書《失去的勝利》。許多人以為只有曼斯泰因本領高強,失敗都是希特勒的錯。

其實,這是個謊言。我手頭有一本書《朱可夫元帥回憶錄》,經常看這本書。

朱帥在回憶錄中經常提到曼斯泰因以及他的《失去的勝利》。朱帥說到,西德的歷史學家往往把失敗歸罪於希特勒的固執與狂妄(這是掩飾自己的失敗,筆者注)。似乎聽上德國將軍們的意見就天下無敵。其實德國的失敗在於過分高估了自己的實力,過份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黨的堅強領導,蘇聯人民的勞動英雄主義精神,與紅軍戰士的愛國主義精神才是打敗希特勒德國最根本的原因。

我認為朱帥的解釋才是最正確的。否則,你根本無法解釋,在希特勒侵佔了蘇聯最發達的經濟區,控制了蘇聯大量的資源與人口,戰爭潛力進一步增強之後,為什麼蘇聯還能以不發達的剩下部分國土為依託,不但抵抗住了希特勒的兇猛進攻,而且還有力量舉行反攻,最後消滅希特勒德國。

我讀《朱可夫回憶錄》時,反覆思考這個問題。

要知道,在當時,真正抗擊住希特勒兇猛一擊的只有斯大林的蘇聯。這在當時,英,美等國都清楚的。

現在,人們提出這樣那樣的假設,如德國換帥等,開啟大家的腦洞,想法當然是非常好的。既然大家有興趣研究二戰,研究蘇德戰爭,我建議大家拋開偏見,不僅要看《失去的勝利》一書,更應看《朱可夫回憶錄》(因為他才是代表蘇聯打敗希特勒的統帥),看看他怎麼說,全面瞭解一下雙方的情況,最後得出客觀的結論。

你認為呢?


陽城導航


看曼施坦因用什麼戰略,戰術上不用擔心,大師級基本當時全球頂級水準,最重要是後勤,還有對佔領區的做法,首先要知道俄國是個大國,不可能一擊打垮,也不可能全部佔領,必須採取分裂,拿下蘇聯土地後,必須給當地人解放,讓他們獨立,成為衛星國,這樣至少能有三百人為德國戰鬥,千萬人可以作為勞工,從德國修一條鐵路跟著部隊前進,大平原鐵路好修的,從中路修過去,在前線往兩邊修,連接南部,北部,軍團,南部北部同樣有鐵路,這個是迴路,拉著戰利品回去,以德國工業能力,提前預製好鐵路備件,在平原直接鋪過去,修鐵路的速度不會比進軍慢,鐵路跟上後勤就有保障,而且前線可以橫向調兵,這個足夠擊潰蘇聯了


考拉123397996


不得不說,如果那樣的話,德國扭轉乾坤的幾率還是很大的,因為戰爭是很難預測的。

有人說,英國和美國會不斷的援助蘇聯,但是如果蘇聯再打幾個大敗仗,英國和美國是否還有那個慾望去援助蘇聯是很成問題,而以曼施泰因的組織能力,他應該能夠在東線再打幾個勝仗,進一步殲滅蘇軍的有生力量!如果他做到這一點,英國和美國很有可能停止對蘇聯的援助,只要美國人炸燬了蘇聯的油田和煤礦,以及其他的基礎交通設備,德國即使拿到蘇聯也沒有太大的用處,而大概只要堅持半年,美國的戰爭機器徹底啟動,德國照樣沒什麼戲。


帝國曆史觀察者


假設曼斯坦因成為東線總司令就能扭轉戰局,這未免有些太過樂觀了,其實,一場全面戰爭的勝負依靠的從來都是軍事,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因素綜合較量的結果,而不是哪個人智慧的靈機一動。其實,現在曼斯坦因這麼火,很大因素是他那本《失去的勝利》裡的自吹自擂,所以,現在有人把那本書戲稱《甩鍋的藝術》也不無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