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内日语培训机构的收钱套路

近期看到很多网上问,免费中介是否靠谱,

甚至还听说有免费中介倒给钱。

听起来好像很诱人,那么先喝一杯冰水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

今天来讲讲,所谓“免费”,是真的免费吗?

我们知道传统的留学中介机构,确实一般只做留学材料申请等手续服务。

在日本若是没有后续服务的团队,那么肯定会告诉你语言学校的老师什么都管。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而这样的说法,很容易让对留学并不了解的家长容易有代入感。

即将中国国内老师管学生的方式联想到留学国的老师也是这样。

然而,想象和现实是有差距的。

揭秘国内日语培训机构的收钱套路

去留学至少要考虑清楚几个大问题和若干细节问题:

1、目的国的国家政策及大环境:

安全情况、入学情况、就业情况、收入等级划分、归国前景等;

2、当前自己所处于的学历阶段及学习能力适合的留学方式、时间规划;

3、家庭的经济情况;

4、语言的准备情况;

5、留学出国时间对于自己后续升学安排的影响。

(如日本,1、4、7、10不同月份出去的时间,对个人最长备考期的长短有影响,同时个别出国时间会影响到有些学校的有些专业无法报名,因为日本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报考时间有差异)

6、有关留学生活的各项安排,如食、住、行、购、上学;

7、在留学国升学的各项安排等;

8、遇到紧急情况是否有服务支持(生病就医、法律援助、灾害预警等)

9、未来就业发展的实际政策和前景,如就业难易度、收入区间等等。

因为人在国外,与人相关的各个方面除了去升学考学校的方面,是非常多元化的。

而若是仅仅做留学材料办理申请的中介服务。

那么的确,很容易会让人觉得花个万把块钱哪怕是小几千都没有必要。

因为传统留学中介在留学后续服务上,要么是空白的,要么依赖于第三方合作机构。

最多让你和其在国内的招生官(实际是招生代表)来一场所谓面试。

那这个学校究竟什么样子,教学水平怎样,你是完全不清楚的。

或者就看看拍的照片,然后大多数都PS过,

若没有近期的视频,很难知道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建议有条件的通过去当地旅游实际看看。

有没有试过某语言学校轮番换老师来上同样课的?

这里不好点名,但肯定有些语言学校的坑,相信很多知友亲身经历过。

毕竟语言学校主要还是教语言,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一分钱一分货。

没有给那样的钱,便不能去过多期待更多的服务,是非常务实的。

揭秘国内日语培训机构的收钱套路

很多知友通过各种文章,自主学习一些DIY攻略。

那么赴日留个学考个学校,似乎看起来不是那么难的事。

但是多数情况下,事实却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好。

各家留学机构之间的优势差异,实际上是留学国当地服务资源的比拼。

DIY的过程,通常是过高估计了个人的规划能力,而忽略了资源的支持。

不排除有个别同学的个人能力的确很强,可以靠自己完成所有的申请和升学。

但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北大清华一样。

个例在留学过程中,是不能够作为评估的重要基本。

我们只能从某些个别成功案例中去寻找共同点。

比如:

基本是出国前1-2年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合理安排好在日本留学的各项时间,

接受了专业的升学指导和针对性的科目补习,

在日本拥有比较安稳的学习环境,生活中没有遇到需要分心的事情。

对校内考的考点理解充分,做足了备考准备等等。

而很多留学国当地的资源,却不是每家留学机构或者中介都能有的。

即便是国内非常知名的留学中介(各国都做那种),

也只是在某些个别国家有比较充分的留学后续服务资源。

甚至只在少数几个国家有办事处。

很少会有留学机构在留学国当地有很庞大的分公司和后续服务团队。

尤其是发达国家。

只是说各个国家的留学申请都可以做而已。

但是能支撑到已到留学国,开始留学的后续部分服务的,却不多。

而很多DIY的同学,最后有靠自己的能力很强的,考上了不错的学校,

但是有不少的,勉强考了一些学校,或者说:

因为在升学上,并没有那么多资源的支持,进而没有以最大化的资源补给,考上更好的学校。

要举例的话,

就像不少高中认为自己可以自学成才的同学,以自己极其自负的想法,忽略老师的专门指导,

一副要考上北大清华的样子,结果最后并没有考上的那种情形。

然后人都是要面子的,进而告诉别人留学可以DIY,反正也不算太差。

忽略了“最大化获取发展资源”的教育宗旨。

揭秘国内日语培训机构的收钱套路

既然连传统中介基本上都不是各个国家都能够涵盖到所有资源。

可以想一下,以免费、甚至倒给钱的中介方式。

作为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其利益点在哪?

又如何保障教学服务的质量,如何各方面支持到位?

真的是所谓“公益”么?

市场上的机构通常有如下获利方式(感觉又要被同行喷):

1、通过返佣方式,代日本院校招生,有些不良机构就会把不太好的学校混迹其中。

通常以语言学校、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一些一般的私立大学为主。

在某些QQ群上也很容易看到招生代表或招生代理建的群,

告知无需走中介,只需给材料免费办理某某学校赴日,

实际上是指定的学校,而且后续服务的话就......

2、压根儿没有什么服务,然后全靠自己去办,所以不是“免费”,而是因为没有服务项目。

最后以0中介的名义,推荐了学校,吃了返佣,然后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

常见于一些小型本地日语培训机构,那么后续服务......

3、把该收的钱留到出国之后通过各种服务名目再来收取。

譬如带去看一次病15000-20000日币等等,享受服务还需要额外交钱办VIP。

常见于一些在日本有事务所,配了几个老师在当地的机构,后续服务也照顾不过来的,

通常以QQ、微信文字等问候为主......

以前看过一个传统中介以打跨国电话问候的......

4、以无需去语言学校为名义,然后实际上是在当地通过另类学校的方式获利,如私塾直接招

生。

但是通常缺乏较好的国内语言准备资源,然后出国的留学签证是其难点。

语言学校有个很好的优势是留学签证容易申请。

毕竟不办留学签,通过旅游或者其他签证过去,后续风险不可预估。

同样考上该专业的两个成绩相当的同学,

一个持留学签证,一个持旅游或者商务签证,不用说也可以想到最后名额会给谁。

毕竟日本校方在审核材料的时候不傻,尤其是好学校,除非该教授真的是招生困难户。

且允许渡日前许可的学校不到教育部认可的日本大学数量的十分之一

(2018年国家教育部认可692所)

因学生没有在日本本地实际授课教学,

对于日本本地留学时所需要经历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并不清楚。

录取率低不说,且在日本真的开始留学时会造成诸多不适应。

5、通过完整服务获利,该收的一分不少,推荐优质的学校,从中国到日本整套服务链完整的机构。从服务团队老师(人)、升学辅导、专业度、私塾、寮、推荐学校、打工、租房、生活照顾都有。

这个不用多讲,能用钱解决的都不算事,安心学习就好。

6、通过留学名义行劳务之实,某些劳务派遣机构看似转型做留学,实际还是丢不掉以往的利益点,就像2003年那场风波。

日本法务省今年登报严抓此项情况。

若不想被抓遗憾终身被遣返,还是不要涉险。

揭秘国内日语培训机构的收钱套路

7、要么没有服务,要么委托日本的第三方服务,另收钱。

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在日本当地并没有资源,却需要这种服务支持的本地日语培训机构中。

后续服务嘛......可想而知。即乙推荐丙给甲服务,收甲的钱。

揭秘国内日语培训机构的收钱套路

那么为什么会有免费中介、公益中介这种存在呢?

一、利用“贪便宜”的心理,这个心理还真不那么简单。

常见以下心理:

a、有家长认为孩子大了,养了那么多年了,这是最后一次供孩子读书,送出国去后,自己就可以省事了,反正某留学机构老师说了赴日本可以打工自给自足了,那在国内能省点就省点吧。

b、都是办手续嘛,哪家都一样,这家不要钱,何乐而不为?

(实际上并不是不要钱,因为老师也是人,不会不吃饭,每月工资也得发。)

c、他们这种0元的还是有“成功案例”的嘛。

(忽略了实际案例总量和真伪,把个别或者根本不存在的案例和自家孩子划等号,即别人家孩子若何,吾家孩子亦然)

二、利用家长不了解日本实际情况,不懂留学,并增加国内教育出现过的代入感。

1、如国内高中老师还是比较负责的,语言学校老师也会那么负责。

2、某机构老师说了他们在那边有人对接(要么是第三方,要么是临时雇佣的兼职,根本不是其机构老师,连个办事处或者分公司都没有设置的,哪儿来的老师?老师的熟人?)

3、那机构老师说了,他们都会替我办好。

(有的家长不懂或者怕麻烦图省事,连汇率都没算直接给中介打钱的都有)

三、利用了水军,制造舆论,使家长陷入圈套。

无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爱孩子的家长通常会加很多群。

很多微信、QQ群中埋伏着大量的水军,在披着“马甲”的背后,制造舆论,

引起家长跟风。但实际上,说哪家好,哪家不好,都是有“风控”的。

四、利用家长什么都想锻炼一下孩子的心理。

1、如明明高中升日本大学不需要准备高考,以免浪费准备日本留学生考试的时间,却支持家长高考,把4月出国换为7月出国甚至10月出国,美其名曰体验一番,实际上是对时间资源的浪费。

2、明明赴日后“个人备考期”是有限的,却把什么都说成是让孩子去锻炼一下,什么都要孩子操心,最后操心是操心了,学校没考好。

实际上还有很多种心理,最后却都会因为:

该花的钱没有花,给远在日本独力难支的孩子带去不可预估的麻烦,或在日本时花了更多的钱。

揭秘国内日语培训机构的收钱套路

世界上哪个品质非常好的百年品牌是走免费套路的?

至少大部分的优质百年品牌皆是一分钱一分货。

实际上需要理清楚的是:

1、所付的钱,究竟包含哪些服务;

3、没有这些服务,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

3、没有付钱的地方,究竟是否会有这些服务;

4、哪些是对孩子必要的留学支持资源。

最后想说,人都是容易在“贪、嗔、痴”三个方面犯错。

即便如同现在很多电商一来就免费,也是在背后引你注册,

套用了个人信息,引发后续再消费,或“共享用户数据”。

哪家长年累月永远免费,还真的未曾见过。

文中或多或少指出行业弊病,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