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寧陵|馬爾村之前竟然叫「馬二村」?

老家在宁陵|马尔村之前竟然叫“马二村”?

鄉愁是什麼?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席慕容說:“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鄉愁,最好的載體是故鄉。而村落是我們民族的根脈,是農耕文明的精髓,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與自然生態景觀資源,它是通向歷史連接未來的“軌道”,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沒有村落存在,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出發的,該走向何方。

“你家在哪裡?老家在寧陵。”在豫東古葛大地上,留存、散落著許多古村落古民居。寧陵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些古村民居承載著葛天氏的鄉愁、典韋的鄉愁、呂坤的鄉愁……,也留存著遠遷他鄉客家人的鄉愁和根在寧陵留居海外華人的鄉愁。

老家在宁陵|马尔村之前竟然叫“马二村”?
老家在宁陵|马尔村之前竟然叫“马二村”?

讀史覽志,以史為鏡,明辨得失,溫故知新。

讓小編帶您一起了解寧陵的“那些事”。

馬 爾

地理位置

馬爾村位於東經115°17′17″,北緯34°56′90″。位於邏崗鎮西北部,距鎮政府駐地5千米處。東至李柿園村,南接張莊村,西連民權縣雙樓村,北鄰劉趙莊村。

名稱來歷

明洪武年間,馬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名曰馬二,取名馬二村,後誤傳為馬爾村。

基本概況

馬爾村,總面積4.0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300畝。有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751戶,總人口1908人,皆為漢族。村民收入主要來源務工、務農和經商。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為主。有小學、幼兒園各1所。圖書室1間,藏書450本。有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途經,西北—東南走向,境內長1.2千米。有大沙河流經,南北走向,境內長0.91千米。農曆逢二、七集市。

歷史沿革

1949年屬五區。1955年屬邏崗鄉。1958年9月為邏崗人民公社馬爾生產大隊。1960年5月睢寧合併,為睢縣邏崗公社馬爾生產大隊。1961年7月恢復寧陵縣,為寧陵縣邏崗公社馬爾生產大隊。1983年12月為邏崗鄉馬爾村民委員會。1997年12月為邏崗鎮馬爾村民委員會至今。

古今人物

黃慧玲 生於1972年,邏崗鎮馬爾村人,自幼聰明好學,1986年初中畢業,在家勤勞能幹孝敬父母樂於助人。1989年經人介紹和李柿元村的李紅軍定為夫妻,李紅軍家境貧困,父親身體不好,母親臥病在床,兩個弟弟都在上學,1990年應徵入伍。黃慧玲為了讓丈夫安心參軍,毅然去沒有結婚的婆家挑起家庭重擔。對婆婆像閨女,病床前端屎倒尿,照顧無微不至,對弟弟像慈母,縫補漿洗,在地裡收割種澆樣樣都幹,就這樣一干就是五年。“寧挑家務千斤擔,不動長城一塊磚”。黃慧玲的動人事蹟《解放軍報》《商丘科技》《中國婦女報》《商丘日報》《河南中原》《商丘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都做了專門報道。1993年她被評為寧陵縣“十大女傑”。1997年被評為商丘市支持國防建設先進個人。1998年至1999年連續兩年榮獲寧陵縣“三八紅旗手”稱號。1998年被評為商丘市支持國防建設“十佳”人物。1999年被選為寧陵縣人大代表。2000年被授予“全國百名好軍嫂”,同時被選為河南省第九屆人大代表。

田家建 新鄉鐵路水電段退管會書記。

邱志家 曾任北京對外聯絡部後勤主任。

張傳印 曾任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書記。

文明新風

好媳婦:方雪麗 龐蓮閣

好婆婆:郝素梅 張玉閣

古蹟遺址

老家在宁陵|马尔村之前竟然叫“马二村”?

黃氏家祠

馬爾黃氏祠堂始概況。舊譜記載,黃氏三門始祖諱成卜,居邏崗西北五里許,名為馬爾村該村黃家三門始祖,葬於莊前塋內,當時有祭田60餘畝,用於修理祠堂公祭,自始祖至五始祖皆葬於老墳內。此祠建於乾隆七年,1955年在祠堂裡辦過小學,當時大殿以東三間主配房,東西屋相對各三間,古氏大門,1962年學校取消後,因大殿年久失修,西山牆嚴重剝脫,請伯黨泥水匠張鳳周挖補,並對房頂查看維修。1986年由汝倫、培鑫、業明、錦孔、錦仁、勳鋒等負責集資捐款,推倒重建。

村 訓

道開卓越 德合光明

策劃:何為

老家在宁陵|马尔村之前竟然叫“马二村”?
老家在宁陵|马尔村之前竟然叫“马二村”?老家在宁陵|马尔村之前竟然叫“马二村”?
老家在宁陵|马尔村之前竟然叫“马二村”?老家在宁陵|马尔村之前竟然叫“马二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