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老家在寧陵|自古都有腳踩兩縣地,同吃兩地飯之說的神奇村莊!

老家在寧陵|自古都有腳踩兩縣地,同吃兩地飯之說的神奇村莊!

鄉愁是什麼?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席慕容說:“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鄉愁,最好的載體是故鄉。而村落是我們民族的根脈,是農耕文明的精髓,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與自然生態景觀資源,它是通向歷史連接未來的“軌道”,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沒有村落存在,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出發的,該走向何方。

“你家在哪裡?老家在寧陵。”在豫東古葛大地上,留存、散落著許多古村落古民居。寧陵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些古村民居承載著葛天氏的鄉愁、典韋的鄉愁、呂坤的鄉愁……,也留存著遠遷他鄉客家人的鄉愁和根在寧陵留居海外華人的鄉愁。

老家在宁陵|自古都有脚踩两县地,同吃两地饭之说的神奇村庄!
老家在宁陵|自古都有脚踩两县地,同吃两地饭之说的神奇村庄!

讀史覽志,以史為鏡,明辨得失,溫故知新。

讓小編帶您一起了解寧陵的“那些事”。

青崗寺

地理位置

鄭莊村位於東經115°34′16″,北緯34°30′04″。位於華堡鎮東部,距鎮政府駐地2千米處。東至睢陽區鄧樓村,南接盧集村,西連張路口村,北鄰付集村。

名稱來歷

清代,鄭姓遷此建村,故名鄭莊。

基本概況

轄鄭莊、南郭樓、盧平樓、徐樓4個自然村,有7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0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730畝。總戶數443戶,總人口2255人。均為漢族。村裡以鄭姓、于姓、張姓居多。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大蒜、小辣椒為主,養殖業以養豬為主。以粉條加工為特色產業。企業有樓板廠2家,粉條廠1家。村民收入主要來源務工、務農和經商。有衛生室1所。有省道馬(橋鄉)—開(封)路途經,東西走向,境內長1.1千米。有張袁溝、太平支溝流經,境內總長1.8千米。自古都有腳踩兩縣地,同吃兩地飯之說。說明本村和睢陽區鄰挨鄰地挨地,關係密切。

歷史沿革

1949年屬一區。1955年屬華堡鄉。1958年為華堡人民公社鄭莊生產大隊。1960年5月睢寧合縣,為睢縣華堡人民公社鄭莊生產大隊。1961年7月恢復寧陵縣,為寧陵縣楚莊人民公社鄭莊生產大隊。1964年為華堡人民公社鄭莊生產大隊。1977年為楚莊人民公社鄭莊生產大隊。1983年12月為楚莊鄉鄭莊村民委員會。2005年10月為華堡鄉鄭莊村民委員會。2012年3月為華堡鎮鄭莊村民委員會至今。

古今人物

李文科.1941年8月出生於盧平樓村,曾任陝西金堆城鉬業公司工會主席,高級工程師,其成果曾榮獲陝西省科技成果一等獎。

陳德勝.1944年參加八路軍,抗日戰爭期間,曾經連續擊斃日本鬼子十餘人,兩次和日軍近身拼刺刀,身上多處受傷,屢建奇功,授予的軍功章就有十幾枚,已故。

劉繼高.1932年出生,原寧陵縣計經委主任、曾任張弓酒廠黨委書記。在擔任主要領導期間,廉潔奉公、一身正氣,其七個子女,無一安排酒廠上班,均在家務農。

劉繼先.曾任寧陵縣財政局局長。

文明新風

好媳婦:馬金蓮 孟祥蘭 周 芝

好婆婆:楚文真

好妯娌:蔡桂芹

孝 賢:盧秀芹

村 訓

要誠實 講信用 知榮辱 有理想

尊公約 享幸福 促和諧 奔小康

策劃:何為

老家在宁陵|自古都有脚踩两县地,同吃两地饭之说的神奇村庄!老家在宁陵|自古都有脚踩两县地,同吃两地饭之说的神奇村庄!
老家在宁陵|自古都有脚踩两县地,同吃两地饭之说的神奇村庄!老家在宁陵|自古都有脚踩两县地,同吃两地饭之说的神奇村庄!
老家在宁陵|自古都有脚踩两县地,同吃两地饭之说的神奇村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