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暂停深夜服务,是自省还是裹挟民意?

滴滴在犯错之后,约谈、迎大检查之后,宣布整改升级方案,这一次不知道又没有效果,但是整改中的这一条又把大家伙惹不高兴了。

滴滴暂停深夜服务,是自省还是裹挟民意?

到底什么情况?

9月4号,滴滴出行在官方微博发布启动安全大整治的消息,在9月8号开始到9月15号暂停深夜服务(深夜23:00-5:00),包含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

这意思就是,吃夜宵的加班的谈恋爱的……所有晚归的人,您在此期间再也打不到车了。

滴滴暂停深夜服务,是自省还是裹挟民意?

这下网友不干了,纷纷吐槽加班没有车很不方便。诚然,滴滴的做法是为了整改升级,保障安全,情有可原,小金可以理解。不过,滴滴确实成为了很多人愿意加班的理由,尤其对于一线城市来说,不用担心晚归被出租车拒载。这一条整治方案出来倒不是很像自省,倒像裹挟民意:现在打不上车真不方便,我们还是快点原谅滴滴吧。

试运营全程录音

短时间带来的不便,为了安全大家可以先忍忍。可以看到,这一次滴滴整治措施有了明显提升:

滴滴暂停深夜服务,是自省还是裹挟民意?

1、9月4日起,乘客端原“紧急求助”功能升级为“一键报警”; 9月13日起,司机端上线“一键报警”功能;

2、9月4日起,乘客端上线“安全中心”快速入口,方便用户快速使用一键报警、行程分享等功能;

3、9月4日起,乘客端陆续提示添加紧急联系人,有助于亲友在需要时与警方迅速联动并及时获取行程信息;

4、9月8日起,在加密保存数据、保障司乘隐私的前提下,在网约车业务中(快车、优享、专车等)试运营全程录音功能;

5、9月13日起,升级全平台司机安全培训计划,司机端强化安全提示,并在每日出车前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司机通过后方可接单;

6、在5月份启动的人车不符清理计划基础上,持续开展犯罪记录筛查、每日出车人脸识别等行动,持续配合警方坚决打击犯罪;

7、全平台8月份日均客服咨询及投诉进线212万通,其中智能处理151万通,目前1.5万名客服(5000名自建及1万名外包)仍然无法保质保量承接其余61万通进线。滴滴将持续投入最优资源到客服体系,年底前自建客服团队将增加至8000人,持续建设安全高级客服团队的力量。

对比5月12日的整治方案,人脸识别和人车不符并没并没有起到防范作用,全程录音一环因为隐私问题当时也充满争议。

滴滴暂停深夜服务,是自省还是裹挟民意?

滴滴暂停深夜服务,是自省还是裹挟民意?

1、下线了所有司机和乘客的评论和个性化签名。

2、司机每次接单前都要进行人脸识别,杜绝中途令换账号的行为。

3、顺风车暂时停止接受晚22点-早6点的车单。

4、专项整治人车不符,同时奖励乘客举报滴滴有人车不符的行为。

5、将紧急求助功能放到了显著位置,按下后将会开启自动录音,后台也会收到乘客的求助。

CEO程维承认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

9月5日交通部牵头的检查组入驻滴滴检查,滴滴创始人程维作反思整改发言,宣布将持续投入最优资 源到客服体系,年底前自建客服团队将增加至8000人。 ​

滴滴暂停深夜服务,是自省还是裹挟民意?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现场表示,滴滴运营如此大规模的移动出行业务,缺乏经验和参照,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警惕之心,丧失了安全红线和底线的意识,社交出行的引入也偏离了绿色共享出行的初心。在安全管理实践上的不足,滴滴内部过分强调了降低伤亡率和司乘冲突率等要求,对事故和车内冲突的关注度较大,对恶性事件判断为发生概率极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平台与政府部门的配合在滴滴方是需要滴滴方面进行加强的,在背景核查等方面需要加强与主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程维还表示,平台将新投入1.4亿专项资金加强安全客服团队的建设,下决心摒弃客服外包模式,在今年年底前将自建客服中心扩展至8000席。在所有展开业务的地级以上城市,以办事处形式尽快全面申请,办理网约车与网络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许可证,今年年底前在不低于一百个城市完成办理工作。

滴滴暂停7天的深夜服务,让不少人抓狂,希望这次滴滴不是混淆视听,通过赌气式的停运绑架整个网约车模式来试图引导舆论,希望滴滴能好好治一下混乱的客服体系和不健全的审核及安全保障机制!

大家对最新的滴滴升级的安全举措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