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個性不同,你能精準地運用它們嗎?

導讀:如何精準地運用中藥?學習一下楊樹千老先生的經驗吧!

中藥個性不同,你能精準地運用它們嗎?

吾師楊樹千老大夫,繫上海各醫丁甘仁門人,理論知識淵博,臨床經驗豐富,對藥物、方劑更有精深的研究,善於審因論治,辨證用藥。

他在生前經常提醒我們,不要單純滿足於方劑和藥物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它們之間的鑑別和使用,認為這是正確的臨床辨證和治療的基礎。

他首先要求辨證明確,同中求異,辨證用藥。

1

如化痰藥雖多,但熱痰常用瓜蔞皮、冬瓜子;寒痰則用半夏、陳皮、款冬等。

又如杏仁偏於治喘降氣;貝母化痰兼散結。甜杏仁用於虛證咳嗽;象貝母用於外感咳嗽。

又如動則喘增,為腎不納氣,屬虛證,陽虛者常用炒補骨脂、鵝管石、五味子等,陰虛者則用生牡蠣、磁石、海浮石等;不動亦喘者,為肺不降氣,屬實證,可用降氣化痰之劑,如三子養親湯、蘇子降氣湯等。

對痰飲咳嗽的處方用藥,有上、中、下三焦之分。病在上焦而有發熱者,用小青龍湯;病在中焦者,用苓桂術甘湯;病在下焦者,用五苓散。

又如二陳湯、溫膽湯等方皆系化痰之劑,但痰溼輕者用二陳湯;兼有噁心、嘔吐者用溫膽湯;如痰溼更甚者,則用滌痰湯。

2

關於辛溫發表劑的應用,也有所區別,如外感表證,全身惡寒者採用荊、防之類,其中怕風者用防風,怕冷者則用荊芥;如惡寒以背脊為重,則用麻黃、桂枝。

在辛溫解表劑中,主張辛藥要重用;在辛涼解表劑中,辛藥要輕用,而涼藥要重用,如銀翹散中的銀花、連翹,可分別用至12或30克,而荊芥、薄荷則應輕用,以不超過3克為度。

此外,對外感頭痛的用藥亦視部位而異,如巔頂痛者用藁本,兩側痛者用蔓荊子,前額痛者用白芷,眉稜骨痛者用細辛,全頭痛者用薄荷。

3

同是活血化瘀藥,但有偏溫、偏涼之分。

如三七、紅花、川芎、澤蘭、劉寄奴、仙鶴草等藥,性偏於溫,故常用於偏寒證者;丹參、赤芍、丹皮、益母草、茜草、地榆、虻蟲、䗪蟲等藥,性偏於涼,故常用於偏熱證者。

又如川芎、玄明粉、乳香、三稜、莪術等為血中之氣藥,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氣理氣;

為了增強化瘀止痛的作用,常用青皮、陳皮、枳實、枳殼及木香、香附、烏藥、娑羅子等行氣、破氣藥同用,宗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之意。

4

對某些藥物的應用,也有一定的比例。

如麻黃與石膏同用時,其比例常為一比十。

他認為桂枝湯中桂枝與芍藥的用量應同等;

如芍藥重用,則變成桂枝加芍藥湯(即《傷寒論》279條用於治療太陽病誤下所致的腹滿時痛者);

如桂枝重用,則變成桂枝加桂湯(即《傷寒論》117條治療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有失處方原意。楊老大夫辨證用藥之謹嚴,由此可見一斑。

藥物的性能、作用及其配伍情況,也是辨證用藥中很重要的一環。

楊老常常利用藥物之間的相須和相畏作用,來加強療效及防止某些副作用,從而充分發揮藥力,提高療效。

例如,他常在滋陰補益藥中,加用適量的行氣消導藥,以防膩胃傷脾;在辛散疏解藥中,加入適量的滋潤陰柔藥,以防助陽生火。

故此,他常說:“滋中微散,則補不呆滯;散中微補,則散不傷陰。

本文選摘自《醫話醫論薈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