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预防!辣椒种出高品质!高产量


早预防!辣椒种出高品质!高产量

早预防!辣椒种出高品质!高产量

控水过度后果严重

早预防!辣椒种出高品质!高产量

早预防!辣椒种出高品质!高产量

那么,如何有效解决呢?经验菜农是这样操作的:一是先吊起一根枝,及时补充水分,恢复植株正常长势。在植株严重缺水时,可以先吊起一根枝,避免植株折断,再进行浇水。二是上喷下冲,合理补充养分,以优化花芽分化,促进果实膨大为主。如叶面喷施硼钙肥,下冲平衡性水溶肥等。三是多措并举,合理控旺。就目前现状来说,部分辣椒依然长势偏旺,但在控旺时,且不可采取单一的控旺办法,最好是多种办法并行,如拉大昼夜温差、以果控棵、使用激素等方式,交替使用或者同时进行。

定植过深易生不定根

早预防!辣椒种出高品质!高产量

菜农常说“茄子没脖、黄瓜露坨”,是指不同的作物定植深浅不同,更有利于其生长。不同蔬菜的定植深浅,要取决于蔬菜的生物学特性、棚室的土壤条件和地下水分深浅及季节的不同。对于越冬一大茬辣椒来说,定植时,要确保茎基部裸露在外面,也就是不宜定植过深。

定植过深后,茎基部易生不定根。通过观察来看,定植过深的辣椒,茎基部两侧着生较多不定根,相反主根长势较弱,甚至有些根尖坏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

一是耕作层15-20厘米之间,犁底层浅,定植过深后,主根下扎困难。

二是土壤中盐渍化程度高,也是导致主根不发达的原因。

三是地膜覆盖过早,使得地表面土壤含氧量、水分等条件适宜,利于茎基部生出不定根。

相对而言,在辣椒生长前期,需水肥量较少,加上不定根的供应,反而会造成植株徒长。随着植株不断上生长,瓜果量增加,所需水肥量增加,但植株总体根量不足,反而会出现了营养供应不良的情况。花芽分化不良、畸形果等生理性问题会频发,而植株整体抗性也会降低。同时,随着棚室内温度逐渐降低,湿度增加后,茎基部处于相对湿润的条件下,反而易感染各种病害。

对于定植过深的辣椒,在没有覆盖地膜的前提下,可以中耕松土,将茎基部露出,保持茎基部干燥。再是冲肥时,随水冲施生根剂,促生新根,增加根量,确保植株整体养分供应。同时,在今后选择肥料时,应选择兼具土壤养护功能的产品,加强土壤养护,创造利于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

覆膜贴地面弊端多

早预防!辣椒种出高品质!高产量

在青州董家村、苗家村发现,辣椒棚内的地膜大多贴地铺。其实铺地膜的目的菜农朋友都知道,那就是为了保温、降湿,但是贴地铺则弊大于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利于根系下扎。辣椒是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而地膜贴地铺,尤其是黑地膜,阳光照射后,地表温度较高,湿度适宜,根系自然会“盘旋”在地表而不向下深扎,当遇到不良天气或遭受病虫侵入时,因抗逆性差而遭受侵害。

二是影响土壤通透性。地膜紧贴地面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造成土壤中二氧化碳出不来,氧气进不去,根系活性下降,本来辣椒根系就不发达,不耐旱,又不耐涝,这样更不利于根系的正常生长。

三是利于病害的发生。地膜贴地铺,会导致辣椒茎基部与地膜紧贴在一起,温度高时,土壤蒸发的水分在地膜上凝结成水珠,聚集在茎基部,形成了高湿的环境,致使辣椒发生茎基腐病、疫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因此,建议菜农铺地膜时最好在种植行内起拱,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而且地膜呈拱面,棚内形成的露水会沿地膜流到操作行中;浇水时水从膜下走,不会增加棚内的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同时建议菜农适当晚铺地膜,有利于辣椒根系下扎,培养壮棵。

果实畸形变褐早预防

早预防!辣椒种出高品质!高产量

苗家村李大姐棚内的辣椒是9月18日定植的,虽然坐果不少,但是出现了不少畸形果,畸形果大多弯曲,从弯曲处劈开后果实内部的组织增生,颜色变褐,严重影响了辣椒的品质,商品性大大降低。

这种现象在近几年的秋茬辣椒上比较普遍,在每年的十月中下旬到12月下旬左右或者来年开春后发病最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三个原因引起:

一是虫害所致。在辣椒幼果期果实很小的时候,遭受蓟马的为害后,为害部位先期形成凹陷小点,并不再生长,但果实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导致内部组织破裂,果面出现裂口,形成增生组织(瘤状凸起)。

二是细菌性病害所致。当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刺吸辣椒幼果后,细菌由刺吸部位侵入后形成病果。

三是花芽分化不良所致。秋茬辣椒定植时正值高温时期,前期的高温很容易导致花芽分化不良,辣椒出现诸如弯曲、皱缩等畸形果。

为避免来年或下茬辣椒再次出现这种现象,建议李大姐首先做好棚室中蓟马、粉虱的防治。尤其是蓟马的防治,在用药上要注意选用虫卵兼杀或杀虫与杀卵的药剂复配使用;其次是调控好棚室温湿度,适当延长通风时间,一来降湿,二来避免棚内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以促进花芽分化,减少畸形果的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