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趨向寬鬆,A股後市如何演繹

上週A股市場先揚後抑,上證指數上漲1.57%,報收於2873.59點;深證成指上漲0.48%,報收於9295.93點,滬指和深成指均成功站上5周均線。而創業板指盤中上攻10周均線失敗,最終下跌0.93%,報收於1594.57點。

從板塊來看,上週受益於利好消息,建築鋼鐵和水泥等週期板塊相繼反彈。而醫藥、通信、計算機、電商板塊則表現較弱。下面就跟老巴一起來回顧一下上週發生的一些大事。

7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來訪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舉行了三個多小時的會晤。會後雙方共同宣佈,美國和歐盟達成“停火協定”。協議中表示:“美國和歐盟的公民人數超過8.3億,佔全球50%的GDP。如果我們協力合作,可以讓我們的星球變得更美好、更安全、更繁榮。我們會致力於零關稅,會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消除對非汽車工業產品的補貼。增加服務業、醫藥、化工、大豆的貿易量”。這使得美歐間的貿易摩擦暫緩。

老巴本來還擔心美歐達成同盟,從而開啟“鬥地主”模式。但是歐盟後來突然“變臉”堅稱“農業不是與美國貿易協定的一部分”,法國人更是公開唱反調:不贊成美歐再次展開大型貿易協定談判。這也讓東亞國家獲得一些“喘息”的時間。不過,老巴認為投資者仍需緊密關注貿易摩擦的動向。從當前形勢推斷,老巴覺得在11月初中期選舉結束之前貿易爭端可能不會迅速緩解。

國常會釋放“全面寬鬆”的信號

上週,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會議定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老巴認為,此次會議釋放了一些非常積極的信號:中國的宏觀政策已開始轉向寬鬆,“寬貨幣”向“寬信用”轉變,“去槓桿”向“穩槓桿”、“擴內需”轉變,這對於市場的企穩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展望後市,老巴認為下半年仍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料將以震盪行情為主。不過,根據多家機構觀點,在估值走低、盈利改善和政策推動的大背景下,A股中長期行情仍然可期。老巴建議投資者宜適當控制倉位,參考老巴的指數估值表,挑選估值與成長性相匹配的指數逐步佈局,保持謹慎樂觀。

以下就是第二十期的指數估值表,供參考~

政策趨向寬鬆,A股後市如何演繹

表中綠色為低估品種,具有投資價值;黃色為適中,可以持續觀望;紅色為高估,建議謹慎投資;

•採用近9年以來的數據計算,若不滿9年則採用全部歷史數據;

•表中“N/A”代表沒有或者不適合參考這一項;

•數據來源:Wind、標普道瓊斯、恆生指數公司;

•分位數是統計學指標,用來表明當前的PE/PB所處歷史區間的位置。例如30%,即當前數值高於歷史上30%的數據。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指數估值表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