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后者更像偶像剧!

康熙王朝是大男主偶像剧。

全剧康熙皇帝算无遗策,弹无虚发,玩弄奸臣,忠臣,敌人于股掌之上。

首先是个人魅力超绝,朱三太子的妹妹莫名其妙就要替康熙而死,除了说爱情真伟大还能说啥?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后者更像偶像剧!


已经波及整个南方,吓得康熙要退位的吴三桂,就被轻易平定了。

郑经更是可怜,猜忌大臣,离心离德,然后自杀。台湾收复了。

迁界禁海本来血流成河,被写成康熙仁政。

葛二蛋也没咋样,康熙病重,葛二蛋突袭,康熙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平定。

最后还有情怀加持,敬了三碗酒。

最后还有情怀加持,敬了三碗酒。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后者更像偶像剧!


全剧结束。

这种剧情本身就毫无看点。郭靖打怪升级都比这有意思。为了突出主角,把反派全搞成弱智,没性格没脑子的弱智,人物全部都扁平化。权谋更是扯淡,幼稚的像小学生班级斗争。

李光地说自己要斗翻明珠索额图,我本以为这里会有正经玩意,结果还是一样,明珠倒的干脆利落,索额图也是随后就来,李光地主要干的就是给康熙打小报告。

像不像小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这部剧全靠陈道明老师,斯琴高娃以及明珠索额图等一干主要演员的演技,换一波人来演,绝对早被骂死了。

雍正王朝是什么?

实打实的汉子戏历史剧。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后者更像偶像剧!


第一集就厚重的让你眼前一亮。暴雨倾盆,雷鸣电闪,康熙站在金殿上询问关于水患的治理方略。大臣哑然,太子无计,老八拍马屁被老十三当众戳穿。老四进来先是汇报情况,接着想出办法,然后前往江南筹款。

紧接着慢慢铺开生动的官场百态,老大老八老九老十的门人贪赃枉法,盐商们有钱不出,官场铁板一块,钦差来了也不好使。里面充斥着腐败,斗争,无奈,妥协。车铭是贪官不假,老四扒了他的官服,最后还得给他穿上,先是斗争,最后无奈妥协。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后者更像偶像剧!


任伯安是贪官不假,老四连扒他官服的权力都没有,无法斗争,直接妥协。最后老四老十三用计才逼得贪官和盐商

们捐款,无奈吗?很无奈。钦差和圣旨都无法左右官场的原生态。这种格局就甩了《康》一个太阳系。

至于接下来清缴国库欠款,审理张五哥案,热河狩猎,废黜太子,众臣举荐老八,佟国维和乌斯道对康熙心理的不同揣测,血洗江夏镇,李卫当宝,十三爷拿人,火烧百官行述,太子谋反,老十三被关,老十老十四出征,送死鹰案,最后康熙驾崩,病榻前还没咽气兄弟们就争个没完,等等等等,可谓高潮迭起,,趣味横生,妙不可言。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后者更像偶像剧!


老大愚蠢,老二无德,老三书生,老八阴损,老十鲁莽,老九蔫坏,老十三侠义,老十四狭隘,康熙手握最高权力但是无奈也有,妥协也有,孤独也有。老四千难万险终于登上帝位,八爷党却不死心,处处打横炮使邪力。

整部剧毫无尿点,人物生动活泼,充分突出了人性复杂善变的一面。官场百态刻画的入木三分,根本不存在戏不够爱情凑的成分,雍正的感情故事也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绝对不会肉麻拖沓。最后以老八写给雍正的信做结局

为什么《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胜一筹?后者更像偶像剧!


“你赢得的不过是生前身后的骂名。”

大音希声,就这一句,把历史的沧桑感与悲剧感概括的淋漓尽致。

《康》剧完全没得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