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達摩院研製量子晶片,量子計算機到來的時代或許不遠了

9月19日,2018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佈,達摩院已經開始研發超導量子芯片和量子計算系統。這使得阿里巴巴成為繼IBM、微軟、谷歌和英特爾之後,全球第五家啟動量子硬件研發項目的大型科技企業。

今天也使阿里巴巴的量子計劃在國內公司中率先進入軟硬件兼備的全解決方案狀態。新組建的量子硬件團隊將設立在杭州,並已吸引了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頂尖研究與教育機構的多名量子科學家的加入。

進入量子硬件競技場,是達摩院量子實驗室成立以來最重要的發展。

在達摩院量子實驗室創始人及主任施堯耘博士眼中,量子計算正處於軟硬件相互驅動的新階段。因為量子硬件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早實用的量子算法必須基於硬件的特性進行優化,而最初的硬件也必須針對特定的應用進行優化。“我們必須緊密結合芯片與應用的開發,才能最快地讓量子計算落地。”施堯耘說。

除了量子芯片外,量子實驗室的研發重點還包括雲端量子計算系統和AI、優化、物理模擬等領域的量子加速算法。

阿里達摩院研製量子芯片,量子計算機到來的時代或許不遠了

此外,阿里巴巴正在和合作夥伴一起探索量子計算的豐富應用場景,電子商務、物流、金融、新材料和藥物發現等行業與領域都有望受益。“雖然很難想象會出現人人都能直接使用的桌面量子計算機,每個普通人都能從量子計算孕育的顛覆性計算力中獲益。”施堯耘說。

量子實驗室還希望在5年內實現量子計算的應用演示,以展示量子計算在解決一些高價值實際問題上相對經典計算的優勢,並最終實現達摩院量子項目的終極目標:推出基於量子計算的商用系統,通過顛覆性的計算力為阿里巴巴的客戶與社會大眾帶來更大價值。

達摩院量子實驗室另一個重要成果是今年5月宣佈的“太章”。 這一當前世界最強的量子電路模擬器藉助了阿里巴巴集團強大的計算平臺,成功地模擬了較之前記錄更大規模的量子電路。這一結果讓國際量子研究界為之興奮,激發了有關如何界定量子計算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新的討論,併為《紐約時報》、《連線》雜誌等海外權威媒體報道。

未來,“太章”也將發展成為量子計算硬件研發和應用的核心工具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