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品牌淡出重慶江湖 自助餐怎麼了?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記者 侯佳

還記得比格自助披薩嗎?近日,本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該品牌的大坪、楊家坪、南坪、觀音橋等多個門店均已難覓蹤跡。當年惹得市民排隊打卡的網紅自助餐品牌,如今卻似乎全線退出重慶市場。

其實,最近幾年的重慶自助餐飲市場,消失的不僅僅是比格自助披薩,還有上尚精品自助、江中撈等品牌。此外,在多個商圈布點的好倫哥自助,門店量也在急速縮水。自助餐行業這是怎麼了?

比格自助披薩曾排隊候餐

比格披薩英文名為bigpizza。比格披薩官網顯示,這是一家來自意大利的自助式連鎖餐飲,主要經營自助披薩。國內比格披薩連鎖店於2002年在北京建立,並以母公司的名字註冊了北京比格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運作中國地區的比格披薩餐飲業務。

大約4年前,比格自助披薩在重慶“野蠻生長”,主城各區門店在商場內相繼開業。它以披薩為賣點,每家門店約有10款各色風味的披薩,還有牛排、糕點、炸雞等超過60種菜品,很快風靡全城,常能見門店外客人排起長龍。

餐飲觀察人士劉然表示,當初它能獲得消費者青睞,得益於當年披薩文化正流行,算是市場上的新鮮事物。如榴蓮等水果披薩也收穫了不少粉絲,另外相對豐富的產品線也為它加分不少。但最重要的是,性價比高。該品牌自助餐報價每人收費約58元/位,團購平均每人約54元,最低折扣價45元/人。

本報記者找到當年曾在比格自助披薩消費過的陳小姐,她告訴記者,當初在比格自助披薩店排隊就餐是常態。如蛋撻等品種甚至要靠“搶”,本應該是賣點的披薩反而被冷落了。

敗因或緣於成本計算偏差

“披薩類產品不受關注,受市民喜歡的產品靠搶,可能是比格自助披薩在渝退敗的原因之一。”一名接近比格自助披薩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低價自助餐是一種靠人流拉低平均消費的商業模式。

有戲言稱,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是“扶牆進,扶牆出”。雖然略顯誇張,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自助餐菜品琳琅滿目,但消費者往往是不選對的,只選貴的。

該人士稱,最初在核算成本時,消費者和商家就已經背道而馳了。商家在核算成本時加上了易飽腹的披薩。但消費者在前期披薩文化流行時,有可能品嚐一下,新鮮勁一過,就會認為不划算了。

當計算方法出現偏差,加上近幾年人力、租金等翻倍上漲,餐飲市場日漸繁榮,不僅是其他自助餐品牌的挑戰,越來越多的新興餐飲也在搶佔自助餐的市場份額。

許多消費者認為,比格的出餐水準不如從前,衛生環境及老舊的物料等也廣受詬病。最終惡性循環,慘淡收場。

傳統自助餐遇斷崖式危機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低價自助餐目前正受到挑戰。在楊家坪商圈,均價40元的上尚精品自助、江中撈等品牌,已經不見蹤跡。而在多個商圈布點的好倫哥自助,門店量也在急速縮水。四海一家等知名品牌又怎麼樣呢?據內部人士透露,最近兩年,經營情況正遭遇斷崖式危機。從全國市場看,年營業額曾近9億元的“金錢豹”自助餐也以倒閉收場。

這些自助餐品牌怎麼了?它們身上有什麼共性?

從經營模式看,都是傳統自助餐模式。即菜品擺在大堂內,消費者看菜選餐。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隨著人們對吃的要求提高,這類經營模式正在遭遇挑戰。因為這類自助餐的大多菜品都是通過大鍋烹飪,長時間放在自選區候選,菜品品質也會下降。同時,特色菜、限量菜,需要消費者靠排隊才能拿到,體驗感下降。

另一方面,對於品牌方管理也提出了較高要求,特別是一些大而全的傳統自助餐,數百種菜品是先做好讓消費者選。如何避免浪費,如何管理庫存,如何吸引足夠的人流等,都是挑戰。有管理不善、偷奸耍滑者,更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如自助餐品牌用掃把刷蒸爐炒鍋、自助烤肉店用鴨肉冒充牛肉等消息屢見報端,最終失信於消費者。

點餐制高端自助餐受追捧

自助餐業態真的日薄西山了嗎?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新派自助餐正破繭而出,從模式上看,普遍採取點餐制,整個就餐環境顯得較為高檔。比如時下網紅餐廳SKYFiN天空之鰭·全江景無國界料理,自助晚餐價為498元,算是全城最貴的自助餐。其相關負責人稱,迴歸點餐制,整個就餐過程顯得比較有格調,區別於快餐化模式。同時,點餐制意味著現點現做,消費者能享受品質更好的食物,商家在管理上也更具張力。

“此外,我個人認為,品牌能受到消費者喜歡,不僅是點餐制,而是一些不能複製的東西。”該人士稱,餐廳在解放碑核心商圈58樓,全落地窗玻璃,能讓消費者享受一線夜景;餐廳有自己的海外食材渠道,可降低成本,比如新西南鰲蝦,普通日料店售價為68元2只,而在該店是不限量吃。該負責人稱,他們正在區縣選址,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出新店。

本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以日料、海鮮為特色的點餐制自助餐,受到不少消費者歡迎。

專家聲音

自助餐消費追求性價比

“自助餐使用點餐制,事實上也是迴歸到餐飲的本質,即對味道的追求。”餐飲觀察人士劉然表示,重慶作為內陸城市,海鮮類自助餐受歡迎是意料中的事。這些年消費環境不斷髮生變化,消費者對“大而全”的自助餐不再期待,更喜歡的是貼有“專、精”標籤的自助餐。不過從目前市場情況看,大多消費者追求的仍是性價比。不管自助餐單價多貴,號稱多高端,消費者都會將菜品進行橫向比較,往往會發現自助餐雖然比較貴,但依然顯得很划算。

劉然認為,餐飲市場競爭激烈,往往是不進則退,對於餐飲從業者而言,得有敏感的市場嗅覺,可小範圍試錯,不斷迭代才能矗立不倒。那些在渠道、景觀資源、成熟的管理方法等方面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會有一席之地。

“目前,一些低價自助餐看上去正遭遇天花板,但並不是說這類自助餐就不行了。這需要找準目標人群,認準經營方向。”劉然舉例說,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素食自助品牌,價格還不到30元/位,卻擊中了人們對健康需求的痛點。“想法很好,不過未來如何,還要看品牌方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