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之禍」——選擇安全,遠離套路貸

有時,作為初入社會的新人,同學們自然會產生或者在親朋好友的灌輸下接受一個理念“吃一塹長一智”。好像被欺騙受損失本來就應該是我們承受的苦難。

“校園貸之禍”——選擇安全,遠離套路貸

其實則不然。在金融領域,也許失敗的案例很多。但追根溯源,都來自於人本性中的貪婪。而如果我們能通過學習金融知識,學會識別風險、控制風險、躲避風險。就會在得到金融的便利同時,遠離風險,避免損失。


具體來說,因為我們金融能力的匱乏,政府已經通過法規阻止了大多數高風險金融產品在校園內的銷售。而校園的管理者,老師與家長也不會容許我們有接觸高風險的金融產品的機會。


“校園貸之禍”——選擇安全,遠離套路貸

但是,在網絡時代,學校和家長並不能完全控制我們接觸金融產品的渠道。這就要求我們自己要警醒。

如果遭遇到一些提及收益、分紅、溢值等金融概念詞彙的產品與服務,一定要問問自己,這是不是金融?如果是金融的話那它由誰來監管?它的風險又在何處?為什麼不能通過正規渠道在校園內公開銷售?


“校園貸之禍”——選擇安全,遠離套路貸

等我們將這些問題一一落實後,我們就會發現,絕大部分這樣的產品對我們的吸引力就已經消失殆盡了。


如果在尋找了一圈答案後,我們還是不能拒絕產品的誘惑,那我們就該按照前面講到的相關金融知識去配置它在我們資產配置中的比例,從而使得整個風險在我們自身可承受範圍之內才可以繼續考慮。

不符合我們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或者不符合我們風險承受能力的配置比例都有可能是將金融產品從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的橋樑變成損害我們長久利益的因素。將決不使風險超越我們承受能力是決不可觸及的風險紅線與安全底線。

“校園貸之禍”——選擇安全,遠離套路貸

最後,即使我們選擇了產品與配置比例,也不意味著下一步就是開始買買買。

瞭解金融產品的風險不是一個敷衍的概念,它起碼錶明著同學們已經熟讀了產品的說明書並徵詢了身邊有一定相關知識的“明白人”的意見。這樣的人也許是我們的師長、同學,也有可能是正規校園內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多一些渠道瞭解,多一分保障。

最後,在購買金融產品享受金融服務之前,我們還必須要有一個使用產品的計劃。怎麼還款、還款金額從何而來等等一定要清晰明確。

“校園貸之禍”——選擇安全,遠離套路貸

要想安全的使用金融產品,必須要遠離那些有可能出現的套路與陷阱。與同學們分享一個訣竅。那就是對於正規金融產品來說,一般針對使用者都會有一個產品說明書。

說明書中有責、權、利等一些產品相關詳實資料。這裡面我們要重點注意一個東西,那就是免責聲明。一般來說,需要我們重點重視的風險事項都會在聲明中提及。深刻理解免則說明,是瞭解金融產品相關直接風險最高效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