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看穿種子輪到D輪融資背後暗藏的「套路」

5分鐘看穿種子輪到D輪融資背後暗藏的“套路”

每天創投媒體報道的融資速報總能給創業的小夥伴們打一針強心劑,總覺得自己的項目也不錯,這些項目都能拿到那麼多融資,我怎麼會拿不到?於是信心滿滿地去找投資,直到……碰壁歸來。究竟各個輪次的融資對創業企業有怎樣的要求?從種子輪到A、B、C、D等輪次背後都有哪些“套路”可循?一起來看看吧。

種子輪:融資額度一般是10萬-100萬人民幣

一般尋求種子輪融資的初創企業可能只是有一個好的想法以及對企業未來規劃的藍圖,它的產品或服務只停留在概念或DEMO階段,需要投入資金才能啟動。

種子輪融資時,投資人最看重的是創業者和他的團隊,因為這個階段創業者的想法究竟是否可行、能不能被驗證成功,都是未知數,也是各個投資輪次裡風險係數最大的一環。所以這個階段的天使投資人和投資機構一般更傾向於投自己熟悉的人、朋友介紹的人,或者在行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咖、大牛。

當創業者並不為投資人所知時,這時關鍵還是看個人背景,如果創業者名校畢業,加分;如果創業者之前有過長期的BAT高管級別經驗,加分;如果創業者是一個連續成功創業者,加分;而如果你是一名草根創業者,你幾乎沒有機會獲得種子輪融資,“3F”是你唯一的選擇,即Family(家人或親戚)、Friend(朋友、同學、同事)、Fool(傻瓜)。

這個階段的投資人一般個人色彩比較濃厚,投資過程中感性可能會多於理性,如果創業者的個人經歷或者創業論調讓他產生了共鳴,也就是俗話說的“投緣”,可能幾十萬的融資就到手了。所以創業者在找種子輪投資時,除了完善自己的創業想法和模式,還要對投資人的背景和偏好做個摸底,因為這些天使投資人所在意的基本上和他的個人經歷和想要營造的投資標籤相關,像投資人想了解你一樣去了解投資人。

但正如睿鼎資本創始人李鑫所說,投融就像談戀愛,我看好你喜歡你,願意投錢給你,兩情相悅自然最好,但有些創業者就像陷入魔障的單戀者,每日地送早餐請吃飯死纏爛打,總覺得投資人否定你不給你投資是還沒看明白你、不懂你,李鑫建議,這種糾纏的創業者一般三次以內就夠了,雖然確實有纏著纏著纏出感情最後投資了的案例,但超過三次可能就會被拉入黑名單了。

種子輪融資可以說是決定了初創企業的生死,所以很多創業者為了拿到種子輪融資不惜大塊割肉,讓出了不少股份。但可飛豬建議,種子輪不要出讓太多股份,因為日後的融資之路還很漫長,如果股權結構不合理,接下來的融資可能就玩不下去了。

天使輪:融資額度一般是100萬-1000萬人民幣

走入天使輪的創業企業,一般已經有一個較高逼格的核心團隊,建立了較可信的商業模式,產品初具雛形,有的甚至積累了一些種子用戶,取得了一部分可以證明其商業模式的用戶數據。

這個階段投資人仍然更重視創始人及團隊的資歷背景。高學歷或者BAT背景創業者的融資成功率更高,當然也會有人看好被低估的草根連續創業者。不過天使輪跟種子輪最大的區別是,投資人對賽道的重視度會有所提升,創業者除了要了解投資人的個人經歷和標籤外,還要關注投資人的投資組合,你的產品或服務所在的細分領域與投資人之前投資的案例契合度越高、聯動性越強,能拿到融資的幾率也就越高。

天使投資一般會比較傾向於廣撒網、產業鏈佈局,比如黃飛紅創投CEO周慶鋒同時投資了同一個創業者三次,只因為他創立的三個品牌都是圍繞一條產業鏈展開。投資對天使投資人來說眼光很具前瞻性往往要時間來驗證,更多時候他們的心態就像是賭博,投了這麼多項目,總有些能跑出來的,如果是產業鏈上下游,還能相互帶動其他項目發展。摸清了這條規律再去找天使輪融資,效率會提高不少。

天使輪拿到錢之後要做的一般是通過局部市場驗證商業模式,項目前期不要害怕試錯,如果商業模式沒有被成功驗證也不要灰心,市場上最後走到D輪甚至上市的企業,60%都跟最初天使輪的商業模式有出入,創業就是一個不斷試錯改錯直到走通的過程,所以拿到天使輪的融資款後,你要做的是快速試錯,小步快跑。

天使輪出讓的股份通常在10%-20%之間,最多到30%,不能更多了。在融資過程中,企業估值是創業者和投資人談判時最容易出現分歧的地方,在天使輪融資的時候,創業者不能為了追求過高的估值而去拿融資,如果你在天使輪融資時出現估值虛高,再到後續融資時,估值是很難降下來的,一旦後續輪次的融資估值低於天使輪,對你的天使投資人是一種傷害,對你本身企業的發展也是一種傷害。但若是以天使輪的虛高估值為基準,再去進行後續輪次的融資,無疑會給後邊的融資增加難度,一味追隨高估值可能會嚇跑不少優秀的投資人或機構。

Pre-A輪:融資額度一般是500~1500萬人民幣

PreA輪是因資本寒冬而出現的概念,額度介於天使和A輪之間。這個階段的創業企業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團隊,各自的職能也開始逐漸細分,商業模式還沒有完善到進入A輪的程度,但已經經過初步驗證,比天使輪的時候成熟了許多。

企業在A輪前的階段被投資人稱為創業死亡谷,90%以上的企業都在趟過這道坎準備登陸A輪時倒下了,所以Pre-A輪的出現,更像是創業行軍途中的驛站,為企業提供補給,助力進入A輪,所以在準備這個輪次的融資時,創業者的融資心態要向A輪看齊,要讓投資人看到你的決心、魄力和執行力。

這個階段在選擇投資人時要比種子輪和天使輪都要更加慎重,資金固然重要,但投資人本身的資源也不容忽視,比如追夢者基金創始人朱波,憑藉自己的資源和人脈,短短數月就幫自己投資的項目完成了四次融資,所以你Pre-A輪的投資人,極有可能是你在找A輪融資時的得力助手。

Pre-A輪出讓的股份跟天使輪差不多,建議在5%-15%左右,如果有投資人要求更多的股份,除非你的項目確實十分出彩,否則哪怕是天文數字,不然寧可日子過的緊一點,也千萬別同意。

A輪:融資額度一般是1000萬-1億人民幣

到A輪的創業企業通常較完善的產品已經上線,公司業務順利運營,擁有一定數量的核心用戶。雖然這一階段的企業很可能無法做到收支平衡,但是其盈利模式清晰完整,可以通過較豐富的用戶數據驗證,在其領域內也已擁有領先地位或口碑。

這一輪融資的目的主要是迅速擴張,複製成功模式。所以創業者需要做的是跟投資人一起暢想未來,這個階段投資人更關注整個團隊的執行力和公司業務的市場前景。

執行力決定了你會跑得比競爭對手快,迅速搶佔目標市場;市場前景決定了你會跑得比其他創業者跑的遠,會給投資人帶來比較樂觀的投資回報。所以在這時候創業者要開始培養自己的大局觀,不能再以個體戶的心態來創業,比如你說將來想做好做精一家餐廳,投資人是不會去投的,但如果你說你將來想打造一個餐飲連鎖品牌,投資人可能就會感興趣,畢竟這比一家餐廳更有想象空間。

此外在這一輪次,創業者需要對盡調保持敬畏,與天使輪時的盡調不同,A輪的盡調會更加全面和嚴謹,這個過程當中投資機構的盡調團隊會想要儘可能多維度瞭解目標企業的實力、潛力和存在的問題,一般盡調會涉及市場空間和趨勢、財務、業務、員工、薪酬、知識產權、企業制度、合法合規性、風險、競爭對手等方面。

對於盡調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創業者在前期和投資人談判時要保持真誠,不然等盡調團隊查出與前期談判不匹配的信息和數據,創業者的誠信在投資人心裡會大打折扣,當然創業者在全力配合盡調的同時,也能通過盡職調查發現自身問題,這時就要有針對性地做出改進,提升企業實力,也為後續融資和上市做準備。

A輪融資出讓的股份通常在10-20%左右,創業者可以根據前面幾個輪次的出讓股份比做適當調整。

B輪:融資額度一般在2億人民幣以上

這一階段的創業企業已經通過上輪融資獲得快速發展,應用場景和覆蓋人群已經很明確,在行業或領域內已經形成一定優勢,商業模式已經被證明沒有問題,甚至已經開始盈利。但是可能需要進一步搶佔市場、展開新業務、拓寬新領域,以鞏固其行業領先地位,因此需要更多資金。

這裡需要劃重點的是新業務和新領域,在最初切入的商業模式已經被成功驗證後,創業需要做的是把創業藍圖畫得更為廣闊。因此這一階段投資人更看重商業模式的應用場景和覆蓋人群,創業者需要去考慮如何把商業模式的應用場景拓寬,以及為已有的用戶群體提供更多的服務,增加用戶留存時長,提高用戶滲透率。

B輪融資的進行也常常意味著新VC、PE機構的加入,天使投資開始退出,創業者的資本運作能力開始被考驗,這一階段出讓的股份通常在10%-15%之間。

C輪:融資額度一般在10億人民幣以上

這個階段公司已經非常成熟,擁有很大的用戶規模,具備了很強的盈利能力,且在行業內有很大的影響力,至少是行業內前三。但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一般都是持續擴展市場,與主要競爭對手燒錢爭奪市場),為上市作準備。

在這個階段盈利能力很重要,但是如果你的市場佔率夠高,即使不盈利一樣會被機構搶投。除了PE、VC之外,戰略投資人也開始投資佈局,比如騰訊系阿里系。一般來講C輪是公司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主要作用是為了給上市定價,參考出讓股份通常在10%-15%之間。

D輪、E輪、F輪融資:C輪的升級版版

選擇D輪及之後N輪融資的公司一般都是體量大、燒錢搶市場的超級型項目,如滴滴、餓了麼、OFO、摩拜單車等。D輪、E輪融資時出讓股份通常不超過10%。

本文來自可飛豬創投,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www.kefeizhu.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