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

刚进入社会,一切都很难:求职不易,感情不易……

这两个月,办公室来了几位95后的新同事。

本来是一切刚刚开始的年纪,其中一位同事还是复旦中文系的,本科毕业就来了北京。

但他们却说,现在的自己除了迷茫,还特别特别着急。

有人说,“刚毕业一年,感觉自己像个傻子。更糟的是好像别人都已经特别有谱了。”

今天的文章是其中一位95年同事写的。

她说,自己明明才23岁,已经感觉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离30岁只有7年了,留给我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我才23岁,可我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

毕业一年了,感觉自己像个傻子。

好像除了我以外,我身边好多同龄人都成功了。

上学的时候,在朋友圈看到那些发力很早的人,觉得和自己没啥关系。

真毕业了才明白,那些平时一起吃食堂,回了宿舍之后就偷偷策马奔腾的人,我可能十年都赶不上。

这条微博写出了所有我这样年轻人的惶恐: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这话真不是开玩笑。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认识一个一入学就开始找实习的同年女生,大二从企业五百强做到顶尖律所,大三在人人网认识了合伙人,接着就开始做自媒体。

等我们毕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她已经在学校里为她自己的公司招员工了。

有位同事和我说,她有位大学同学09年刚上大一就和别人借了10万首付,在开发区买了一套房,之后每个月自己打工凑月供。

四年过去那套房涨了60万。因为这份远见,人家毕业那一刻就赚了我五年的工资。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大四的时候,同系有个姑娘只想回家工作,我们知道的时候都替她惋惜——这个决定真是太不年轻了。

现在一年过去了,她家里补贴了一点让她买了个房。我每个月保证基本吃喝,再掏3000房租什么都剩不下。

而人家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每个月还有3000房租可收。

更不用说她每天6点就下班回家,而我却还在手忙脚乱地重新做方案。

上个月见了一个大我两届的学长,他喝多了就趴在烧烤摊上哭:

他说自己每天工作12个小时,等到晚上10点钟坐在回家的地铁上,心里却没有结束了一天工作的欣慰,有的只是疲惫和对自己的失望。

其他人都在向前飞驰,每个人都有一个光鲜亮丽又确定的未来,只有我被留在了原地。

特别怕自己现在这个状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得到什么。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每个来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都是抱着过好日子的期望来的。

我们觉得这里工资高、资源多,生活也会很精彩。

可来了以后才发现,这里的生活是精彩,但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一切都太贵了。

吃外卖、打车、吃饭、看电影……

大城市的音乐会、演唱会、话剧确实多,很多时候舍不得去。

一张门票几百块,抵得上好多天饭钱了。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很吓人,六成年轻人没存款,有存款的年轻人平均月存储也只有1389元。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真不是我们爱乱花,是根本存不下来。

我23岁,本来还不用为钱而焦虑。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别人总对我说,你不要灰心啊,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以后是多后?我离30岁只有7年而已。

况且现在成功年限早就提前了。这几年每到年中,朋友圈好多人都会转一个财富榜单。

我的朋友圈里没有人上榜,但偶尔还能蹦跶出几个认识上榜人士的。

知乎上关于“三十岁”的提问,都透露出一种没完成目标的恐慌:我30岁了,还没做到什么会怎样?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这些答案背后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到了30岁,似乎你应该有一个看起来平稳、幸福、不慌张的人生。

就算没有财务自由,也应该有稳定的工作,体面的收入。

每个人都要有安身立命的资本。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年人现实太残酷了:

去年有一个帖子很火,一个程序员,34岁就要被清退,里面的有个回复这么写:新员工大部分是应届生,一张白纸,有精力、有魄力、有时间…… 高层认为新员工实习一下,马上就可以接手,而且工作效率会更高。

没人能永远年轻的,7年一眨眼就过去。

时代推着我往前跑,谁知道前路等待着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再不早点成功,到了30岁真来不及了。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听我叨叨了这么多,同事小四说5年前她23岁时,QQ 签名就是 “真不明白 30岁的女人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本来以为她要接着说些那种“30岁之后人生才真正开始”的鸡汤。

但她却接着说:

说真的,那些“年轻人你别心急的”的观点,在心急火燎的时候,的确能让我们平静一些;

但如果真的用“慢慢来”指导人生,未免对我们自己太不负责任。

因为那些现在困扰我们的问题,不可能在30岁后自己解决;

那些我们从未得到过的东西,也不可能在30岁之后真的就不想要了。

不要慌,不要迷茫

你要记得

↓↓↓

对于我们来说

生活就是一场要靠自己一步一步

走出来的勇敢者游戏

直面这个现实

是唯一可靠的方式

「青春之声」“我才23岁,为什么慌成这样?”

我不是非得在30岁达到怎样的人生高度,但我至少不能原地踏步;

如果人生真的是30岁才开场,我也想以我能实现的最好状态入场。

我才23岁,一切都不容易。

但我不可能在现在放弃。

每个人曾经都可能是“不易青年”。借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拼命努力拼命热爱生活,前路坎坷也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年轻时想要为自己做主,自食其力,就是会这样踉踉跄跄,磕磕绊绊的。艰辛和迷茫是年轻的主色调。

不过在迷茫和痛苦时仍选择难走的路,能在历练中爆发出更大的力量。

青春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你能靠自己扛过多少不容易,跨过多少山丘。

别辜负这股冲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