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了,这个问题不重视,可能会让孩子少长几厘米

转入秋季,这个问题家长千万要注意!很多儿童容易脾胃虚弱。因为,儿童经过一个夏季的消耗,爱吃冷饮、吹冷风,暑期放假贪玩作息不规律,很容易使胃阴被耗伤;而暑湿困脾,就更加导致脾失健运。

进入秋季,天气将逐步转凉,很多孩子易出现食欲不振、经常腹泻、消化不良等情况。

秋天脾胃功能开始转弱

秋季来了,这个问题不重视,可能会让孩子少长几厘米

中医将一年四季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分,春季主木,夏季主火,秋季主金,冬季主水,并分别对应人的五脏,其中夏秋交替季节对脾胃影响最大。

脾胃功能转弱影响孩子长高

黄帝《内经》:

“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

身高的增长主要依靠骨的生长,中医认为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精的充盈与否密切相关。而肾精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胚胎期的父母先天之精,二是后天五脏之精。先天之精不可再生,且其耗损程度取决于后天精气能否及时补给。

“脾为后天之本“

脾胃为后天气血、精气生化之源。当脾胃功能失调,以脾胃为中心的后天精气补给不足,则势必影响肾精充盈,影响骨的发育和生长。儿童“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一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脾常不足,肾精不足,生长所需的营养供给不足,就会导致骨骼生长缓慢。

秋季来了,这个问题不重视,可能会让孩子少长几厘米

孩子身高增长主要依靠长骨生长板软骨细胞不断地增殖、骨化,使骨骼不断延长,从而实现身高的增长。脾胃转弱的孩子,营养物质不能有效吸收,影响软骨骨化,长骨生长自然受限;有的长期胃口不好或过敏的孩子,体内生长因子的水平一直在低限值水平。如果不尽早把脾胃等体质调整好,生长速率就比别的孩子慢。

秋季日常生活中的健脾胃方法

吃: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定点定时,消化好是身体健康的基石;秋燥及时补充水分,适当吃些健脾化湿食物,比如薏苡仁、淮山等;给孩子的饮食准备方面应注重种类多样化,量少而均。

动:适当增加运动,增加肠胃蠕动、消化液分泌,促进消化及营养吸收。

推:按摩小腹,揉脐,按揉足三里穴位等方法,可以助脾运、去积滞、 通秽气,对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忌:儿童纯阳之体,不主张在秋季补阳 ,如羊肉、海参等以免产生内热,也切忌过量饮食、寒凉食物;对于孩子稚嫩的脾胃来说,很多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往往会增加孩子的脾胃负担,比如牛肉属于粗纤维的食物,不易消化,吃多了会给孩子脾胃带来很大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