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數學智慧——用減法約分

小學生一般從五,六年級開始接觸約分和通分。而約分,實際上就是求二者的最大公約數

對於分子,分母都較小,或者能夠一眼看出公約數的,倒是很好辦。但如果碰到分子,分母數字較大,或一時看不出公約數時,可採用減法來求最大公約數


“又有九十一分之四十九,問約之得幾何?答曰:十三分之七”。這是中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方田章中的例題。

中國古代數學智慧——用減法約分

翻譯過來就是:“91分之49,約分結果是多少?回答說:13分之7”

書中是這樣解答的:“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數,以少減多,更相減損,求其等也,以等數約之。等數約之,即除也。其所以相減者,皆等數之重疊,故以等數約之

意思是說:“分子,分母是偶數,可以除2,就先除2;不能除2,就用大數減小數,得到的差再和小數相比較,再次大數減小數,直到得到的差和減數相等。這個等數就是題目中要求的最大公約數”(PS:最開始除了幾個2,後面就要乘上幾個2)。


以91分之49為例,不能除2,則用91減49,得到42,再用49減42,得7,用42減7得35,用35減7得28.....用14減7得7。7就是所求等數。

再如求10227和27759的最大公約數。這兩個數字過大,一眼看不出能約幾。用減法來做,更容易求出來最大公約數為1461。如下圖(隨意手寫)

中國古代數學智慧——用減法約分

這種方法稱為“更相減損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