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1933年,老王出生在廣州一個富商家庭。父親王時吉年輕時帥氣精神,人稱“靚仔時”。靚仔時年輕時到香港謀生,在商鋪裡打工,由於為人老實厚道,做工勤快耐勞,加上能說會道,被東家賞識。東家的女兒也喜歡上了靚仔時,最後結為秦晉之好。東家在香港很有財力,大力支持靚仔時做生意。靚仔時的生意越做越大,當年在中山黃圃擁有一條街的物業,在廣州也開設了十多間臘味鋪,生活十分富足。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當老王還是小小王時,有兄弟姐妹四個,老大、老二是兒子,老三、老四是女兒,小小王是三小姐,從小聰明伶俐,被父母視作掌中寶,如眾星捧月般在家裡天不怕,地不怕,活脫脫一個刁蠻公主,兩個大哥哥也對她俯首帖耳,千依百順。

小小王長大後讀書了,家裡給她配備了保姆和專職司機,生活甚是愜意。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再往後,小小王變成了小王。讀中學時,由於學習成績好,考取了廣州市的執信女子中學,因為聰明伶俐加上能說善辨,同學們都管她叫“機關槍”。中學畢業後,她考進了湖南大學就讀。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大學畢業時,小王被推薦去蘇聯留學,但因身體原因未能成行。大學畢業後,小王結了婚,隨丈夫到了海南島白沙縣龍江農場,在場部擔任文化教員,輔導領導們普及文化課,這時,小王就變成大王了。

大王的丈夫也是中學校友,解放前參加革命工作,到了農場後,擔任了農墾兵團的團長。結婚後,大王先後生下了三個女兒,一家人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天有不測之風雲,反右運動風起雲湧,大王的丈夫作為身居要職的知識分子首當其衝,在某一天遭到突然逮捕,被秘密送往湖北某地接受軍管勞改。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才被落實幹部政策、平反昭雪,回到廣州居住,享受離休待遇,於2018年去世,享年91歲,這是後話。

對於丈夫被捕的消息,大王一無所知,雖經多方打聽,但是丈夫的去向還是一無所知。危急間,大王帶著三個小女兒,拋下一切家業,倉惶逃離了海南島,回到廣州投親靠友。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但是,在那個人妖顛倒、人人自危的年代裡,大王的親人不敢,也不可能對她一家施以援手。老王一家只好住在旅店裡,暫且棲身,生活十分困頓。

屋漏偏逢連陰雨,這時,大女兒不幸患上了黃疸肝炎,奄奄一息。這時,同住在旅店的一位東莞鄉親見狀,對大王說:“你女兒再這樣下去就是一個死字,我有辦法醫治,你不如將她送給我,我帶她回鄉下救治,或許還有條生路。”

大王無奈,只能含淚忍痛將大女兒託付給這位東莞人。這位好心的東莞人將大女兒帶回老家後,用土辦法對她進行救治,精心照顧,最後大女兒竟完全康復了,身體健健康康。這也是後話。

然而,禍不單行,因為家庭經濟拮据,小女兒小霞飢餓過度,營養不良,導致了全身浮腫,最後因病去世。

短短的時間內,大王竟然連遭天大變故,迭經生離死別,心中哀痛可想而知。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這時,同住在旅店的一位大哥見大王一家確實可憐,無處容身,便說要帶大王母女倆回他粵西老家,並說他尚未成家,老家水田多、山多、林多,在那裡安身,起碼可以吃個飽飯。

就這樣,1959年大王母女隨著這位大哥來到了我的老家城頭村,直到1980年落實幹部政策,知識分子回城前,大王在村裡,一住就是二十餘年,而全村男女老少見面就叫這位操一口純正廣州話的婦女——老王。

老王帶著兩歲半的二女兒小華跟著那位大哥到達村莊時,赫然發現這位大哥竟然已經成了家,並且有了兩個孩子,直如晴天霹靂。老王急氣攻心,因此得了大病,將年幼的女兒留在村裡託人照顧,自己到外地求醫,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才得以康復。

回到村子後,老王一家生活十分艱難,但是,面對厄困,她咬緊自己的牙關挺下去。過了段時間,平復了心情的老王參加了生產隊的勞動,由於生在城市,出身富家小姐,又是讀書人,哪裡會幹什麼農活呢?但是,老王咬緊牙,帶著女兒艱難地生活著。後來,還相繼生下了小妮與小敏兩個女兒。

但是,苦難再次降臨到老王頭上,二女兒小妮竟然得了先天性白血病,幾乎每個月都要長途跋涉來到省城廣州醫治,一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傷中。

老王拼盡了家中一切力量來救治可憐的女兒,有時為了省錢,那位大哥和老王帶著女兒坐到省城班車時,將女兒放進旅行袋中,就為了省張半價的車票。

在這過程中,時常得到了在廣州暨南大學理髮店工作的同村鄉親李炳的賙濟,方解宭迫。對此,老王一家非常感激,在往後的日子裡,時常提起。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艱難歲月,可憐人的生活,相信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會沒齒難忘。但是,老王為了自己的家,為了一家人能夠活下去,哪怕再艱難,也只是把眼淚默默往心裡流,心中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活下去!

村裡民風淳樸,鄉親們沒有對老王一家抱有偏見,互相說起都覺得可憐,在她日常生活中或參加生產隊勞作時,不少鄉親主動給予幫助,給老王一家帶來不少溫暖。

由於村莊是革命老區村,黨與政府很重視農村的基層工作,到了1970年間,村中響應政府號召,開辦紅小班,也就是學前幼兒園,一來進行適齡兒童的學前教育,二來是專門集中照看村民們的孩子,解決孩子父母因勞作而無力照看孩子的後顧之憂。

村幹部覺得,幼兒園老師非老王莫屬,就讓老王負責幼兒園的辦學,歷經艱難困苦的老王高興地答應了,自始老王的生活透進了些許陽光。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紅小班在村中的陳家祠堂開辦,在祠堂正廳懸掛塊黑板,教室的書桌與凳子都是紅小班的學生從家裡帶來。自始,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陳家祠堂傳出老王教孩子們讀書識字時的大嗓門與朗朗笑聲。

老王對紅小班的孩子們傾注了全部心血,將孩子們都視作自家孩子般。

老王是嚴厲的,每當孩子們犯錯時,老王往往也要孩子站起來,將小手伸出來,然後她高高舉起手中的尺子,往手裡輕輕拍下去;很多時候,在家裡小孩淘氣不聽家長話,往往這時,家長們都會說句,你看,老王來啦,孩子立刻就止住了哭鬧;

老王又是慈愛的,課餘在她身邊總圍著一群孩子跑來跑去,這時,她就會抱抱這個,拉拉那個,表揚這個,笑罵那個,笑容滿面,親切和藹。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慢慢地,紅小班的聲名開始遠播,不少領導、部門前來視察、指導,周邊的村莊幹部群眾也來參觀、學習,紅小班的同學們經常由老王帶隊被請到大隊、公社甚至縣裡參加演出。老王及紅小班也得到了不少表揚與嘉獎。

老王一家住在一間土改時分來的屋子,幾乎每天晚上都圍坐著一群鄉里鄉親,在昏暗的燈光下,聽老王說說外面的世界,聽她談天說地,不少青少年還前來請老王輔導自己功課。

很多時候,不少人家拿著外地來信找到老王,讓老王幫忙念給他們聽,甚至讓老王代為覆信,老王總是笑呵呵地一一代勞。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當年,曾經有位少年小學畢業了,可報讀的中學卻以其家庭問題不予錄取。老王得知後,主動找到學校校長,說孩子家庭問題是一回事, 讀書受教育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因為孩子家庭問題而影響孩子讀書,影響他的前途啊。後來,學校就招錄了這少年就讀。

老王家的二女兒一天天長大,可病情也越來越重了。1980年1月初,老王被推薦代表雲浮縣到廣州參加第五屆全省婦女代表大會。散會前,二女兒重病在家,已經不能吃下什麼東西了,侍候她的長輩跟她說:“你多吃點啊,到時候你媽媽回來時,就會開心些啊。”二女兒幽幽地說:“我媽怕是再也見不到我了。”

果不其然,就在1月7日,會議散會當天,二女兒便撒手人寰,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老王回到家中,看著躺在床上的二女兒肝腸寸斷,悲痛萬分,放聲痛哭,聲嘶力竭。

過了兩天,老王忍痛與家人一起埋葬了二女兒。

這時,海南島那邊傳來了消息,說老王可以落實政策、平反並安排工作。1月中旬,老王便帶著大女兒小華及三女兒小敏離開了村莊,回到了海南。離開前,不少鄉親知道老王要離開的消息,都紛紛登門探望,老王也將家裡帶不走的東西全部送給了四鄰。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回到海南後,老王繼續回到了原來工作過的白沙縣龍江農場。那時,農場的領導們也是剛剛落實幹部政策,恢復了職務。這些領導絕大部分是老王當年曾經輔導過文化課的學員,大家歷經磨難,劫後重逢,自然就是噓寒問暖,惺惺相惜。此後,老王便被安排到場部幼兒園擔任園長。

這時,大女兒小華回到增城參加了工作,老王就帶著小女兒小敏在身邊。平常,老王經常買新衣裳給小女兒穿,旁人見到經常笑說,小女兒天天穿新衣裳啊。可旁人哪知道,或許這是老王覺得,小女兒出生在農村,生活一直艱難,以前沒條件,一直沒照顧好小女兒,讓小女兒受苦了,她現在這樣做,就算是一種補償吧。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擔任幼兒園園長時,老王將全付身心投入到幼兒園中,彷彿要將過去被耽擱的歲月補回來。

老王一如既往的對幼兒園的孩子們好,其中有兩個小女孩甚至就在老王家裡同吃同住。幼兒園畢業後,小孩讀小學了,也一樣吃住在老王家,其中一個,更是到了讀高中時,才離開。

1987年,老王退休,後來與小女兒一道回到了增城。再後來,大女兒與小女兒相繼成家,很快就有了下一代。這時,老王又開始忙開了,先後為兩個女兒照顧孩子,頤養天年,樂享天倫之樂。

有一回,老王得了重病,當年她曾經幫過的那位少年已經在廣州工作了,得知消息後,便讓他母親前來忙前忙後的侍候了老王一個多月。老王的女兒將護理費交給這位母親,這位母親分文不收。

1999年8月底,正在廣州大女兒家幫忙照看孩子的老王覺得身體不適,就回到了增城小女兒的農場休息。小女兒一家趕緊送她到醫院治療,但是由於老王病情越來越重,醫生表示無力迴天了,讓家屬將老王帶回了家中。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這時,曾經在海南農場幼兒園老王家裡一直生活到讀高中時才離開的小女孩已經長大成人,聽到老王病重的消息後,馬上趕到老王跟前。這時老王已經是病情危重了,這位姑娘盡心與老王家人一起照料老王,晚上執意要躺在老王床上,依偎著老王睡。老王小女兒見狀,叫她不要與老王一起睡了,對姑娘自己身體不好。可這姑娘卻說,現在再不陪陪她睡,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9月10日,第十五個教師節,老王因病醫治無效,在家中溘然長逝,享年66歲。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當年村中開辦紅小班時,我家二姐也被生產隊派到紅小班協助老王一起管教孩子們,與老王一家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我自己當年就在紅小班就讀,是老王的學生。

1988年,我尚在讀大學,放假時便與在廣州的同村兄弟一起到增城探望過老王。去年村裡舉辦重陽節尊師敬老活動時,我見到了回村參加活動的老王的兩個女兒,言語間流露出想為老王寫篇文章,她們叫我有空就過去增城遊玩。

2018年9月1日,大暴雨襲擊廣東各地,我與家人及二姐等,冒著滂沱大雨,驅車前往老王小女兒在增城的農場,老王家在廣州的大女兒也回來了。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大家見面寒暄後,老王兩個女兒將以前的老照片一張張翻開,將以前的點滴娓娓道來,語調平和,講到當年的一些趣事,大家開懷大笑,講起以前種種不易時,彷彿眼角也帶淚花。

我一邊聽,一邊翻拍那些老照片,隨手將聽到的東西寫在筆記本上,隨著老王女兒們的述說,思緒也回到了從前的歲月,回憶起那時的人,那時的事。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記住鄉愁——老王——謹以此文,送給最敬愛的老師


回程時,我一邊駕著車,一邊想,老王是一個富家女,求學路上很順利,大學畢業後隨之結了婚,在海南工作,家庭和美。誰知,在那個歷史年代裡竟然連遭大難,歷經生離死別,生活十分坎坷。但是,老王並沒有向厄運低頭,懷著要和一家人活下去的堅強信念,頑強、堅韌、忍耐、樂觀,最終熬過了人生的悲慘歲月,迎來了生命的曙光。

老王原名王雪娜,我的學前啟蒙老師,一顆不向命運低頭的不屈靈魂!

謹以此文,獻給天堂上我們敬愛的老王!

2018年9月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