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VS《延禧攻略》:一場沒有輸贏的「宮斗」

8月20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如懿傳》終於在騰訊視頻上線。同日,隔壁愛奇藝的《延禧攻略》宣佈日更,卻不料劇集資源於當天下午遭到嚴重洩露。

一場關於《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的“宮鬥”正式在這個暑期尾聲拉開帷幕。

一時間,諸如“《如懿傳》和《延禧攻略》你PICK誰”“《如懿傳》被《延禧攻略》吊打”等將兩部劇加以比較,試圖一決高低的報道刷爆整個朋友圈。

如今,隨著《延禧攻略》更新完畢,《如懿傳》的劇情也已接近白熱化階段,愈發覺得兩部劇的差別在於並不關乎“誰更好看”,而在於“嫡出”和“庶出”的氣質。

正如《延禧攻略》的編劇兼監製於正回應所言:非得辯個子醜寅卯,沒意思透了!

《如懿傳》VS《延禧攻略》:一場沒有輸贏的“宮鬥”

1

“嫡出”和“庶出”

當我們為《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分別貼上“嫡出”“庶出”的標籤之時,憑的當然不是偏執和私心。

一直以來,《如懿傳》就被稱為電視劇《甄嬛傳》的姊妹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二者都來自於同一作者(編劇)流瀲紫之手。

《甄嬛傳》的走紅似乎讓新麗傳媒看到了流瀲紫的“厲害”,於是決定就《如懿傳》和流瀲紫展開合作。

購買版權之後,這家老牌的電視劇公司為《如懿傳》確定了製片人——那個為公司打造出《辣媽正傳》《虎媽貓爸》《我的前半生》等諸多精品的黃瀾。

另一邊,導演科班出身的汪俊成為新麗傳媒為這部新劇籌謀的導演。早前,汪俊和電視劇行業諸多大咖都有過合作,導演趙寶剛、編劇海巖都是他導演路上的“貴人”。而說到作品,早些年的《像霧像雨又像風》《別了,溫哥華》,以及近些年的《夫妻那些事》《小別離》等劇作都出自汪俊之手。

《如懿傳》VS《延禧攻略》:一場沒有輸贏的“宮鬥”

演員陣容也是《如懿傳》的一大重頭戲,霍建華之於白子畫、周迅之於九兒、董潔之於冷清秋……均是觀眾耳熟能詳的角色。張豐毅、陳沖、鄔君梅,以及還未登場的王勁松等演員也皆是實打實的演技派。

據悉,《如懿傳》製作成本總耗費超過3億元,2016年還未殺青的時候就被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和騰訊視頻以共計13億的價格敲定,這顯然是一般電視劇和網絡劇難以企及的。

相比之下,起初觀眾對《延禧攻略》的期待值並不高,原因很大程度上歸咎為這部劇背後的男人——於正。

《如懿傳》VS《延禧攻略》:一場沒有輸贏的“宮鬥”

眾所周知,這不是於正第一次操刀古裝劇,他的工作室,也就是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曾出品過《宮》系列、《美人》系列,以及《陸貞傳奇》《大漢情緣之雲中歌》等多部古裝劇。

然而,即便捧紅了楊冪、袁姍姍、趙麗穎,但於正本人在圈內的風評向來“差點意思”。

2014年,編劇瓊瑤以公開信的方式,向廣電總局舉報於正的《宮鎖珠簾2》抄襲了自己於90年代初期創作的《梅花烙》;2014年,懸疑小說作家周浩暉發微博宣佈於正即將播出的《美人制造》抄襲了自己的小說《邪惡睡眠》,並將於正告上法庭。

除了抄襲之外,他的作品也並不十分討喜。特別是2013年,他在電視劇新《笑傲江湖》中,將東方不敗變成女兒身,還和令狐沖談起了戀愛,因極度不尊重原著遭到網友詬病。

或許是由於於正向來熱衷於捧新人,在《延禧攻略》中,除了秦嵐、佘詩曼、聶遠和譚卓之外,主角魏瓔珞的扮演者吳謹言,富察•傅恆的扮演者許凱,陸晚晚的扮演者李若寧等都是初出茅廬的新人。就連導演惠楷棟、溫德光相比《如懿傳》的汪俊,也只能稱得上“晚輩”。

《如懿傳》VS《延禧攻略》:一場沒有輸贏的“宮鬥”

2

更中意誰?

原以為是個“青銅”,但沒想到居然散發出“王者”的氣質。很多人原本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卻一下子被《延禧攻略》緊緊地抓住了眼球。

毋庸置疑,《延禧攻略》是“好看”的。單從演員的道具服裝、劇情畫面的配色來看,不得不承認,《延禧攻略》更勝一籌。

不同於以往於正劇的大紅大綠大黃大紫扎眼色調,《延禧攻略》的配色是國際流行配色 —— 莫蘭迪色系。網友還貼心地給出了配色圖,並將《延禧攻略》的顏色,命名為“延禧莫蘭迪色”。

《如懿傳》VS《延禧攻略》:一場沒有輸贏的“宮鬥”

當然,除了色調之外,《延禧攻略》最為吸睛的還有一路開掛的劇情。

《延禧攻略》開篇直奔主題,高能橋段一個接一個,大大迎合了觀眾的口味:用香粉為宮女吉祥解圍,順便還懲罰了秀女;被其他秀女誣陷與侍衛有染,立刻將計就計絕地反擊;一不小心惹了高貴妃,立馬裝傻認慫順利躲過;甚至為了給死去的姐姐報仇,居然用雷電弄死了太妃……即便沒有過多鋪墊和渲染,但觀眾就是看得很爽。

一向被網友冠以“雷人”標籤的於正也終於鹹魚翻身了,無論是“復仇者於正”還是“40歲的於正想要獲得尊重”,亦或是“人民藝術家於正”,都意味著大家印象中的於正變了。知乎上關於“如何看待於正製片,吳謹言、聶遠、秦嵐主演的《延禧攻略》?”的提問中,一位網友機智地回答:“剛進宮的於媽已經死了,現在是紐軲轆於媽。”

有人說,《延禧攻略》是一件好的商品,而《如懿傳》則是一件藝術品,但成為藝術品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懿傳》一出場便被觀眾挑三揀四:這服裝太醜了吧?周迅的煙嗓真是出戏!容音小天使居然變成了大反派……

《如懿傳》VS《延禧攻略》:一場沒有輸贏的“宮鬥”

歷經長期劇本打磨,還有諸多大咖加持,製作也不可謂不精良,這樣的開局,顯然沒有達到很多人對《如懿傳》的預期。

當2016年新麗傳媒把《如懿傳》以13億元的價格銷售給東方衛視、江蘇衛視以及騰訊視頻之時,大概怎麼都沒想到,這部被寄予厚望的劇最後竟落到了純網播。這期間,無數次定檔、無數次延播,一邊是新麗傳媒對新劇上星的不放棄,而另一邊也一點點磨掉了觀眾的耐心。

事實上,網臺關係更迭的今天,播出渠道已經不僅僅是內容的輸出端口,相反,創作路徑和藝術表達從故事開始落筆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和觀眾口味、播出方式息息相關。

“最開始,我們面對的就是衛視,是要拍給電視人看的。《如懿傳》的體量風格、敘事方法、拍攝手段都是按電視標準來製作,如果你告訴我這是網劇,那我就有別的想法了”,汪俊在接受採訪時提到這樣的觀點。

但《如懿傳》真的有那麼差嗎?未必。相反,愛它的人反而覺得它經得起反覆“咂摸”。和《延禧攻略》不同,《如懿傳》不是宮鬥劇,沒有宮鬥劇所謂的“爽點”,而是以乾隆皇帝弘曆和繼後烏拉那拉•如懿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為主線,突出強調宮廷生活中的權力、等級和秩序。汪俊認為,“情感線一定要有鋪墊,最後乾隆意識到失去可貴的東西時,才有震撼力量”。

《如懿傳》VS《延禧攻略》:一場沒有輸贏的“宮鬥”

不難理解,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現實生活節奏偏快,影視劇作為一種消遣方式已經成為受眾宣洩情緒的一個重要出口,《延禧攻略》剛好滿足了這一訴求。而相對“慢”下來的《如懿傳》則將時間和思考留給經歷過時間沉澱的觀眾,或關於婚姻,或關於愛情,或關於現實。也恰如網友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中年更懂《如懿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